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澳太阳能逆袭 作者:暂无 来源:《经理人》 2013年第9期 在整个太阳能光伏产业的低谷期,晶澳股价曾一度下跌到1美元以下,面临被摘牌的危险。不自我革命就没有出路,晶澳在内部掀起了管理创新的风暴,靠研发新技术、发展新兴市场、严控财务风险成为行业领军企业,将股价提升到现在的8美元以上。 文/梁利峥 改变整个世界能源版图曾是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巨头们的梦想,但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的寒潮来袭让他们措手不及,一场有着无限憧憬的新能源革命进程划上了“休止符”。 裁员、破产、退市笼罩着整个中国太阳光伏产业,大部分中小光伏企业都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如何找到一条太阳能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存之路? 在行业寒冬和欧盟“双反”调查阴影下,晶澳逆势增长,成为行业的希望之星。今年一季报毛利率达6%,比去年第四季度的-4.6%提高了10个多点。在一季报公布的次日,晶澳太阳能的股价上涨70%,并带动整个太阳能板块大幅反弹,这无疑给处在寒冬中的光伏产业添了一把火。 2012年,晶澳及其所在的晶龙集团销售收入为195亿元,整个集团实现净利润1.68亿元。根据Solarbdzz研究报告,2012年晶澳组件出货量排名全球第八位,较201 1年大幅上升了7位,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组件领军企业。 同样曾处在行业悬崖的晶澳,为何能实现逆势增长? 晶澳股价也一度跌到一美元以下,面临退市悬崖,一直专注光伏太阳能产业的晶澳及其靠半导体硅材料起家的母公司晶龙集团没有退路,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未来就是他们最大的赌注。外部的恶劣环境反而倒逼晶澳进行了一场管理革命,向核心技术、新兴市场、财务管理要效益。 据公开资料显示,晶澳2010年出货量达1.46GW,2011年达1.69GW,2012年预计1.7GW。根据IMS及Solarbuzz等国际权威行业研究机构的研究报告,晶澳2010和2011年晶体硅电池片产量全球排名第一,2012年全球排名前两位。与此同时,晶澳已成功实现主营业务由电池向组件的转型,2012年组件出货量占到总出货量的55%。 技术创新稳夺光电转换率冠军 欧盟“双反”调查达成和解后,晶澳母公司晶龙集团常务副总经理贾二英深有感触地说,我国光伏产品在欧盟市场的销售价格是每瓦0.52欧元左右。根据协议,最低价格提高至每瓦0.56欧元,价格优势已不明显,想要保住市场、扩大市场,就要依靠质量和技术制胜,同样的产品,必须拥有更高的光电转换率。 光电转换率正是晶澳克敌制胜的杀手锏。 8月1日,晶澳宣布该公司研发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创业界新纪录,高达18.3%,比目前业界平均转换效率绝对值提高了一个百分点,成本可降低5%~7%。 晶澳CTO刘勇对晶澳的技术信心满满,太阳能光伏电池是晶澳的传统优势,技术含量高。目前除了美国SUNPOWERD的背电极电池技术及低倍率聚光技术,以及日本三洋的HIT技术,晶澳的技术处于全球领先水平。而前两种技术成本高,看不到下降的前景。晶澳成功研发了多项产业前沿技术,包括两次印刷技术、Cypress技术、博秀技术、倍秀技术、MWT技术及黑硅技术等,目前已申请专利147项,其中63项已经获得国家专利局授权。 晶澳坚持推出新产品,保持光电转换率的领先水平,即使在最困难的时期始终保持研发的投入,今年为了保证产品的竞争优势,投资1.2亿美元对产品给予升级。目前,晶澳太阳能电池研究中心研发的两种多晶技术光转化率超过18%,3种单硅光转化率技术超过20%。其中,已有两款技术产品搬上生产线。而大部分企业所生产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和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一直停留在17.3%和18.5%左右。 刘勇特别强调一个关键词是“度电成本”,降低“度电成本”主要靠技术进步、规模效应和原材料成本下降。现在光伏产业已处于相对产能过剩,规模效应不可持续,原材料经过大幅降价后降价空间已很小,因此未来的空间主要靠技术。晶澳一直保持着比同业领先6个月的优势,并有足够的技术储备。在整个太阳能组件中,设备安装成本占到了50%,新技术不仅将大大增加每平方米的发电量,而且有效降低了每瓦的安装成本。 技术革命的背后是管理的创新。在晶澳的组织架构内,生产和研发部门都是在CTO刘勇旗下,除了拥有专门的研发部门和团队,为了将技术迅速在一线形成大规模生产能力,在每个生产基地都设有研发人员,生产基地的工艺部门相当于生产线上的研发人员,不断优化产品性能,让技术与产品无缝结合。 同时,晶澳跟世界领先的供应商联合开发技术,因为晶澳的太阳能电池技术始终处于业界领先水平,因此很多供应商的产品无法满足要求。