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大全 汉宣帝时,丞相丙吉下乡考察民情,碰到一个群殴场面,伤者无数。丙吉视而不见,令车队继续前行。又见一头犍牛在前狂奔,气喘吁吁,一老农在后直追。丙吉马上对卫士说:“把那老者叫过来问话。”丙吉与老农嘀咕一阵后,又若有所思地起程了。 他的手下迷惑不解:“丞相,打死人那么大的事情你都不管,反而去管人追牛这样的小事?”丙吉严肃地说:“百姓斗殴,那是地方官员的管辖范围。如果他们连这点儿事都管不好,还要他们干什么?我堂堂一国丞相,难道要给这些地方小吏当帮手吗?”“那你有什么必要去管那人追牛的小事呢?”“现在是早春时节,这个时候应该还不算热,可是,你看这牛被人一追,却气喘吁吁,这说明节气反常,直接影响到今年的收成和老百姓的温饱。作为丞相,总揽全局才是我的职责。” 古代,帝王将相和达官贵人千方百计把墓穴建造得坚固,其目的是为了防备盗墓者,可事实是,许多墓穴仍然被挖被盗,有的被洗劫一空。 河南上蔡有座古墓,建造于春秋时代。2021年考古工作者发掘时发现,古墓上被挖开了大大小小17个洞,说明盗墓者不知光顾过多少次。但至今,里面的藏品仍保存完好。 难道这座古墓有什么特别的防盗措施吗? 其实,在建造方法上,它与其他古墓没什么两样,不同的是,大部分墓穴砌筑完后都是用土回填,而这座墓穴是用沙回填。17米深的墓穴,上面回填了11米深的细沙,表层再填土封盖。细沙里放置了1000多块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尖利石块。 当盗墓者挖洞时,旁边的细沙会向洞里流动,掩埋刚挖好的洞。当挖的洞很深时,极易造成塌方,轻则把挖开的洞掩埋,重则会把洞里的人埋掉,更可怕的是藏在细沙里的石头,随着垮塌的沙子坠落,成了打击盗墓者的武器。 这座古墓被后人称为流沙墓,这就是它防盗的秘密。 清朝前期的一个大旱年,一位老农庄稼歉收,便找到知县,想减征一些粮食。 知县问:“麦子收了几成?” 老农答:“三成。” “棉花收了几成?” “二成。” “玉米收了几成?” “二成。” 县官大怒,一拍惊堂木道:“两个二成一个三成,七成的年景你还谎称荒年?你抗交皇粮,给我拿下!” 老农吓得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大人息怒,小的实在不敢胡说,我活了164岁,还没见过这么严重的旱情呢。” 县官一怔:“什么?你活了164岁?” “是啊,”老农扳着指头道,“我78岁,我大儿子47岁,小儿子39岁,加起来不正是164岁吗?” 县官听罢,思忖半天,说:“你说的也有道理,那就给你免一些粮食吧。”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699323072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