浅谈藏族舞蹈的文化特征

时间:2022-05-02 09:28:2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藏族舞蹈的文化特征



一、藏族舞蹈的基本特点 (一)舞蹈动律

藏族舞蹈中的主要动律颤(膝部的颤动),在不同的舞蹈形式里面的表现不尽相同,在踢踏舞里主要是膝部的碎颤,弦子舞里膝部是软颤,而在锅庄里膝部的颤动则主要是硬颤。

所谓碎颤,是指膝盖松弛,有弹性地快速上下运动。由膝盖的碎颤使踝关节灵活地带动脚掌,跟随音乐节拍打击地面,称为冈达。

所谓软颤,是指膝盖颤动时柔韧性较强,上下运动刚劲有力,连绵不断。 所谓硬颤,是指膝盖同时颤动,上身随膝盖的屈伸而上下起伏,即连续又有停顿。主要动作有:跨腿踏步蹲、趋步捻转,悠颤跨退等。 (二)舞蹈体态

在藏族民间舞蹈中,为了表达激动的心情和情感,舞蹈过程中,常用一些大幅度的舞蹈动作,跳,颤,跺,撩长袖,旋转等。由于藏族的地理位置、宗教信仰以及封建农奴制度,最开始舞蹈都是跳给贵族看的,形成了舞蹈上半身向前倾,以及舒展的手臂动作,都是特殊含义的表现。这些操作主要是劳动者用以减少自身协调的身体上的负担,从舞蹈的角度来看,与另一种劳动形成身体的协调,具有艺术的再造之美。

在实际的教学中,体态与动律要结合起来训练。不同的藏族舞蹈形式中,体态的表现要求也应有所不同。踢踏舞激情活泼,速度较快,动作时上身应随膝盖的颤动而被动运动,胯的摆动幅度要小,故身体动作整体比较灵


;弦子舞优美柔情,身体向前倾的幅度要大些,胯的摆动幅度要向两边送的大些;锅庄舞在训练中既要有踢踏舞的激情,又不失本身的沉稳矫健。 (三)动作与技巧

颤、顺、左、开、绕这五大元素是不同类别的藏族舞蹈的共同特征,它构成了区别于别的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的美学概念。藏族舞蹈中除以上主要特征之外,舞蹈基本规律仍然存在着三步一变后撤前踏倒脚辗转及四步回转。根据该规则,以产生各种不同的变化,加上手势动作,身体韵律以及不同的音乐而构成不同的舞蹈风格。

藏族舞蹈下肢动作十分丰富,可概括为蹭拖踏蹉点掖踹刨踢吸跨扭等12种基本步伐。藏族舞蹈上肢动作可以概括为拉悠甩绕推升扬等七种手势。藏舞中主要运用的技巧是:转、翻身、跳等。 二、藏族舞蹈教学方式 (一)藏族舞蹈基本动作的训练 1.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及欲望

在培养学生关于藏族舞蹈兴趣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抽出一定的课堂时间,和学生一起欣赏一些优美的舞蹈,最好是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老师要注意在欣赏舞蹈的过程中,注意对那些舞蹈进行分析,这样学生就会体会到舞蹈的艺术性。另外,音乐和舞蹈是不分家的,利用音乐也可以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常见的做法就是,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音乐,然后在音乐声中,老师和学生要随机的起舞,刚开始学生可能会害羞,动作舒展不开,但是老师要主动带动学生,融入音乐的情境中。 2.让学生学习基本的舞蹈知识及动作


学生有创作的能力,没有足够的舞蹈知识也是不行的。在教学中,使学生了解藏族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条件、风俗习惯等,有利于学生了解藏区人民的心理特征及在此基础上构建的审美习惯,对学生掌握藏族舞蹈的风格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这些练习,慢慢地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学生的美感及动作协调能力普遍有了提高,为学生自己创编舞蹈奠定了基础。

3.欣赏藏族舞蹈精品,建立美的认知,了解藏族舞蹈的风格

在高中学生心中树立一个追赶的目标,这也是高中学生向往学习的一种动力。让高中学生欣赏一些藏族舞蹈精品,在鉴赏的过程中,学生对各种舞蹈语汇的理解能力得到不断提高,不断地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内心的神韵美。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从整个藏族艺术形象上来看,还应让其进行思考,了解作品的主题内容,藏民的思想感情,进而理解藏族舞的本质,达到一种陶冶情操、发展智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 (二)藏族舞蹈的排练 1.藏族舞蹈音乐的选编

在高中藏族舞蹈教学中,音乐的问题比较突出。首先是节奏,由于藏族舞蹈与音乐有着共同的节奏、韵律和情感内容而且是同步展示的,两者必须高度的协调一致。其次是旋律,旋律是藏族舞蹈贯穿动作、组织情绪、表现性格的重要艺术手段,是音乐的主要表现手段和形象构成的基础。在高中藏族舞蹈中音乐的选择一般采用两条途径:一是利用现成的音乐以及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中的音乐,这是最主要的音乐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4737a10bd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