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常见心理问题【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探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外出打工人员的规模不断扩大,留守儿童也越来越多。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这样特殊的环境里,缺乏父母的直接关爱与监护,与父母联系少,更谈不上沟通。家庭教育的空白,而学校教育与管理又不能有效地弥补这类教育,促使留守儿童产生消极情绪,不良体验,性格内向孤僻,学习滑坡,有的甚至厌学、逃学、散漫、打斗、小偷小摸、沉迷于网吧游戏室。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为远离双亲,缺乏来自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思想品德、心理健康尤其是家庭教育方面的严重断层或缺失。他们接受教育和学习的单一性无法适应社会,生活没有规律,影响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不能健康成长,心理状况更让人担忧。他们变得孤独、脆弱、敏感、多疑、自私、自卑、任性,在家中与监护人矛盾重重,在学校与教师、同学关系紧张,导致他们普遍产生厌学心理,结伙沉迷网吧、游戏厅,养成懒散、不负责任、乱花钱的坏习惯等。综合看来,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不良情绪 留守儿童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精神上得不到满足,他们变得沉默寡言、不开朗、内向。较为突出的是情绪悲痛、焦虑、怨恨、忧郁,具体表现为做事畏缩不前、胆小怕事,行为不积极等不良心理,不能很好地与老师沟通或求助,孤僻、自闭 。调查统计显示,81.1%的“留守儿童”非常的想念父母,一旦谈及其父母,表现的非常焦虑,悲痛不已,泣不成声。而18.9%的表示不太思念,长期跟随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对父母已经失去了以往的那种浓厚的亲切感,有的甚至讨厌父母、怨恨父母。这些“留守儿童”当中,在提到父母的时候,大多表现得很默然,有的避而不答,有的则是闷不吭声。再者,在调查中还发现,85%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其中16.2%的患有不同程度的忧郁情绪 2 人格障碍 相当部分留守儿童任性、霸道、自私、冷漠、敏感多疑、逆反心理重。常为一点小事乱发脾气,有暴力倾向,甚至产生憎恨、仇视的畸形心理,表现出一种叛逆态度,放任心理、行为走向极端。总认为社会对自己不公平,周围的人不关心自己,甚至敌对自己。由于自己缺乏父母的关爱,妒忌他人的幸福,严重的还有破坏行为:偷走他人的新文具盒,弄脏或弄坏同学父母刚买的书包、新衣服。自暴自弃没有进取心,没有荣辱感、甚至没有一点自尊。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感觉自己一无是处,内心里厌恶自己,瞧不起自己。 3 耐挫力差 留守儿童遇到问题与困难时往往无所适从,显得孤立无助,表现为消极悲观,自暴自弃,意志力薄弱。不能很好地面对困难,用积极的心态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自己没有信心,总抱怨困难为什么找到我。既不找人帮忙,自己也不努力,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既使去做也浅尝即止,尤其遇到困难更是畏缩不前。 4 学习心理问题 学习上自觉性差,纪律不强,缺乏主动,遇到困难不能很好地求助老师及学习好的学生,抄袭严重。有的用不正当的手段让朋友帮忙完成作业,老师发现适当的质疑与说服,反而出现抵触情绪。更有甚者千方百计找理由不做作业,故意不带、撕坏甚至丢掉作业本。 5 人际交往心理障碍 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与监督,常常是问题儿童。周围不论用怎样的公平对待他们,也弥补不了他们精神上的渴求与缺失。他们错误地认为周围人对己不公,没有人喜欢他们,常以怀疑不信任的情感与周围人交往,信奉“钱”的力量,使自己的交往功利而狭小。他们在交际中并不是没有遵守交往规范,也不是不懂交往技巧,而是他们不愿交往,不敢交往,对活动不太感兴趣,不愿与同学们一起参加,显得不合群,独来独往,孤独自闭,产生交往心理障碍。他们既渴望友谊,又怀疑友谊。在与他人相处时常有报复发泄的情绪,暴力倾向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8060a1987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