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题 号 1 答 案 B 2 D 3 C 4 A 5 D 6 B 7 A 8 A 9 B 10 D 11 A 12 B 13 D 14.(1)信息:牛耕、犁耕为主(曲辕犁)等;田间排水灌溉;农民在田头吃饭(辛苦耕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反映中国南方的农业景象(水田中的牛耕)。 (2)①曲辕犁:唐代长江下游出现,是自汉代以来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②精耕细作技术: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推广与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逐步取代井田制、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的发展使精耕细作逐步发展,借牛耕田、不断改良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3)特点:一是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二是不断改良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三是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15.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发展(粮食产量提高)。原因:铁农具、牛耕的推广,水利工程的兴修(都江郾、郑国渠等),各国的变法,私田取代公田,新生产方式的确立等。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题 号 1 答 案 B 2 D 3 A 4 B 5 A 6 B 7 D 8 C 9 C 10.(1)材料一反映的是井田制。这一制度的特点是:名义上一切土地归国家所有,有“公田” “私田”之分。(“公田”为贵族占有,“私田”是劳动者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2)土地私有制合法化。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略)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题 号 1 答 案 D 2 A 3 B 4 B 5 D 6 C 7 B 8 D 9 B 10 D 11 C 12 D 13.(1)主要成就:丝织工艺中缂丝技术诞生;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瓷器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 (2)经营方式的特点:官营手工业占据着手工业的主导地位(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经营管理、工匠集中生产、经营规模较大、分工细密);私营手工业日益发展,成为手工业生产中日益重要的成分。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题 号 1 答 案 A 题 号 13 2 B 14 3 A 15 4 D 16 5 D 6 C 7 D 8 C 9 A 10 B 11 A 12 B 答 案 B C B B 17.(1)唐朝长安,市处于城中的特定位置,与民居分开。宋朝开封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市分散在城中,面街而设,形成街市。 (2)唐朝城市在规定的时间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宋朝市的启闭不再由官府统一规定时间,出现了夜市、晓市等。 (3)商业发展,城市繁荣。(言之成理即可) 18.(1)由传统观念中对商业的轻视和对商人的鄙视,变为对商业的重视和对商人的推崇。 (2)重农抑商(重本抑末)政策;以限制经营、强制摊派、低价收购、苛税盘剥等手段压制打击工商业,强化了农耕自然经济形态;阻碍了手工业生产的再扩大,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极大地压制了新生产关系的变革。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题 号 1 答 案 C 2 D 3 C 4 D 5 C 6 D 7 D 8 D 9 C 10 A 11 D 12 C 13.(1)丝织业发达,工匠与机户之间存在着雇佣关系,计工受值;工匠没有生产资料。本质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不同。材料二反映的是自然经济下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不是资本主义萌芽。 (3)海禁闭关政策,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中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第7课 新航路的开辟 题 号 1 答 案 A 2 B 3 D 4 B 5 D 6 D 7 B 8 B 9 D 10 C 11 C 12 B 13.带来了早期殖民扩张,加速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给被掠夺地区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使非洲精壮劳动力显著减少,黑人家园遭到破坏,社会经济倒退,陷入贫困落后地区的境地);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体系(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打破各大洲相对孤立状态,人类从分散孤立走向整体(世界日益成为联系紧密的整体)。 第8课 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 题 号 1 答 案 D 2 D 3 A 4 D 5 C 6 B 7 8 D 9 B 10 B 11 D 12 C 13.航程:殖民者携带工业品从西欧出发,在非洲掳掠黑人奴隶,在美洲交换殖民地产品,获得巨额利润返回西欧。影响:为欧洲的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金、原料和市场,促进欧洲的资本主义发展;使殖民地丧失大批劳动力和原料,造成当地的贫穷落后。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6572a1964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