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大学语文的改革与创新 ——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为例

时间:2022-05-02 19:28:2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独立学院大学语文的改革与创新 ——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为例

作者:邵言言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24



邵言言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广东广州510520

摘要:本文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为例,分析了独立学院大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从师资建设、教材编写、教学理念、考核方式等方面,总结经验,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语文;独立学院;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4-0033-02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自2005 年建校开始,一直把大学语文定为公共必修课。20111月,批准立项为全院精品课程,并受到高度重视。本文结合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实践为例,谈一下独立学院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改革与创新。

一、以老带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把大学语文建设成精品课程,首要任务就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与公办院校相比,独立学院的师资比较薄弱,对此我们实行“老带新”的措施,加强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学院目前大学语文课程任课教师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老教师,包括原中山大学中文系大学语文教研室的退休教师(裘汉康、张海元、朱婵清等)以及历届系主任(陈梓权、李中生);另一部分是本院年轻的专职教师。老教师尤其是原中山大学中文系大学语文教研室的退休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敬业爱生;而年轻教师受益于老教师精心的传、帮、带,教学水平提升很快。裘汉康老教授联系数年坚持听年轻教师上课,每月听课20 多学时,且课后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为年轻教师指明问题、传授经验。这是老教师做好传帮带工作的一个缩影,这种精神也激励了年轻教师努力提高教学水平。除了通过“老带新”培养年轻教师,学院还十分重视年轻教师的培训工作。结合学院精品课程大学语文的建设及新编《大学语文》教材的使用,大学语文课程安排了教学示范课、课题申报等培训。通过这种努力,学院大学语文课一直以来深受学生欢迎,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编写适合应用型人才高等院校使用的教材

大学语文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目前大学语文教材种类繁多,挑选困难。针对独立学院的教学情况,我们在教材建设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起初使用的是影响较大、质量较高的由裘汉康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该教材包括上篇“文学”和下篇“写作”(主要是应用文写作),编写特色鲜明,其内容的设计和安排与学生的实际和当今社会对学生知识结构的要求基本吻合。不过,通过教学实践的检验,我们认为,为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以及更密切地适应学生实际和社会实际,有必要对教材内容作一些调整。于是在20122月编出了一本新教材。新教材继续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李中生、裘汉康担任主编,陈希、刘街生均为中山大学教授、胡孝根为副主编,新华学院六位年轻专职教师参加编写工作。新教材的变化是,在文章选读的类别方面,除了原有文学作品教材中称为“审美文体”,还增选了“实用文体”和“语文常谈”,精选了一些语言学家和语言大师谈语言运用的文章。此外,就文学作品而言,新教材尽量避免与中学教材的选文重复;对选文的标准除


了美文、范文,还有意识的多选了一些短文。这一方面是为了熏陶学生作文简洁明快的文风,同时也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习积极性。新教材的另一个变化是,对于“语文常识”,我们除了“写作应用文写作”,还增加了“汉语运用基础知识”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有“韵律”、“结构”、“表达”三讲。我们对它的编写理念是:它是基本的,而非面面俱到的;它是应用的,而非研究的。用张志公先生的话来说就是“精要、好懂、有用”。增加这部分内容,得到不少人的认同,认为它对当今大学生确实有很强的针对性;但也有人担心,这是否使得教学内容过于庞杂?在有限的教学时数里如何落实教学效果?通过一个多学期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可以在有限的教学时数里落实教学效果。我们用六个学时的时间来完成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每一讲用两个学时。课堂上采用问答式的教学方式,每一讲设十个问题,每个问题下面还常有若干小问题,在问答、互动中,在实训中通过生动的、有针对性的例子,让学生学到一些汉语运用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到这方面知识的重要,从而培养学习的兴趣,使其课后自觉地去吸取有关的知识。

三、结合教学实践,创新教学理念

关于教学方法,我们注重灵活的教学方法,包括自古以来的因材施教。“常见应用文写作”部分,我们除了共通的讲课内容———公文、求职信、演讲稿、申论等,还针对不同专业对症下药,灵活增加一些教学内容,如法律专业的法律文书写作,经贸专业的商务文书写作,财会类专业的审计报告写作等。教学活动方面,我们注重采用多种教学活动来提高教学质量。主要有:上示范课,相互听课、每学期两至三次全体任课教师对某一教学时段的教学进行座谈、交流,集体备课,集体改卷,每学期1~2 次针对大学语文课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等。

四、创新考核方式

大学语文课程2 学分,过去主要以闭卷形式考查知识性内容。现在我们以考查语文应用能力为主,并采用多种灵活的考试与考察相结合的方法。总成绩100 分,平时成绩40分,试卷成绩60 分,我们更加注重平时和过程成绩,把考勤、平时作业、研讨活动、演讲比赛等折算成平时成绩,使成绩来源多元化。我们在对学院2011 级学生的教学实践中,结合课堂上所讲的演讲范文和演讲知识,举行了全校性的演讲比赛。比赛先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预赛,要求人人参加,计入平时成绩,由班干部推选出20 位在预赛中表现突出的同学参加复赛,大约60 人为一组,共六组;复赛后,每组由评委老师、学生共同组成推选出三位参加最后的决赛。预赛和复赛的比赛形式为命题限时,决赛的形式分命题限时和抽题限时两部分。这次演讲比赛大获成功。同学们积极参与,不仅学到了演讲知识,而且口头表达能力、活动组织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演讲是训练学生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全员参与,才能体现我们有教无类的思想。另外,“汉语运用基础知识”部分教学可进行“找错训练”。让学生留意和发现身边汉语表达方面的案例,为提高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可将其作为平时成绩的考察内容。到了资料搜集完备阶段,可举行全校性的“汉语知识指错大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语言敏感性。

总之,独立学院大学语文教学应该密切联系实际,重视对年轻教师的培养,使用有针对性的教材,转变教育理念,并调整考核方式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徐中玉,齐森华.大学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杨建波,等.大学语文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李中生,裘汉康.大学语文[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邵言言(1985-),女,安徽,硕士,教学秘书,助教,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学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6eec40800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