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地球与可持续发展 人类不可能从自然社会中一味的索取资源,对于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共同追求的目标。然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数字地球的发展就必不可少,发展数字化地球为我们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进人21世纪的中国,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表现在:(1)巨大的人口与环境污染压力,我国人口比较多,土地资源有限。国家和社会必须满足如此众多人口的物质生活、社会生活以及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2)人均自然资源量低,产业结构不合理 中国尽管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的大国,但人均拥有量低。特别是对生存和发展意义重要的资源,如耕地及草场、淡水、能源等人均占有量很低,都存在严重的不足。自然资源的短缺,将会诱发和加重生态环境问题;(3)生态失衡,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愈来愈大 由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强度的不断加大,中国许多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状况在恶化,就是生态环境原本较稳定的地区现今的状况也不佳。土地荒漠化在扩展,水土流失面积在扩大,围湖造田愈演愈烈,酸雨造成的危害越采越大。地面沉降、海水人浸已成为中国沿海地区发展的重要自然灾害。自然灾害越来越多;(4)科学技术水平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低 科学技术水平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资源的充分而又合理的利用,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 的浪费。相关地,中国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效率也不高,科技国际竞争力落后于经济国际竞争力,而且近年来前者还有滑坡的现象,这对于要在知识经济时代进行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 这个急待解决的问题之所以能在今天以数字地球方式来求得解决,正因为建设数字地球所需要的关键性技术现在已经初步具备,并且正在发展和完善之中。这样我们就有可能运用数字地球这种有效途径,把大量的有关地球的原始数据变成人们可以理解的信息、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在全世界实现这些信息资源的共享,不但使得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的全球变化研究得以比较顺利地进行,而且还对人们策划和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战略决策给予支持。 数字地球可以说是人类迄今为止最为巨大的一项科学技术工程,虽然关键性的技术条件已有一定基础,但不能以为数字地球在一夜之间就能建立起来,有关我们的地球的各个领域的数据就可唾手而得。这不是一个政府机构、一个产业或一个研究单位能担负起的事业,就像万维网(WWW)—样,它需要有成千上万的个人、公司、大学研究人员以及政府机构参加的群众性努力。戈尔建议先建立地方性的实验站,目标集中于较少的若干应用上.经过试用再逐步扩展和开放。应该鼓励大学同地方学校及博物馆合作研究有关数字地球的项目,目的可能应集中在当地的地理信息上。 数字地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它一方面立足于支持国家的整体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又与全球变化、资源、环境研究的一体化以及国际经济一体化过程紧密联系起来。因此,我国全社会都要关注“数字地球”,从国有利益和国家战略的高度认识其必要性和紧迫性。力争在“数字地球”上实现技术上的跨越式发展,以此作为突破口来追赶并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制定我国对地观测卫星的发射计划,解决地理信息空间信息源问题。积累大量的地理信息空间资源是建设“数字地球”的基础。为此,我国应充分发挥现有的信息资源潜力,利用发达国家开放高分辨率信息资源的机会,加速多元信息的整合,推进数字地球应用系统的建设,以提高现有空间数据的开发利用水平,为数字地球的应用做好必要准备。 加快我国地理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地理空间数据资源不仅要丰富,更重要的是要系统性强、规范化程度高,才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为此,我国必须加快地理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规范化,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运行与管理体系,解决数据的标准、规范与共享问题。 无论在工业化国家或是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以先进的微电子学为基础的信息与通信技术.都是处于近来所发生的社会与经济转型变化的中心位置:信息与通信技术的成本仍在持续下降,并随着其功能的不断增强,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部门。这种加速扩散为发展中国家掌握这些技术和应用,从而服务于它们的发展目标创造了新的机遇,在过去的几年里,已有许多在政府层次和产业层次上为促进构建全球信息基础设施而推出的行动计划。各种强烈的激励和影响正在促使发展中国家投资于本国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便能够参与以知识为基础的发展和期望获得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实践活动。虽然应用信息与通信技术的成本很高,但不这样做所需的成本会更高。 信息与通信技术能够对可持续发展做出主要的贡献,但这一机遇将会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他们在书中强调,发展中国家在信息与通信技术战略方面所采取的决策与全球的发展分不开,发展中国家的政策选择受国际决策机构的强烈影响,而正是这些机构建立了贸易、知识产权以及国际通信网络动作的规则,虽然这些年来代表发展中国家的成分在增加,但这些机构是出工业化国家中的一些决策人物所操纵的,世界的发展迫使人们关注和运用信息技术,事实上,信息技术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应用表明,人们有能力应用这些技术而使自己生活得更好。所以,发展中国家的决策者们面临的挑战是,要根据自己国家的国情和需要,并善于从别国发展相应用信息技术所积累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中获得启示,制定出适合于本国的政策框架。 从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际需要看,建设“中国的数字地球”或“数字中国”是十分必要的,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贫乏,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和沙漠化严重,水资源紧缺,森林覆盖率不高,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许多能源后备不足,更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中国政府迅速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1994年5月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讨论通过后,随即向全国人民颁布。在1996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和“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并列为我国的两大战略国策。这些都表明了我国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全国各地的政府部门和科学研究部门都对各种资源和环境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建立了许多不同种类的监测系统和评估系统,设立了数以百计的各种实验站和数据库。然而也同样遇到了信息资源利用率不高的问题,许多工作分散而又重复,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高效率地开发和利用分散在我国各地的信息资源.按照数字地球提供的思路,建设。“数字中国”是一项具有紧迫感的任务。 “数字中国”既是技术体系也是国家战略。建设好“数字中国”,将来才有实力成为数字地球的一员,才能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也才有可能为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无论是建设“数字地球”,还是建设“数字中国”,虽然是紧迫的任务.然而又都不可能急于求成,而要先建立一个个试验场所,让政府、产业界以及学术机构等共同参与研究,以便在数字地球的机理、模型以及仿真等领域逐步地探索和完善。现在,按照数字地球和数字中国所提供的思路.我国许多地方也在提议和策划各地的相应的建设计划,如“数字北京”、“数字海南”等,这些计划如能实行,就如同先建立一个个地方的试验场所,在这里进行探索性的研究和应用,为建设“数字中国”和“数字地球”做准备。为此,发展数字地球对于我国发展可持续社会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88aa37e1711cc7931b716a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