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繁荣之我见

时间:2022-12-06 21:12: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唐诗繁荣之我见



班级:2010级汉语言文学5 姓名:方金琼 学号:100101509



唐代社会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期,唐代文学在这一社会背景下进入了全面繁荣的新阶段。其中,诗歌尤为突出,达到了我国诗歌发展的高峰。这时,不仅出现了李白、杜甫等大诗人连帝王将相和下层平民等也相继加入诗歌创作。随着创作队伍不断壮大,诗歌数量也随之不断增多,据统计高达五万余首。唐代诗歌出现高度繁荣,是经济发展、政治明朗、文化高涨、作家流派很多等因素所促成。下面,此文将详细解析唐诗繁荣之原因。

一,开放的文化环境促进唐诗的繁荣 1 国力的强大与中外文化的交流

唐太宗贞观四年(630)打败突厥,原属东突厥的各属国,归属唐朝,推尊唐太宗为天可汗,唐朝遂取代势力强大的突厥而成为东亚盟主。贞观八年(634)大败吐谷浑,贞观十四年(640)平定高昌,高宗显庆二年(657)打败西突厥。唐朝势力之强大,延续一百馀年,直至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而达到高峰。天可汗的实际存在,达百二十馀年之久。唐朝建立不久,经济就从隋末的大破坏中恢复过来,并迅速得到发展,至天宝中上升达于顶点。国力的强大,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

隋唐国力的强盛和较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交往有了进一步发展。与前代相比,往来的国家更多,经济文化交流更频繁,中外交通更发达。中外的友好交往,扩大了中国人民的视野,丰富了我国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文明高度发达的国家之一,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唐代,政府实行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 1鼓励外商来中国贸易;2,允许外商长期在中国居住,和中国人通婚,在中国任官。3,长安、洛阳聚集了各国的使节、商人,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整个唐代,广泛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从文学艺术到生活趣味、风俗习惯,都可以看到这种影响。由于大量外族移民入住,商族往来,宗教的传播,西域各族、各国的生活习俗、文化也广泛的影响着长安、洛阳、扬州等大都会、南北丝绸之路沿线地区,以及像广州这样的海上交通重要城市。这些地区,从饮食、衣着、乐舞到生活趣味,均杂取中西。中外文化交融所造成的这种较为开放的风气,对于文学题材的拓广,文学趣味、文学风格的多样化,都有重要的意义。

唐代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影响都很明显。在京都长安,各族人民共同生活,互相影响,使得居民的衣饰、饮食、娱乐、婚姻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具有胡化的特色。文人在唐诗中多有胡姬酒肆描写,边塞诗人的生活更是受到胡文化影响,写出浓浓胡文化味道的诗。

2 士人信仰与人们的进取心

唐代诗人中,虽然多数是儒家信徒,但是也不乏老庄的追随者,道教、佛教的信徒。换言之,在那个时代,人们可以积极入世,去追求实现经世济民的崇高理想,扬名立万,或者追求个人的飞黄腾达,荣华富贵,获取人间快乐;可以消极遁世,匿迹山野,远离凶险四伏的人间名利场,以求逍遥自在,得终天年;也可以祈求通过服用药物超越人类生理的局限,进入传说中没有疾病,没有死亡,遨游太空的神仙世界;还可以寄希望于来世,期望忍受现世的各种悲辛痛苦,修得来世的幸福甘甜。此外,当然也可以同时兼顾几个方面,身在名利场中载沉载浮,兴趣性情却另有寄托,纵情山水,放浪诗酒,炼丹吃药,参禅念佛,不一而足。可以说,唐代士人的信仰是相当自由的,他们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际遇、爱好与需要,确定自己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唐代士人对人生普遍持一种积极的、进取的态度。国力日渐强大,为士人展开了一条宽阔的人生道路。唐人入仕,较之前代有更多途径。开科取士,唐沿隋旧,而更加发展成熟。


