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无故人 “我们在过去失散于山水之间,通过电影也可以相遇在时光之中。”贾科长这样诠释《山河故人》。向来被外界抨击倾向于迎合外国人的审美、揭露本土黑暗现实的贾科长,这一次讲了一个跟故乡、跟故人有关的故事。影片给人的感觉像是隔了一层汾阳的雾气,内心的伤感升起来,随着黄河上空的烟火绽开,又逐渐消散,一切平静下来之后,只剩下结了冰的河面在大地上沉默的叹息。 影片分了三段来展开,第一段故事发生在汾阳,90年代。脱离对于那个时代的理解,第一个故事无非是在说一段蹩脚的三角恋。女主涛最后选择了会说甜言蜜语的、开煤矿的、开着小汽车带她兜风的张晋生,而老实本分、在煤矿管理矿灯灯具的梁子负伤背着破背包离开了汾阳,并发誓再也不回来。画面的最后,梁子将家门钥匙抛到屋顶,涛与张晋生结婚,生了儿子取名张得乐。画面暗了又亮,字幕这个时候才出现了片名:《山河故人》。第一段故事是序言,贾科长在其中设置了若干很有深意的画面,比如说拖着关公大刀行走在无人的街道上的少年,比如说在播种过程中突然失事的飞机。这些看似跟主线完全没有任何关系的画面,存在得奇怪又合理,在层层交迭中,将情感渲染得深刻又动人。 第二个故事依旧在汾阳,时光已经飞逝到了2014年。梁子染了重病,无奈之下带着妻子和孩子回到汾阳。涛与张晋生已经离婚。张晋生带着孩子去了上海搞投资。梁子站在门口,钥匙已经丢了,他捡起一把锤子,锤开了锁。涛去看望梁子,递给他看病的钱,带走了当初梁子留在了家里的喜帖。涛的父亲去世,得乐穿着上海贵族小学的校服坐飞机赶回来奔丧。不会讲家乡话的得乐,以格格不入的姿态出现在葬礼上,不带任何情感,甚至不懂得跪下为外公送别。涛尝试靠近得乐,却发现得乐只能讲一口上海话,叫着别的女人“妈咪”,心心念念的是要出国的一切。涛在送得乐回去的时候,选择了速度缓慢的火车,在火车上,她将另一个耳机分给得乐,叶倩文《珍重》的歌声在耳朵里回荡,然后得乐终究无法理解属于父亲、母亲以及故土的那些过往。得乐带着母亲给的家里的钥匙,离开了涛。 第三个故事发生在澳大利亚,2025年。在国外长大的张得乐与父亲由于得不到很好的交流,感情上极其疏离。四十五岁的中文老师Mia的出现拯救了得乐。Mia的经历与张得乐惊人的相似,都是在年幼就离开故土,因此不管是身体还是灵魂,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漂泊感,找不到归属。不被父亲理解的张得乐爱上了Mia,这段忘年恋背后,其实是两个孤独的灵魂在互相依偎。多年前,张得乐不懂得涛为什么要给她听《珍重》,多年后,当他已经忘了年少时的一切,却又在听到Mia在教室时播放《珍重》的时候,陷入到毫无来由的怀念之中。张得乐对于Mia的爱恋,一定程度上是对那些已被他忘却的对于故土、母亲的怀念。张晋生拿着合法买来的枪却找不到敌人,张得乐忘记了跟过往的一切,像浮萍一样在异国他乡飘零。涛似乎是幻听到有人在喊她,煮好了饺子,出门来到黄河边,一个人跳舞,这个场景极其催泪,尤其对应的还是片头一群人喜气洋溢的群舞,庆祝着新时代的到来。几十年后,就剩下涛一个人在热闹的音乐里,在荒无人烟的黄河边,笨拙的舞动着。 涛是那些“生于斯,死于斯”的人群的代表,他们一辈子生活在一个地方,怀抱着记忆看身边的人来来去去,固守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对于涛来说,作为第一个出场者,在台上举着横幅唱过那么一段戏,就是人生最为辉煌的时刻了。而当时代进步到人们已经不需要再用这种古老的方式庆祝节日,涛就被完全忘记了,彻底沦为一个普通人。涛是因为固守传统而被不断前进的时代抛弃的人。这种抛弃无疑是残酷的,却也没有办法避免。就像得乐对着后妈亲热的叫“妈咪”、对着亲生母亲涛却嗫嚅无言一样,让人觉得心酸,却又无言以对。而梁子,是社会底层人士的代表,可能一辈子唯一的激情与冲动就是对涛展开过热切的追逐,对着煤老板张晋生挥过拳头,不屈服于他的招揽。当他离开汾阳,表面上是在逃离与挣扎,其实仍是对于现实的屈服。当他接过涛给他治病的那一摞钱,连回忆都没毁掉。在满是灰尘的房间里,那张放了十几年的喜帖,仿佛在嘲笑着梁子的爱情。梁子的出场在这里戛然而止。影片没有再多交代他的结局。但是我们已经可以猜到梁子最终的命运。