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的发展历史 民间音乐 论文 京剧的发展历史 京剧的形成目前有2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京剧有200余年历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徽剧名艺人高朗亭,郝天寿等将江南久享盛名的徽班"三庆班"带到了北京,受到了北京观众的欢迎。继此,许多徽班接踵而来,又以四大徽班(即三庆、四喜、和春、春台)最为著名。他们在演出上各具特色,三庆擅演整本大戏;四喜长于昆腔剧目;春台多青少年为主的童伶;和春武戏出众。1828年以后,一批汉戏演员陆续进入北京。徽剧又从汉剧中吸收了西皮,经过一个时期的互相融会吸收,进一步丰富,发展了自己的声腔。再加上京音化,又从昆曲、弋腔、秦腔不断汲取营养,终于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京剧。从此,徽剧不仅闯进了皇宫,振动了京城,而且广泛流传,影响了全国。另一种说法来自1990年出版的《中国京剧史》,书中提出了另一种观点:京剧形成于清道光二十年以后到咸丰末年这段时间,即1840年至1860年间。经过多种融合与嬗变,即使演同一出戏,无论在剧目、声腔、音韵、舞台演出形式等各个方面,京剧都展现出了与徽班不同的特点;比如出现了以西皮、二黄为主的声腔板式体系,北京字音与湖广音结合的演唱语言规范;出现了京剧本剧种专有的独特剧目。这些特点就形成了一种新的剧种,那就是京剧,大约有150-160年左右。 从1845年至1894年,是京剧从雏形到完美提高的时期。这时出现了许多名角儿。清代画家沈蓉甫,根据当时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 13位大腕,绘了一幅《同光名伶十三绝》图。这13个人是张长胜、刘赶三、程长庚、时小福、卢胜奎、谭鑫培、郝兰田、梅巧伶、余紫云、徐小香、杨鸣玉、朱莲芬、杨月楼。他们代表了当时的各种角色,是京剧艺术的奠基人。民国初期,京剧舞台曾一度出现了的青黄不接的萧条景象,但作为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戏曲艺术没有、也不会消亡。时隔不久,京剧新人又不断涌现,出来了如四大名旦、四大名生等等,使京剧事业得到了复苏。同时时装戏、女演员也进入了京剧行列。京剧的培训基地,富连成科班,在光绪三十年成立(1904),维持了40多年,培养了数百名京剧名角儿,对京剧艺术的延续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抗战时期,一些有名望的演员在困难时期所表现出的高尚的爱国气节,也被作为佳话,广为流传。建国初期的五十年代,是京剧"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黄金时期。四大名旦、四小名旦、四大须生等名震环宇的大腕,被晋封为人民的表演艺术家;但这一阶段创新不多。而真正的盛世大概要算二十世纪60年代初,有许多新作在这时期产生,如《谢瑶环》、《海瑞罢官》等。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京剧失去了原有的风格和韵味。但另一方面,"样板团"也集中了当时全国京剧界的一些年轻才俊,这些人在京剧现代戏的创作过程中也也认真地借鉴和吸收了其他剧种和艺术形式的长处,如重视和加强了音乐伴奏,对人物的唱腔进行了改造、这一切对人物角色的心理变化等起到较好的烘托和渲染作用,效果较佳。客观地说这些对传统的改造和创新,也是一次对京剧艺术发展的有益尝试。1976年以后,京剧也随着百废俱兴而再次复苏。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社会许多团体和许多有识之士大力提倡和发展京剧事业,不断地举行广播、电视大奖赛和选举观众喜爱的演员等活动,群众自发性的文化回归为京剧的振兴敞开了大门。此后,京剧出现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如《曹操与杨修》、《宝莲灯》、《盘丝洞》、《骆驼祥子》、《宰相刘罗锅》等;也涌现出了深受观众喜爱的演员,如刘长瑜、李维康、薛亚萍、杨秋玲、李光、耿其昌、方小亚、于魁智、李军、张建国等。实践证明,只要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尽管面临众多新兴艺术的竞争,京剧仍可以在文化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95b3c43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2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