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始于我国春秋战国时代,至今已2000多年历史。关于端午节来历,有多种版本传说:传说最为广泛的是屈原,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公元前278年,屈原眼看自已祖国被秦国侵略,自己的政治主张得不到楚怀王重用,心如刀割,又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写下绝笔《怀沙》之后,抱石投汩罗江身死,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楚国百姓闻屈原死讯,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其身体;其次是出自伍子胥,吴王夫差不听伍子胥劝谏,听信馋言,赐剑伍子胥自刎,伍子胥死前嘱咐邻舍将他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夫差闻讯大怒,命人将子胥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再者就是出自东汉《曹娥碑》,曹娥是东汉上虞人,其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年仅14岁的孝女曹娥昼夜沿江号哭,过了17天于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还有三代夏至说、恶月恶日驱避邪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多个版本,历史上众说纷纭不一,无可考证,影响最大、范围最广的还是屈原投江最得到认同。 端午节不仅有多种传说版本,其节日称谓也频多。据《荆楚岁时记》载,因仲夏有登高之俗,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的好日子,故五月五日又称“端阳节”,又因“五”与“午”通用,五月初五、五五相重,故亦称“重五节”、“重午节”。还有五月节、艾节、夏节、蒲节、女儿节等二十几种说法。 端午称女儿节缘自明代浓榜《宛署杂记》:“宛(宛平县)俗,自五月一日至初五,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出嫁亦积压归宁,因呼为妇儿节。”沈榜宛《杂记》载:“已出嫁之女,亦归宁簪以榴花,曰女儿节。”据说女孩待阁闺中,男方托媒人来提亲,有着“三担馒头四担粽,问你女儿通不通”之戏语。已定下亲来的姑娘,男方一年送的几个节,也数端午节看重。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节,《史记、孟尝君列传》:“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风通俗》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这些理论按现在说法是迷信,然传统习俗也却有“躲端午”一说:“躲端午”指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节,俗以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诸事多需避忌,要接女儿回娘家“躲端午”以驱毒避邪。 艾草、菖蒲和蒜被称为“端午三友”,人们以菖蒲作剑,以艾作鞭,以蒜作锤,认为可以退蚊虫、灭病菌、斩妖除魔、驱五毒避邪恶。五毒指蛇、蝎、蜈蚣、壁虎、蟾蜍,饮雄黄酒亦可解五毒,《白蛇传》中的白蛇精是喝了雄黄酒显形的。端午节还有孩儿要佩带香袋、香囊系五丝线等习俗。笔者年少时在农村曾和父亲在房前屋后撒过石灰,说是防蛇和蟾蜍从墙洞爬到家里,也曾佩带过香袋,手腕上也系过五丝线。不过现在人们在房前屋后撒石灰这传统习俗似乎已不多见,也可能和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改观有关联,唯有家家户户挂艾草还盛行着。 端午节食粽作为全国风俗最早见于西晋处撰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忝。”到了唐宋时,粽子已成为端午节的必备食品。九子粽源产于盛唐,清代诗人吴曼云写有一首赞美九子粽的诗:“裹就连筒米宿春,九子彩缕扎重重。青菰褪尽云肤白,笑说厨娘藕复松。”乾隆皇帝吃了九子粽后,也赞不绝口即兴赋诗“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北京的五芳斋、嘉兴、宁波、广东、上海等地各种名粽子可谓是千姿百态、闻名遐迩、香飘四海,食客络绎不绝,一旦临到端午节时,生意则更是红火得不可言喻。端午节除了吃粽子,有条件的家庭菜肴必须备有五黄,即黄瓜、黄鱼、黄鳝,咸鸭蛋黄、雄黄酒。 端午节还是进入春耕生产的忙碌期,有农谚云:“吃了端午粽,日晚不得空。” 一言以敝之,端午节是个寓有传奇民间文化的传统节日,我国政府将其列入世界非遗产文化,并于2008年定于法定假日,可见是多么的重视民生之意愿。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91a2ec4ccbff121dc368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