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孤独及其笔下的孤独者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摘 要】 文章阐述了鲁迅性格落寞、孤独的发展轨迹:生发期、发展期、高潮期、消解期思想嬗变,但鲁迅却仍固守自身对于中国社会和人生一贯秉持的敏感气质、怀疑精神、忧患意识和孤独情怀。阐释了鲁迅笔下人物的孤独,例如“狂人”“单四嫂子”“孔乙己”“夏瑜”“祥林嫂”“魏连殳”“涓生”等这些文学形象无不于孤独中透显出深深的悲凉。鲁迅极有分寸的调侃笔法,在对其言行的描述背后,体露出深深的同情。体悟到作者深挚的关切,透显出一代文豪的“责任意识”“渡人情怀”。 【关键词】 鲁迅;孤独;笔下;孤独者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在考察巨擘鲁迅的思想嬗变及其凸显表征时,我们常常有意或无意地绕开或遮蔽、误解或曲解他的孤独及其笔下的孤独者,并且于这方面缺乏系统审视和扎实探究。文艺心理学强调:文学乃著者内心情感、价值理性外化、展示的呈现物,任何作品无不深度关涉作家的内在冲动、思想脉搏。概言之,孤独情结是生发、激荡鲁迅创作深层欲望而信念持守的一种强大内驱力,“内因是变化的条件”。 一、鲁迅的孤独 1、鲁迅一生踽踽独行 鲁迅的终生是落寞的,特别晚年作为杂文家、思想家的他,完全是一个严肃的、尖锐的甚至无情的“孤傲”的批判家、“独行侠”。从同时代人的诸多回忆录中可以发现,鲁迅总是给人一种“孤寂”“孑立”“孤冷”“辛酸”“哀愁””的赫然印象。于《亡友鲁迅印象记》里,许寿裳说,自己与同乡鲁迅1902年同于东瀛留学时便成挚友,这时鲁迅给他一个强烈印象便是“我觉得他感到孤寂”。其实,鲁迅本人亦清楚地意识到了这种压抑、沉重的伶仃感、寂寥感,而且他在自述中也多次鲜明体露过。比如1933年3月,应日本朋友索书并求字,鲁迅作《题<仿徨〉》一诗,凄然写道:“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仿徨。”简言之,鲁迅的孤独深具双重性且二者叠加:一为外我的客观原因,即昏暗社会、炎凉世态、冷漠人心,万马齐喑,知音者寡。二为内我的主观原因,即自己目光如炬、意识敏锐、思想深邃、救世情怀、忧国忧民。 2、鲁迅孤独意识的纵向考察 (1)生发期。鲁迅孤独意识生发期肇始于青少年,即幼年至1905年底。该阶段孤独意识的诱因,源自主客观两个维度。第一,客观方面。鲁迅12岁那年,祖父由于考场行贿,被光绪判死刑。鲁迅父亲为保其父而变卖家产,致使周家“从小康而坠入困顿”。此时,亲友势利,冷酷而伪善,草根阶层尤其是农民极端贫苦,这些都深深触及着鲁迅敏感的心灵。第二,主观方面。鲁迅在其思想意识萌发过程中,甫一生成就和其周围环境相脱节、互违逆,就是说外部生态容不得鲁迅的存在,而他也绝不臣服既有现实。因而,一种愤懑拒斥、疾恶如仇而又不被认同、不被理解的孤独感便油然而生。为出离孤独,他便“走异地,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 (2) 发展期。发展期即自“幻灯片事件”(1906年1月)至《新生》杂志创办受挫(1907年夏)。“幻灯片事件”让鲁迅深入骨髓地感受到国人极度麻木不仁而极端震怒、无比愤慨,而《新生》杂志流产导致鲁迅对“将来的好梦”顿生破灭感、灰心感、失望感。接下来,一腔热血的鲁迅,素怀慷慨激昂的浪漫主义英雄气慨,欢呼辛亥革命成功,而革命的结果却朝着所热望的相反方向发展,一切如晚清。此情此景,致使鲁迅的孤独意识再一次得到了强烈显现。此时,鲁迅一方面对过去一切重新审视、深刻反省,同时也沉溺于“读佛经”“钞古碑”之中。 (3)高潮期。高潮期即“五四”过后到约1925年的一段时间。此时,鲁迅由于自己的主观认知、思想脉搏未能同步于客观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加上纷至沓来的人生变故,像兄弟失和(1923至1924年间)、爱情困扰、家庭琐事和身体健康等诸多挫折,使得鲁迅孤独意识发展到了顶点。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于中华大地狂飙突进时,鲁迅毅然克服孤独意识的羁绊,成为声名显赫的主将。