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浅谈《孤独者》——魏连殳的孤独 孤独,是一个带有太多情绪的词语。对于这样一个词语,有着许许多多不一样的解释,至于孤独的原因更是数不胜数了。可以是独处造成的,也可以是内心世界得不到共鸣而产生的。鲁迅先生将魏连殳塑造成为一个孤独者的形象,笔者忍不住对魏连殳的孤独产生了想研究的心情,他的孤独是如何产生的?于是笔者怀着探究的心情再次仔细的阅读了鲁迅先生的《孤独者》,得出结论如下: 在成长上,魏连殳是个人人都觉得古怪的人。他从小就走了一条和村里人不一样的路,“全山村中,只有连殳是出外游学的学生,所以从村人看来,他确是一个异类;”他至小没有得到亲情的关爱,“所谓他的家属者,其实就只有一个这祖母,雇一名女工简单地过活;他幼小失了父母,就由这祖母抚养成人的。”尽管有着这样一位祖母抚养着、管理着,爱护着,但是这毕竟不是‘自己的祖母’,“虽然无论我怎样高兴地在她面前玩笑,叫她,也不能引她欢笑,常使我觉得冷冷地,和别人的祖母有些不同。”这些让他从小就树立了孤僻、不懂得和人交流的性格,所以他“对人总是爱理不理的”。他的本家也只有在看上房屋财产的时候才会找到他,说着一些好听的话,觊觎着他的那些身外之物。这些淡薄的情感更是使得连殳的内心里缺少温暖和关爱,孤独,必然是免不了的了。 在工作上,连殳是接受过新思想的年青人,他有着自己的观点和1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抱负,有着自己的坚持和理想,“他议论非常多,而且往往颇奇警。”可是却因为这个而遭受到了小报上的匿名攻击、学界上关于他的流言,最后被校长辞退,沦落到售卖藏书的境地。他的客厅愈发的荒凉,家里的器具所余无几,没有人向他伸出援手,单单一个“我”,作为他的希望,却因为 “愿意我活几天的,自己就活不下去。”迫于无奈没办法给他提供帮助。连殳是个没有自己家庭的人,他的生活重心可以说很大程度都是存在于他的理想上。但是残酷的事实让他的理想破灭得十分琐碎,悲哀的时代磨灭了他自己的价值,颠覆了他的世界。他自身的理想道路是孤独的,没有依靠,没有寄托。他亲眼看着自己亲手毁掉理想,满目疮痍的心,空落落的没有港湾可以停靠。 在生活上,他有爱心、善良,他善待仆人、孩子,在祖母死后他将家里的器具赠送给生前服侍过的女工,甚至连房子也无期的借给她居住,对孩子更是一改平时见谁都冷冰冰的态度,无条件的给房东家的孩子买他们想要的东西。可是这些人并没有因为这些事就念着他的好。当他丢掉了工作落魄的时候,受过他好的孩子们开始躲着他、嫌弃他。周遭的人更是忘了他。并且作为一个单身的大龄青年,在那个姨太太可以几房娶的年代,也是为外界所不齿和不容的。甚至租房子,“他的妻子大概死了三四年了罢,没有续娶。——否则,便要不肯将余屋租给我似的单身人。”他这个单身人不仅得不到社会的同情,反而受到来自各个地方的歧视。他心底是孤独的,他寄希望于那些孩子,可是那些孩子却仇视着他。当希望毁灭、愿望落空的时候,他更显得孤立无援了。 2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在思想上,当被生活所迫的他亲自推翻自己的思想,躬行自己以前所摒弃的一切时,周围的人趋奉他、颂扬他,于是他写信告诉“我”,“我现在已经‘好’。了”,实质上从那时候起,连殳就已经被生活、被孤独给闷死在了他的信念里。他在胜利中咀嚼着自己的失败,在人群中反复体味着孤独。他流水似的花钱,对以前深爱着的孩子提出磕头的要求,咳血也不请医生,肆意的糟蹋自己和别人,企图用这种混乱不堪的生活麻木自己的思维,结束自己这孤独的一生。人们奉承他,却不知道他不想要这奉承;人们褒奖他,却不知道他怨恨这褒奖;人们祈求他,却不知道他鄙视这祈求。他没办法去怜悯别人,因为他最同情的人是他自己!“亲手造成孤独,又放在嘴里去咀嚼人的一生。”这是他祖母一生的缩影,也是他自己的缩影。 鲁迅说“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笔者想,孤独者魏连殳十分恰好的证明了他的这一观点。“他在不妥帖的衣冠中,安静地躺着,合了眼,闭着嘴,口角间仿佛含着冰冷的微笑,冷笑着这可笑的死尸。”笔者想,这笑,是笑他自身的失败,更是笑他自身的“我还得活几天!”,这孤独者,已经看遍了世间,挣扎着出来,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嚎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0e743a7ce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