梁子这样的人太多,他们对于变化的感知是迟钝的,本本分分的生活着,靠着体力生存。他们极其脆弱,一点点细小的灾难都可以摧毁掉他们的整个人生。张晋生是积极的开拓者,向往着更为广阔的世界,追逐的是浮华与物质。他在外地赚了钱,回到汾阳买下煤矿,积累了原始资金后跟涛离婚,去了上海,娶了上海女人,开始投资,把儿子送到最好的贵族小学,最后全家移民澳大利亚。张晋生始终以一种积极的姿态去迎接时代的变化,顺应时代的潮流。由于他的远见卓识与投资经营,他算得上是生活的赢家了。甚至在形势不对的时候,他能够很快的做出反映,携款移民。他一面洋洋得意的在国外过着富裕的生活,一面内心承受着故土难回的煎熬。他以为他过上的是更好的生活,最后却丢掉了更为宝贵的东西。他丢掉了爱情,失去了家庭,背弃了故土,纵然守着财富,也似一缕游魂。这三个人的命运,早于90年代在黄河边的那场讨论中就已经预示了。张晋生说以后赚了钱要去美国旅游,开外国车。而涛与梁子,觉得哪怕是去澳门就已经很满足。最可怜的是得乐,作为张晋生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寄托,几乎是别无选择的被迫离开故土,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做出了与故土的诀别。 时代的车轮碾压过来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无可奈何。我们没有选择的在前进着,在仓促行进中甚至来不及思考什么东西要带走、什么东西又不可遗失。而当我们终于有力气回头望,发现自己与过去之间,隔着时光宽不可测的河,河面上雾气弥漫,我们什么都看不清,只能够带着疲乏的心继续往前走。 当灯亮起来的时候,为数不多的观众站起来,露出不止一张迷茫的脸。贾科长的镜头语言太丰富,故事也讲述得太过蕴藉、深远。片名叫《山河故人》,看到最后,我们会发现,其实已经山非山,水非水,故人难寻了,更多的是对山河、对故人的深切怀念。若干年后,我们再来看,才明白,贾科长可能并不只是在讲几个简单的故事,他可能想要引发一场反思------曾经对祖国不顾一切的逃离、对国外无限憧憬的向往,到最后,到底能不能换到想要的自由。影片前半部分几次出现黄河的画面,后半部分又几次俯瞰澳大利亚的大海。大海固然辽阔壮观,但是记忆里那结着冰的黄河却没有办法被取代。这种贯穿始末的浓浓的乡愁,把心牵扯得四分五裂。 贯穿影片首尾的是两首歌,一首是《Go West》,一首是《珍重》,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一种是充满活力的、对自由和西方无限的向往与憧憬,一种是对故土无尽的缅怀。每个人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都应该会被打动。也许是煤尘飞扬的街道,也许是拥挤的列车车厢,也许是热闹的集体舞,也许是疯狂的迪厅蹦迪,也许是涛在桥上戴着耳机的目光,也许是澳大利亚不似故土的山水,也许是走在路上背着关公大刀的少年,会让你想起一点点童年的回忆,会让你也试着反思是否在随着时代前进时有所失,会让你在一小段片刻中,不想说话,只愿意沉默着反复咀嚼着影片的味道。这就是一部成功电影成功之所在了。 贾樟柯在知乎上回答“如何评价《山河故人》”说:“阔别银幕九年,我有一些感触。9年我的故事片没有在大荧幕上放映,可能更多是生气,而不是遗憾。”很庆幸,我走进电影院与这场电影有过一次邂逅,与时光相逢在了荧幕上。这部蒙着灰尘的影片,靠着质朴又安静的讲述,打败了无数打着各种怀旧噱头的大片,牵引出我脑海里一些原本被忘却的记忆。 及至走出电影院,我的耳边依旧在回响:“突然地沉默了空气 ,停在途上令人又再回望你,沾湿双眼渐红,难藏依恋及痛悲。多年情不知怎说起。在何地仍然是关心你,无尽长夜为陪伴我怀念你。它方天气渐凉,前途或有白雪飞,假如能不想别离你。不肯不可不忍不舍失去你,盼望世事总可有转机,牵手握手分手挥手讲再见,纵在两地一生也等你······” 华师文院 凌鸽 2015.11.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83ed253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