科举之外,尚有多种入仕途径,如入地方节镇幕府等。入仕的多途径,为寒门士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一批较接近广阔社会生活的寒门士人进入文坛,使文学离开宫廷的狭窄圈子,向市井,走向关山与塞漠,这对文学的发展也是意义重大的。由于国力强大,唐代士人有着更为恢宏的胸怀、气度、抱负与强烈的进取精神。他们中的不少人,自信与狂傲,往往集于一身。唐代士人功名心特重,安史乱后,虽有所变化,渐至晚唐而渐见纤弱,但积极入世的总趋势并未改变。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反映到文学上来,便是文学(特别是诗)中的昂扬情调。唐人自由的宗教信仰与积极进取的胸怀态度,创造了有利于文化繁荣的环境。 3,文化的繁荣促进文学的繁荣 唐代绘画、书法、雕塑的繁荣,也影响到文学我国书法,至晋而风韵标举,臻于化境。此后北朝雄健而南朝俊秀,至隋而渐合南北之两长,然法未大变。唐人始大变法度。初唐书法名家辈出,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陆柬之、孙过庭诸人,如群星汇聚,形成我国书法史的又一高峰。书法中的这种自由纵恣的气象,与盛唐诗人、特别是李白歌诗的精神风貌,甚为相似。在唐代,诗画的融通有了更大的发展。画论诗论交融渗透、相互影响,绘画不仅成为诗的题材,也影响诗的艺术表现技巧。唐诗中色彩表现的丰富细腻,意境的画意,传神的技巧,都与绘画艺术的高度发展有着这样那样的关系。唐代佛教艺术的高度成就,可从各地现今遗存的佛教壁画和佛教造像中看到。音乐和舞蹈的繁荣,文学发展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唐代,燕乐的发展产生了一种诗歌的新形式:词。燕乐用诗于歌唱,从绝句开始,后来才因调填词。这些充分说明唐代文化的高度繁荣为唐诗表现领域的拓展,带来了十分深刻的影响。

二,漫游、入幕、读书山林之风、贬谪对唐诗的影响

唐代士人开阔的胸怀、恢宏的气度、积极进取的精神,影响到唐文学的风貌。他们的生活,也与唐代文学的发展有关。其中最重要的是漫游、读书山林之风、入幕和贬谪生活对于唐诗的影响。

唐代士人,在入仕之前,多有漫游的经历。漫游的处所,一是名山大川,一是通都大邑。名山大川的游历,反映了唐代诗人对于自然美的向往。山水游赏,开阔视野,亲近自然,陶冶了情趣,提高了山水审美的能力,促进了唐代山水田园诗的发展。给山水田园诗带来了一种清水芙蓉的美。唐代的山水田园诗,不论不同的诗人有着怎样不同的风格,亲切传神地表现自然的美却是相同的。漫游的又一重要去处是边塞。边塞诗是唐诗的一个重要题材。唐人写边塞诗,不一定到过边塞。但优秀的边塞诗,则多是到过边塞的诗人的作品。边塞漫游为唐诗带来慷慨壮大的气势情调和壮美的境界。漫游还有一个去处,是通都大邑,如长安、阳、扬州、金陵等地。这是当时最为繁华的都市。歌吹宴饮,任侠使气,干谒投赠,结交友朋。这也极大地拓展了文学的题材,丰富了唐文学的表现领域。

唐代士人入仕的途径很多,科举之外,入幕是一重要途径。不少士人,都有过幕府生活的经历,王翰、高适、王维、李白、岑参、杜甫、萧颖士、李华、梁肃、元结都曾在幕府生活过。中唐以后,入幕更是许多士人的主要仕途经历。杜牧在幕府十年,这段时间的生活,成了他一生忆念的内容,深深地渗入到他的诗中。据不完全统计,中唐以后,曾入幕的重要作家,为数当在70人以上。幕府宴饮,乐伎唱诗,唱和送别,戎幕闲谈,对于诗歌的创作有不小的影响。

唐人生活中另一对诗歌的发展产生影响的,就是读书山林的风气。唐代的一些士人,入仕之前,或隐居山林,或寄宿寺庙、道观以读书,如李白出夔门之前,隐于大匡山读书。唐代寒门士人得以应举,他们读书的一条途径,就是寺庙、道观。唐代寺庙经济发达,可为贫寒的士人提供免费的膳食与住宿。且又藏书丰富,为士人读书提供方便。读书山中,不仅读经史,也作诗赋。山林的清幽环境,对于士人情趣的陶冶,审美趣味的走向,都会有影响。读书山林又往往在青年时期,这种影响,常常随其终身,在他们的诗中反映出来。唐诗中那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43b19f5c8d376eeaeaa3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