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生焦虑的案例分析 ------临界生心理辅导辅导 xxx是高三(5)一位临界生,经过一个学期辅导与跟踪,成功考上本科。这是我今年高三一位成功高三学生焦虑的案例。 高三进行第二轮复习了,同学们学习热情高丈。一天晚上, 我班男生麦文辉同学来办公室找我说:“老师我想同你交流一下。现在我做不了试题,学不进去,一拿到题目心就跳得厉害,走神。根本就不能静下心来看题,更不要说去做了,接着抱头大哭,我想读了等”。(这是一个学习非常踏实的学生,平时学习成绩一般,只是最近的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 作为班主任我,比较了解他的,他的性格内向,学习执着,有着比较高大学目标。 我让他坐下来和他谈,我问他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从什么时候开始? 他说:“从这几次考试来我成绩都不理想,我想离我自己理想大学越来越远了,我学不进,平时睡不觉,没有精神,学习又没有动力,我想放弃。”我想一下,这位同学因为学习压力大,出现焦虑现象。我同他讲以下方法; 其一,让学生正确看待自己从高考竞争的角度讲,很难想象哪个学生一点压力都没有就能进入学习状态而且没有了压力也就没有了动力压力可以是一种糅合着紧张因素并且促使学生去努力实现自己既定目标的动力从这个角度分析,压力是一剂良药常言道“是药三分毒”,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压力太大了,就不会成为学习的动力,反而成了负担,成了沉重的包袱我们老师所做的工作应该是为学生“减压”而不是“除压”帮助学生认真分析自己,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正确的看待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放松心态 其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有助于减轻心理压力这也是个老生常谈却又必不可少的话题,让每个学生明白学习就象“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有往前赶的自信和勇气上课时对学生的进步和良好表现及时的进行鼓励和表扬,作业做的好,考试考的好有进步都要及时的和学生进行交流,让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有收获,以此来增强自信心 其三,让学生懂得,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如何面对现实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正确、准确到给自己定位,不要为“专”或“本”有太大的压力本科虽然好、重点大学虽然好,但上专科也同样会有出息!会有作为!!更何况还有“专转本”和“专升本”的机会也就是说路在自己脚下,以后有的是机会,关键在于自己的努力和态度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生活中同样也有很多机会取得成功“我已经尽力了,考不上也问心无愧”、“考上好,考不上仍有路”有了这样的认识,学习的压力就会有所减轻借助一些文体活动转移一下注意力,也是帮助学生减轻学习压力的主要环节和方式在备战迎考的日子里,学生参加各科模拟考试的次数明显增多,精神总是绷的紧紧的,无法松弛下来,以至于容易产生厌学、厌考 情绪,而且记忆力也会有所下降教师能否用心去正确引导学生是很关键的,特别是做为班主任,在这方面更有优势,让学生在课余参加一些体育运动,如打篮球、踢足球、打羽毛球等都可以帮助学生释放一些压力,也可以通过唱歌、交流谈心等,都可以减轻一部分压力,缓解学习中的压力而且劳逸结合也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这些方式、方法用时不多,但效果都不错,经常的开展这些活动,对减轻学生的压力效果是很明显的 其五,在平时的学习中,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作业时,有针对性的去布置,使不同的学生在做作业时,有一定的成就感,学习压力也就会有所减轻这就要求教师自己要做大量的工作,把学生的一部分压力转接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这样使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信心也会有所加强,就会感到学习的压力小了 其六,在平时的生活中,教师也要多去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吃的怎样、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天气冷了叮嘱学生要加衣服,天气热了要叮嘱学生减衣服,有时候虽然是简单的一句话,也会使学生心里感到很温暖,增加了师生间的感情,学生的心里感到温暖,心理压力也会减轻 其七,通过充足的睡眠来减压充足的睡眠是保证考生精力充沛、心理宽舒与平衡的前提但遗憾的是大多数考生在考前遇到的问题是既没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也没有很好的睡眠,许多考生因考前过度紧张还常常发生失眠对于失眠的考生,一方面应积极调试心态,减轻因失眠而带来的心理压力,事实上失眠与心理压力常常产生恶性的互动另一方面应通过科学的安排生活,建立有规律的起居来克服失眠,同时在饮食上也可采取一些措施,如在睡前学习的时候不要喝咖啡等来提神,前喝半杯牛奶是有助于入睡的 其八,通过家庭配合教师工作,也可以减轻学习压力学校的学习氛围已经够压抑和紧张的了,所以在家庭环境方面,家长应营造一个良好而宽松的生活与学习氛围,而不能制造考前压抑、紧张的家庭氛围,如在言行上不要天天对考生灌输努力学习考大学或名牌大学等字眼,家长可以在为孩子迎考服务方面暗中给孩子以物质与心理上的支持家长在考前应积极与孩子进行亲子沟通,如倾听孩子的倾诉、与孩子多聊天、尊重孩子的意愿、多鼓励孩子而不能以打击或施压等方式鞭策孩子努力学习,还应积极引导孩子进行自我宣泄,对孩子遇到不快时适当时可让孩子痛快地发泄、释放出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621864f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