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名词解释

时间:2022-10-24 09:18: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名词解释: 1 交响诗

一种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体裁,脱胎于19世纪的音乐会序曲,为李斯特首创,其代表作有《前奏曲》《塔索》等。交响诗形式灵活多变,常将奏鸣曲式、变奏曲式、回旋曲式的结构原则糅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近似浓缩的交响曲套曲,以主导动机贯穿、发展、变化,达到音乐的统一和戏剧的发展,以表现某种思想、情感、理想或诗的意境。 2主导动机

即主导主题,用于代表剧中人物、事件、观念和感情的大量反复出现的主题,自身有很大的发展可能性、在戏剧进行中既有强烈的概括力,又能作丰富的变化,造成微妙的情绪变化和象征性的音乐形象。主导动机首次出现在韦伯的浪漫歌剧《自由射手》中,后在瓦格纳的乐剧中得到集中、广泛的运用。

3强力集团

强力集团是19世纪60年代俄国音乐界形成的作曲家小组。由巴拉基列夫、居伊、鲍罗丁、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5人组成(又称五人团)。他们主张走格林卡的道路,写俄国自己的题材,从民间音乐中汲取灵感,创作出真正体现本民族风格特点的音乐作品。 4无词歌:

亦称“无言歌”,是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写有8集共48首,《春之歌》是其中最出名的一首)首创的一种小型器乐体裁。它象浪漫歌曲一样,歌唱般的旋律配以一定的音型陪衬(简单的伴奏)以钢琴独奏形式演奏。作品中的主题往往出现在钢琴的适合人声的音域内,较好地体现了器乐作品“声乐化”的审美要求。 无词歌音乐形象比较单一,通常采用二段体、三段体的曲式结构。 5民族乐派:

民族乐派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个性扩大为民族性的结果,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东欧和北欧,并延续到20世纪。他们的作品以本民族的历史和人民的生活为题材,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深厚的民族情感,同时大量运用民间音乐素材,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如俄罗斯的格林卡、五人团;捷克的斯美塔那、德沃夏克;挪威的格里格;芬兰的西贝柳斯等。 6真实主义歌剧:

真实主义歌剧是在真实主义文学的影响下,于19世纪晚期在意大利产生的一种歌剧体裁。取材于现实生活,反映社会下层人物的生活,对现实社会有一定的揭露和反抗意义。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有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列昂卡瓦洛的《丑角》。普契尼的很多歌剧也表现出这一倾向,如:《艺术家的生涯》《托斯卡》《蝴蝶夫人》等。 7印象主义音乐

印象主义音乐产生于十九世纪末,是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双重影响而出现的一种音乐流派。印象主义音乐带有一种完全抽象的、超越现实的色彩,音乐进入现代主义的开端。它的音乐形式、织体、表现手法、基本美学观点以及所追求的艺术目的和艺术效果都与古典和浪漫主义有着很大的分歧与差别。由法国作曲家德彪西首创,其代表作品可举管弦乐《牧神午后》前奏曲、《大海》等

8音乐会序曲:

序曲原是在歌剧、话剧、清唱剧等开场前演奏的管弦乐曲。十九世纪初叶以后,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序曲,它既不是歌剧的开场音乐,也不是器乐作品的开始曲,而是一种独立的、专为音乐会演奏而作的管弦乐作品,故称为“音乐会序曲”。在形式上都是单乐章的作品,属于管弦乐演奏的标题音乐大多用奏鸣曲式写成。如门德尔松的《赫布里底群岛》序曲,勃拉姆斯的《学院节日序曲》等。 9晚期浪漫乐派:

浪漫主义音乐到了19世纪末已进入最后阶段,德奥的一些作曲家的创作表现了世纪末的时代特征,他们的作品呈现出庞大的结构、高度的技巧,高度紧张的精神重负与玩世不恭的“乐观”。 期浪漫乐派的代表人物有马勒、理查斯特劳斯、拉赫玛尼诺夫等人。 10声乐套曲:




