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词中的春节---元旦

时间:2022-04-09 01:13: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唐宋诗词中的春节---元旦

唐宋诗词中的春节---元旦

元旦,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为一年的第一天。元旦还有许多别名,如元朔、元正、正旦、端日、岁首、新年、元春等等,现在则将元旦和新年大多给予公历的一年之首使用,而旧历的元旦则专门使用春节,或者大年初一等等区别之。元日,本意为吉日,从《东京赋》以来相沿以正月初一为元日。《乐府诗集》十四,南朝梁萧子云《介雅》三首之三: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宋人吴自牧《梦梁录》一正月: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汉代以来,每逢元旦,都要举行元会,朝廷举行群臣百官以及外国使节朝会祝贺的礼仪。汉代张衡《东京赋》于是孟元春日,群后旁戾言诸侯正月一日从四方而至。(薛综注),唐宋因袭此风尚。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献岁视元朔,万方咸在庭,是从接受朝拜的皇帝的视角记载元朔之日万方在庭的场景;盛唐中唐之际的诗人卢纶等人,则是从朝拜者士大夫的角度记载百官朝贺的盛况:万戟凌霜布,森森瑞气间。垂衣当晓日,上寿对南山。济济延多士,跹跹舞百蛮。小臣无事谏,空愧伴鸣环。《元日早朝呈故省诸公》鸣珮随鹓鹭,登阶见冕 (音留)《元日朝回中夜书情寄南宫二故人》)杨巨源《元日观朝》天颜入曙千官拜,元日迎春万物知”“寿酒年年太液池”“丹凤楼前歌九奏,金鸡竿下鼓千声。《元日含元殿下立仗丹凤楼门下宣赦相公称贺二首·其一》)许浑:千官共削奸臣计,万国初衔圣主恩。《正元》一作元日,一作元正)这些诗句,为我们描绘了百官于元旦早朝庆贺新年的场景:从万戟森森的御前警卫中趋步前行,文武百官依照官阶品位依次行礼称贺,然后,在鼓乐歌舞中举行酒会。 宋代同样如此,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正旦大朝会,……诸国使人入贺殿庭。列法驾仪仗,……各执方物入献。在民间,则是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宗懔《荆楚岁时记》彩棚,铺陈冠梳,珠翠、头面、衣着……之类,间列舞场歌馆,车马交驰向晚,贵家妇女,纵赏观赌……小民虽贫者,亦须新洁衣裳,把酒相酬尔。《东京梦华录》)唐人杜甫的零还柏酒,衰病只藜床《元日示宗武》,和宋人秦观的正是人间佳节,开尽小梅春气透。花烛家家罗列,来往绮罗,喧阗箫鼓,达旦何曾歇《念奴娇》,都对这种风俗场景有所记载。

当然,新年之际,那些罪臣流贬者,便也格外伤心,如初唐武则天时代的政治斗争牺牲品宋之问晚年流放,有《新年作》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可谓在初唐时期难得的好句,没有流放贬谪的切身体验,是写不出来的,但以贾谊贬为长沙傅自比,却是没有人能够认同的,倒是与贾谊同样死在贬谪之地,倒是成为宋之问的谶语。不同的是,贾谊郁郁而死,为天下人所痛哭;而宋之问则是为睿宗皇帝赐死于贬谪之所钦州,为天下人所不齿。

元旦诗一般容易流于场面应酬,但也有优秀者。王安石《元日》(龙书本作《除日》)可以视为其中之翘楚。他不仅将除夕与元日的宋代风俗记录在案,写出唐宋时代除岁迎新的景况,而且表达了自我的哲学观念:爆竹声中一岁除,春(一作东)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日童日童日,总把(一作争插)新桃换旧符,说在爆竹声中送走了一年,在送暖的春风中,阖家欢饮屠苏美酒。屠苏酒,是用屠苏草浸泡的酒,当时民俗,在正月初一时,家家按照先幼后长的次序饮屠苏酒,唐人卢仝《除夜》诗说:殷勤惜此夜,此夜在逡巡。烛尽年还别,鸡鸣老更新。……明日持杯处,谁为最后人;宋人苏辙《除日》诗说: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两诗都提及长者最后饮酒的风俗。饮酒大概是子夜时分刚刚进入


新年的那一刻开始的。屠苏,也名屠酥”“酴酥,古代元日饮酒屠苏的风俗,之所以在元日饮屠苏酒,是因为一个传说,或说是一个故事:俗说屠苏乃草庵之名。昔有人居草庵之中,每岁除夜遗闾里一药贴,令囊浸井中,至元日取水,置于酒樽,合家饮之,不病瘟疫。今人得其方而不知姓名,但曰屠苏而已。(唐韩谔《岁华纪丽》一《元日》进屠苏注)王安石诗中的后两句说,在守夜中,千家万户迎来了日童日童红日,然后,用新的桃符来换去旧符。桃符,又涉及另外一个风俗:相传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其下有神荼、郁 二神,能食百鬼。因此,才有用桃木板画二神于门上以驱鬼避邪的风俗。《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帖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旁,百鬼畏之。五代后蜀始于桃符板上书写联语,其后改书于纸,演变成为后来的春联。陆游有诗: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除夜雪》,正是这种风俗的生动记载。

当然,作为大政治家、哲学家的王安石,其写作此诗的目的,并不是单纯地记录宋代的春节民俗,而是表达了他除旧革新的政治理想。从王安石其他优秀诗作来看,传达那种变化之美,革新之美,以及那种不为世人理解的孤独之美,也确乎是其主要的诗意表达,如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登飞来峰》的对于日升新日的礼赞,春风又绿江南岸绿的动感和春天的欢呼,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阑干《夜直》)中的那种静态美中的动态,以及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商鞅》)的对于商鞅政治变革的赞美等,无不如是。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5f41dd8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a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