可是,“五四”运动之后,中国革命已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跃升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而焕然一新,而当时萦绕鲁迅脑际的“精神武器”还是“进化论”。这势必造成鲁迅主观认识与客观现实不合拍而落伍,导致他苦闷、彷徨和孤独。 (4) 消解期。消解期即自约于20年代中后期接受马克思主义“普照之光”生发思想质变,至1936年10月19日去世。彻底革命性和严格科学性兼具的马克思主义让鲁迅的“进化论”便“因此轰毁”,开始“以为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使得先前那种近于封闭式的强烈的孤独意识有所式微、消解、淡化,但并未烟消云散。认知之维,鲁迅借用马克思主义“放大镜”“显微镜”,而精神之维,鲁迅却仍固守自身对于中国社会和人生一贯秉持的敏感气质、怀疑精神、忧患意识和孤独情怀。 3、正确认识鲁迅的孤独 古今中外“伟人多寂寞,圣贤常孤独”,鲁迅更甚。鲁迅的孤独并非与生俱来,儿时的他也曾有过天真烂漫的梦境。鲁迅的孤独从一开始就绝非个人的患得患失或怀才不遇,而是源于他对人、对事、对社会、对国家的深透体悟、清醒认知和渡人情怀。鲁迅正是在“黑暗”与“虚无”、“孤独”与“悲凉”、“希望”与“绝望”的彷徨、纠结中走向孤独,完成了自身作为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的人格塑造、精神超越。一言以蔽之,鲁迅是孤独的、忧愁的巨人,孤独乃其气质、精神。“孤独,是忧愁的伴侣,也是精神活动的密友。”(纪伯伦) 二、鲁迅笔下的孤独者 1、鲁迅笔下的孤独者扫描(以写作时间为序) (1) 《狂人日记》里的狂人。鲁迅1918年4月撰写《狂人日记》,里面的狂人之所以是孤独者,最重要的原因即,狂人的所有认知都是孤立的、单个的、惟一的,没有人认同他、理解他,甚至也无人曾思考过、正视过同样问题。“吃人”二字在狂人那里是个焦虑、焦灼和抓狂的恐怖命题。不过,“狂人”更是一个孤独到极致的清醒者。 (2)《明天》里的单四嫂子。鲁迅1918年6月撰写《明天》,里面的单四嫂子虽是个庸常之辈、普通凡人,但内心却充盈着无法排释的孤寂、深入骨髓的悲伤。这种孤寂基于一个“突发事件”即“唯一的活着的动力”儿子死去,导致她精神世界崩坍而内心极度悲凉。单四嫂子是孤独的哀伤者。 (3)《孔乙己》里的孔乙己。鲁迅1918年冬天撰写《孔乙己》,里面的孔乙己是一个寂寞者、孤独者,他的被嘲讽、被戏弄是因为世人无人明白、理解他不愿流俗、不肯“世俗”的内心世界,而只是从庸常的、功利的角度看待他。不被认知和理解的他,只有在咸亨酒店里和小孩子们说说话,顺便炫耀一下回字有几种写法。 (4)《药》里的夏瑜。鲁迅1919年4月撰写《药》,里面的夏瑜是一个孤独的清醒者。夏瑜是孤独的,“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不独红眼睛阿义不理解革命的道理、作用,他的亲人同样读不懂他。亲叔叔举告他,“果断”把他推向断头台,母亲更不理解他,还为他的死而羞愧难当。 (5)《祝福》里的祥林嫂。鲁迅1924年2月撰写《祝福》,里面的祥林嫂是个卑微的孤独者、倾诉者。祥林嫂二度嫁人,却从未被大家当作“人”正视过、尊重过。特别是在痛失爱子后,祥林嫂本能地借助诉说来获取心灵慰藉。她一遍一遍把儿子的不幸、自己的自责向鲁镇的女人们倾诉。可是,鲁镇人在滴了几滴廉价的眼泪,好奇心获得满足后,给予她的却是更多的厌烦,祥林嫂重又坠入无尽的孤独之痛中。 (6)《孤独者》里的魏连殳。鲁迅1925年10月17日撰写《孤独者》,里面的魏连殳也是孤独的典型。魏连殳对这个麻木的冷酷社会不抱希冀、深深绝望,所以“对人爱理不理的”,成为众人眼中纯粹的“异类”“怪胎”。其实他心里翻腾着热烈的温情和殷切的希望,比如,对没有血缘的奶奶,对房东的孩子,对照顾过祖母的女工,他的爱极其鲜明,且不流世俗。可是,最终,受大人怂恿的小孩子们也疏远了他,“连我的东西也不要吃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60c4237c6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d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