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通过合作研究,晶澳在高性能硅基太阳电池技术、低成本薄膜太阳电池技术和第三代高效太阳能电池探索研究等诸多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在相关关键技术上形成自主的知识产权,并将研究结果产业化。与此同时,晶澳与TUV南德公司、INTERTEK天祥集团等全球最负盛名的独立第三方权威机构开展了战略合作。晶澳还与美国能源部再生能源国家实验室等国际、国内领先的研究机构及科研院所建立了广泛、深入的战略合作关系。 市场多元化初战告捷 晶龙集团董事长、晶澳集团执行董事长靳保芳在2003年1月份开始兼任首席执行官。晶澳首席运营官谢健对此深有体会,这一组织架构的调整减少了从董事会到公司执行层面的层级,更好地执行董事会策略,决策机制更加高效。这一组织架构的调整在晶澳第一季度的业绩报表可以体现出来,毛利润提升了6个多点。 这一组织架构的调整也被外界解读为靳保芳执掌的晶龙集团对晶澳的控制力进一步加强,这也得益于日本市场的不断扩大。 一个不得不提的背景是晶龙集团与日本市场的渊源。晶澳母公司晶龙集团早在1997年就与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硅片供应商日本松宫半导体技术株式会社,合资成立中日合资宁晋松宫半导体有限公司,这也是晶澳硅材料的主要供应商,其生产标准符合日本市场要求,成为晶澳进入日本市场的先天优势。 中国光伏产业一直存在着“欧洲依赖症”,曾有将近80%的出口产品依靠欧洲市场消化,晶龙集团一直在努力摆脱这一症结。 靳保芳强调,集团的战略重心从欧洲转至亚太地区和中东、非洲地区的新兴市场,是为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提前进行的战略性布局。在2013年晶龙集团的发展规划中,欧洲以外的其他市场占据到公司总销售额的70%左右。 晶澳第一季度毛利率大幅改善,主要归功于在日本销售出更多组件,以及在新兴市场的扩张。靳保芳在季报中表示,“在日本市场业绩表现强劲,这是高价格(ASP)的市场,该市场的组件出货量占到公司组件总出货量的38%。和上个季度相比,来自中国的组件销售由于季节性原因和我们市场关注度的转移而有所下滑。晶澳将进一步向亚太、中东和非洲等新兴市场进军。” 晶澳过去两年一直在潜心耕耘日本市场,未来对日本市场的出货量仍可持续。此外,晶澳未来看好澳大利亚市场,目前公司已经在这个市场建立了销售团队。 谢健认为,光伏市场未来主要是中国和美国,美国目前开发页岩气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太阳能光伏的发展,但依然保持了一定发展速度,市场需求旺盛。而欧盟“双反”会在两年内有较大影响,之后市场会逐步下降。强势财务严管风控 在行业的寒冬期,谈好的银行额度可能会作废,这时就看有没有做好冬眠期的储备。谢健的经验是在特殊时期实行特殊的管理,晶澳财务部门的权限扩大,可以否决的决议比例比平时要高得多,对于业务的选择和风险评估,拥有最后的决定权力。有了这样管理机制的创新,晶澳太阳能的应收账款管理在业内处于领先水平,所有的订单均进行信用风险评估,以此来降低应收账款的风险。 正是在业界公认的较高财务管理水平下,晶澳与其关联方企业晶龙集团今年8月8日宣布,获得中国交通银行5.5亿元人民币的信贷额度。其公布时间恰逢欧盟公布反补贴裁决前的两天。 靳保芳不无兴奋地说,此次信贷额度表明晶澳太阳能财务稳健并能获得各大银行的持续扶持。 而此次信贷额度发放的背景是,光伏行业笼罩在尚德电力债务违约的阴影中。尚德电力出现5.41亿美元债务违约后,引发业内担忧其他中国光伏企业可能无法偿还债务,并且使其他企业的融资更加困难。银行因此将削减光伏企业的融资金额,从而降低风险,即使光伏企业能获得融资,其融资成本也会较高。在此后的一周,晶澳太阳能由于债券收益率上涨,被迫计划偿还将于5月到期的债务,偿还总额约为1.20亿美元。 在整个光伏产业处于低谷期,晶澳能获得银行大额信贷的背后,是财务现金流管理水平得到业界认可,也因此摆脱尚德债务违约的阴影。 谢健对晶澳的财务非常有信心,他认为晶澳财务状况保持着同行最健康的状态,稳健的现金储备及低负债可保证公司的长远成长。2012年下半年是行业最困难的时候,整个行业都缺钱,晶澳却在2012年三季度末手握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超过6亿美元,是业内拥有最低资产负债率及最高流动比率的中国公司,也是业内唯一现金超过短期债务的中国公司。另外,晶澳跟国内主要银行都有良好的业务合作,取得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的300亿元人民币的授信额度,并跟美国富国银行建立策略合作。 谢健透露说,在行业寒冬期收缩业务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在2011年之前,晶澳保持着20%左右的年度规模增长,要有足够的现金保证一定速度的增长,同时避免出现债务违约。2013年,晶澳太阳能将致力于提高毛利率和现金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750100b7e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e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