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变的是太阳照常升起——观电影《太阳照常升起》有感

时间:2022-08-15 04:15:1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不变的是“太阳照常升起”

——观电影《太阳照常升起》



50后洪老师说自己看了电影《太阳照常升起》感到莫名其妙,尽管自己也经历了文 革;70后张老师说在大学时看过,不好懂。洪老师特别强调,导演姜文说《太阳照常升起》的艺术性比《子弹在飞》还高出几倍。

好奇心驱使我也看了《太阳照常升起》和小说原著《天鹅绒》(作者,叶弥),感觉怪怪的,象怪味胡豆,又像是一个做不完的梦。但是,觉得电影是原小说的再创造,内容和人物都比小说的更丰满,台词很有个性,意蕴更含蓄,意味更深刻。在表现手法上,倒叙、插叙,都用上了,情节很有跳跃性。越到后演得越精彩,这些也只有奇才姜文才能够表现得出来。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根据笔者的生活阅历,笔者认为《太阳照常升起》反映的是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近30年间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和农民的生存状况。包括供销社售货员比干部更有权力;百姓生活得贫穷艰辛,如穿不起袜子,因为丢失一双鞋(小说里是“两斤肉”)而抑郁发疯自杀;走遍大城市买不到天鹅绒;学校里有“性”压抑的成分,比如看电影是遭遇摸屁股、抓流氓、梁老师的自杀(那时自杀的知识分子还少吗?),小队长李东方和唐雨林的妻子姚妹妹在石屋中幽会;改造下放的老唐替队长李东方管教队里的几个痞子,免得那几个痞子老在集市上转悠、喝酒赌钱、扰乱地方治安......这些都是是六七十这个特殊年代生活主要组成部分。

影片重点再现了“一知一农”两个家庭的艰难生活和悲苦命运,双线合二为一,到后来两家又汇合在云南某山区。

主人公就是老唐唐雨林(姜文饰)和小队长李东方(房祖名饰)。老唐是知识分子的代表,凭一腔热血在祖国边疆大漠工作,有贡献,后在大学工作,与妻子分居,后来被下放到农村劳动改造,带着一帮不愿上学的娃子去山上打猎,队长给记公分,倒是有几分难得的超脱闲适好玩。而小队长是“烈士”后代,孤儿寡母的,与发疯的妈妈生活在一起,在乡下生活得闭塞压抑艰辛。妈妈的鞋子无缘无故丢失,爬上高的的树木,刨树根,朗诵诗......这些都是写实的,有生活基础的。

人物台词也是怪怪的,不够合逻辑却又是真实的。

不好懂的地方在于:小队长母亲发疯的怪异举止,这有些近乎荒诞和魔幻的色彩。比如小队长的母亲在铁道上生下孩子,挂在树上的鞋子不翼而飞,她老是爬树高喊“阿辽沙...天一亮他就笑了”,发疯时就砸碗碟,打孩子,能将草皮当船过河,在树林里用鹅卵石累房子,衣裤在河里漂流……这些看起来很荒唐很荒诞,具有魔幻色彩,但是这是障眼法,也正艺术的高明之处,因为时代不允许艺术家直白的反映社会生活,艺术家就只能用夸张得近乎“发疯式”的不可理喻的行为来揭示当时的生活,正如鲁迅的《狂人日记》,借狂人之口揭示中国礼教“吃人”的历史,意义非凡。

比如影片中摔碗碟、打耳光,正艺术地影射1958年到1976年,中国兴起了轰轰烈烈破四旧运动,连任何外族入侵都不曾毁坏过的曲阜孔林都给捣毁了;文革又掀起的文攻武卫,批斗运动,将传统中国文化的亲情人伦彻底撕毁。知识分子莫名其妙地下放到农村劳动改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影片中,森林深处的石房子里的瓷器、玻璃,几个喷嚏的响动就被摔得粉粹,象征着我们拼凑的文物和文化,在破四旧的折腾下被破坏殆尽。这叫曲尽其妙,也是影片的亮点所在。

这哪里是小队长的母亲疯了,分明是中国这个母亲疯了,还病得不轻:整天就是狠抓阶级斗争,运动不断。曾几何时,我们整整两代人就生活在祖国很不正常的年代,她抛弃






了我们,但我们仍然深深地爱着她,因为我们普通百姓无法移民离开她。世界本身不疯,只有人发疯,改革开放40年了,某些话题还讳莫如深,值得反思呀!

片名叫《太阳照常升起》蕴含着尽管社会多折腾磨难,运动不断,生活很艰辛很不幸,但生命仍然生生不息,就像太阳每天都照常升起,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一样。“昨天已经过去,我们还要继续生活下去。”这也是人们的美好希望。也给那是屈辱的人们一些心理安慰,也给沉闷、苦难的民族和时代增添了一抹亮色。

太阳照常升起,坚强地活下去。在导演看来,“疯”是一种美好,是一个美梦;死是一种张扬,情是一杯醉酒,爱是一团热火。只要有生的可能,人类在一代代繁衍中还要经历千千万万次生死跌落的折腾碰撞,而唯一不变的是太阳照常升起,风雨过后是彩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328a6b8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c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