声乐套曲又叫声乐组曲,是大型声乐作品的一种结构形式。其一般的特点是:在统一的标题之下,用若干首歌曲来表达同一主题。套曲中的各首歌曲可独立成曲,彼此的表演形式也往往不同(如分独唱、重唱、齐唱、合唱等),但它们之间的内容互有联系,在音乐方面既统一,又有变化,共同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如舒伯特的《冬之旅》《美丽的磨坊姑娘》、舒曼的《诗人之恋》等。

11、乐剧:乐剧(Music Drama)是由德国音乐家瓦格纳在歌剧基础上加以改革而创立的一种新样式,它结合了文学、表演和音乐,成为一门庞大的综合艺术形式。瓦格纳一生致力于乐剧创作,最著名的代表作品是连篇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

12《未完成交响曲》:舒柏特创作的交响曲。它虽然只有两个乐章,但从乐思的表现上看,已经相当完整。乐曲深刻地表现了19世纪初奥地利黑暗的社会环境给舒柏特带来的孤独和压抑,以及大自然给他带来的慰藉。这部作品的主题非常抒情,配器也很有色彩性,是一首典型的浪漫主义交响曲。 13《大地之歌》:晚期浪漫主义作曲家马勒的代表作,以六首中国唐诗为歌词,紧密结合了交响曲艺术歌曲这两种体裁,体现了马勒创作个性的典型特征。

14、《第六(悲怆)交响曲》:这是柴科夫斯基最后的一部作品,首演9天后作曲家便逝世了。他在这部作品中表现了个人强烈的情感体验,人生在光明和黑暗之间的搏斗,以及最后的结局——死亡。因此,这首交响曲具有一种深刻的悲剧性和现实主义的力量。

15马祖卡:在肖邦的创作中,马祖卡舞曲是与他的民族根源有着特别显著联系的一种体裁。这种舞曲融合了3种波兰民间舞曲的因素,肖邦在自己的55首马祖卡舞曲中利用了这些舞曲的不同特点,常在一首作品中将它们并列以形成艺术上的对比,或者非常自由地发展这些特点,创作出各种各样的富于诗意的作品来,其中有些像一幅民间风俗画,有些把我们带到了豪华热烈的舞会,还有些已近乎揭示内心世界的抒情音诗了。

16普契尼:十九世纪意大利歌剧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他的一部分歌剧属于真实主义流派,另一部分作品则是浪漫主义的,还有一些作品表现了对异国情调题材的兴趣。他特别擅长用旋律动人的咏叙调细致地刻划人物的心理,也很善于利用和声与配器的色彩烘托戏剧气氛,同时,他还借鉴了二十世纪初的一些新的作曲手段,从而在世纪之交将意大利歌剧的优秀传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17、奏鸣曲式:奏鸣曲式是一种高度发展了的专业曲式,成型于18世纪末。经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等西欧古典作曲家的创作实践而使它臻于完善。奏鸣曲式的结构富于辩证性,它的曲式过程体现出矛盾的发生、发展与解决的运动,适于表现戏剧性冲突或哲理思辨等为内容的音乐作品。它既常用于无标题的纯音乐体裁,也易于纳入标题音乐范畴,因而成为严肃音乐中最重要的大型曲式。奏鸣曲式由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三部分组成。

18、标题音乐:创作按照标题内容进行构思,并要求听众依照标题的提示去欣赏的器乐作品,大多形象鲜明,内容引人入胜,易于理解和接受,与纯音乐(又称“绝对音乐”,不依赖文字说明具体内容)相区别。标题音乐在西方浪漫乐派时期进入盛期,如柏辽兹的标题交响曲、李斯特的标题交响诗等。

19、纯音乐:纯音乐是和标题音乐相对而言的概念。 它不依赖于文字来说明具体的内容,而是以音乐自身的逻辑来“说话”并不一定局限于器乐作品。欣赏此类作品对听众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和要求。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7d266b815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