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话之中的文化 13123083 范力文 2014年3月3日 摘要:“卜肆垂帘新雨霁,酒垆眠客乱花飞。余生得至成都去,肯为妻儿一洒衣。”金圣叹曾经如此说道。成都作为西南第一城市,拥有自己独特的成都腔调与成都文化,成都话也因此成为四川官话。四川方言以其多样性、地域性、原生性、世俗性和生动性的特色,反映了地方的特有的风貌和成都人的天性机智和幽默,展示了无所不在的生活情趣和哲理,闪烁着瑰丽的地域光彩,是一笔重要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宝贵。 Culture In The Language of Chengdu Abstract: Chengdu as the first city in the southwest Sichuan, has their own unique tone with the chengdu culture of chengdu, chengdu dialect became sichuan region. Sichuan dialect with its diversity, regional, primordial, secularism and motion characteristics, reflects the local unique style and chengdu people's nature of wit and humour, show no interest and philosophy of life, flashing magnificent region, is an important oral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and precious value. 王国维说:“人的感受要入乎其内,而又要出乎其外。”我想对于语言也应该是这样才会体会得透彻的吧。我是一个成都人,但是从小生活在上海,反而将沪语当作是自己的母语。“侬好”“下下弄”,一句句沪语就根植在我的心里。即将升入高中的时候, 我转学回到了故乡成都。 用三个字就可以概括我对成都的感情:我爱它。我爱成都的乡土,成都的文化,成都慵懒的清晨,成都的茶叶清香,还有成都那动听的语言。十余年上海的感情顷刻就被成都这个“小三”夺走了。但是谁叫成都拥有如此的魅力。 成都,简称“蓉”,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沃野千里,云蒸霞蔚,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成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古为蜀国地,秦并巴、蜀为蜀郡并建城,汉因织锦业发达专设锦官管理,故有“锦官城”之称,五代蜀时遍种芙蓉,别称“芙蓉城”。 和中国其他方言一样,成都方言早先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1980年代之后,随着成都以及整个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成都和外界的交流急剧增多。受普通话的影响,成都方言相对稳定的状态被打破,语音开始经历一个明显变化的时期—向普通话的语音靠拢。另外,如果一个字在音系上显得孤立,则这个字更容易被北京方言同化,而如果一个字在音系上有一个强大的“系列”,则不容易向北京方言靠拢。究其原因,是因为後者更容易被人们发现其在四川方言中的规律,故更容易跟普通话保持区别。 毕业以后,我开始接触了更多的方言,开始真正地出乎其外了。北方男人干脆的嗓音,北方女人脆生的话语,这些嗓音美丽干脆,当它们划过我耳际的时候,我在享受的同时,却忽然地就觉察出了些许寂寞与单调来。因为听见北方人骂人的时候,我想起成都骂街的女人,觉得成都话骂街的时候都有一种天生的生动与内容上的丰富:拐弯抹角、婉曲迂回,极尽各种姿态,感情淋漓尽致,即使一种意思,也用多种形式。回到上海,烟雨朦胧的氛围就像上海姑娘烟雨朦胧的眼眸和轻声的娇叹,江南真俏,江南真柔,江南的空灵就和沪语一般。一卷油纸伞漫步在雨巷,啼嗒的雨滴在伞面和脚跟轻敲青石板弄堂,沪语如雨,缠绵细长。这便是江南和塞北的感觉,雨和黄沙。成都话却如江南般轻柔又有北方的硬朗。 成都的方言缠绵暧昧的语音是承载厚重而芳醇的感情的,也包含了文化的传承和集成。街头巷尾,麻将馆、茶铺、小吃摊,无不洋溢着成都的方言的馨香。有些典型的成都方言包含有文化深意。下面笔者简单剖析一二。 “九碗、九斗碗、吃九碗”的习俗。“斗”,在四川方言中有“大”的意思。“九碗”是指筵席上的九碗主菜。一般在四川地区举行结婚或祝寿的宴席,席上的菜一般是九碗,不会是十碗,也不会是八碗。这是因为在川方言中“十”与“石”同音,只有牲畜类才“吃石碗”;而叫花子、乞丐来祝贺时,主人都会热情地招待他们,多为八人一席,桌上八碗菜。因此,在四川某地区就把八碗席称为“叫花子席”,十碗为“猪狗席”。 在四川方言中因为“舌”与“折”、“佘”同音,所以在四川凡做肉铺生意的人,一般都避讳提到“佘(舌)财”。因此,在四川买卖猪、牛舌一般都不直呼其名,都说成“猪招财”、“牛招财”。这种类似的避讳在四川射洪一带也有,在这一带的人们如果姓“佘(she)”都读做“梭(suo)”,也是为了避讳“折(佘)财”这一说法。同样的,四川人也习惯将与“佘”同音的“蛇”叫做“梭二棒”或“梭老二”。总之就是避讳提到“佘”字。 麻将是成都人的“全民健身运动”,而成都方言中的不少新词汇便顺理成章地在“麻将文化”这片土壤中孕育而生了,“划船”、“放水”等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划船:麻将用语,意为保住胜利果实,见好就收。牌桌上,比喻以“打跟张”的办法来破坏对方的战略部署,“我不和牌你也休想和”。划船是防御或干扰对方进攻的一种被动手段,与猛冲猛打、积极进攻的风格迥然不同。放水:指不按牌理出牌,自己不全力以赴而故意制造机会给对方,多用于形容赛场上的一种作弊行为。 成都方言是一种充满了民间特色的地域语言,善于调侃的游戏态度和亲和力十足是它最大的特点。它不一定追求什么崇高的社会意味或政治倾向,而更喜欢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笑料,在人际关系间自由穿梭,插科打诨,调弄他人,似乎是乐天知命、重视享受的成都人的价值观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对成都人所倡导的“城市以人为本”的生活理念的最好诠释。 参考文献; [1]王文虎,等.四川方言词典[Z].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2]陈浩东.成都民间文学集成[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3]张绍诚. 《巴蜀方言浅说》[Z],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5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30af54458fb770bf78a55a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