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为何招生难 职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虽然一片大好,但吸引力有限,每年招生时节需要全校教师齐动员花很大力气才能完成招生任务—— 4月18日,“八闽行巡回招聘”——“校企对接送岗位”泉州技工专场招聘会,吸引了来自省内外的312家企业参会,提供岗位2万个;到场参加应聘的泉州各职业学校与技校的应届、往届毕业生以及农民工与其他求职群体达到1万多人。据统计,技工专场招聘会当天初步达成求职意向的就有3100多人。 尽管面对金融危机,技工依然凸显优势。目前,福建全省共有96所技工院校,每年可向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约3万名,就业率达96%以上。不过,职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虽然一片大好,但是吸引力有限,每年招生时节需要全校教师齐动员花很大力气才能完成招生任务。 “招生是学校的生命线” 职业学校招生难的问题由来已久。离中考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为了争取更多生源,各大技校负责招生的老师从3月份起,甚至更早就已开始利用手中的各种关系,频繁与各个中学联系生源。 福州某技校的一位老师告诉记者,技校招生主要瞄准三个突破口,即学校、家长和乡镇领导。通过中学关系,在中考前的家长会时,到校园里做宣传。那些不读高中的学生,一般都会收到十几所技校的通知书。 实际上,“招生是学校的生命线”。为完成招生任务,很多中职学校几乎每年将招生工作列为重中之重,不惜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一些学校甚至把招生任务分配到每个教职工身上,完不成者,将被扣发年终奖或工资,且不能参与评先评优。 福建省内一所著名的职业学校的一名老师告诉记者,由于普通高中以及民办高中的冲击等原因,1998年后,学校的生源日渐萎缩,生源质量渐差。为应对激烈的竞争,该校从2003年起,就将学校的招生任务分派给全体教职工。超额完成任务者,超出部分的生源单独给予奖励。 “出口”容易“进口”难 近年来,地处东南沿海的福建省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随着经济的转型,对技术工人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结构性缺工为技工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以服装、石雕、电子等行业为主的惠安县近年来对技术工人的需求越来越大,该县目前有3所公办职专、4所民办职专,但前几年在校学生只有四五千人,今年有6000多人,学生招不满。 由于初中毕业生数量减少,许多技工学校反映今年招生有点难,有的技校甚至招生数量减少了四五成。 福建省虽然从2005年开始就将技校招生列入了教育部门发布的中职招生手册,但在传统的观念里技校只是一种依附。在填报志愿时,技校也一直“垫底”在最后一栏。 技工学校出现“出口”容易“进口”难的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近年来国内高校的不断扩招,使大学的门槛相对降低,因此更多的高中毕业生走进了大学校园,而舍弃技校。另一方面,国内人口增长速度的减缓,也使近年来的初、高中毕业生相比以前有所减少。 不过,“技校生难招,关键还是观念问题”。教育部门一位专家告诉记者,“尽管就业前景看好,但不少学生及家长依然认为上大学才是真正的出路,而读技校终归低人一等。” 高级技工的薪酬虽高,但要达到这个级别却并不容易。福建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有关人士介绍,目前大部分技校培养的学生多是中级职称水平,继续升级则需要通过技能和年限两方面的考核。一些好的企业出于自身发展需要,会有意识地培养一些技术人才,为职工创造不断晋升的工作环境。倘若企业不重视,只是让技工一直在同一条流水线上重复工作,即使经过十几年,其操作水平和待遇也都很难得到提高。 专家指出,职业学校招生难的问题由来已久,其形成原因也较为复杂,其解决办法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比如提高职业学校教育质量,扭转人们对职业学校的看法,对职业教育增加投入力度等,而不是下发一个文件、开一次会就能解决的。 有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切实转变传统观念。技校则应认准培养目标,确保人才质量。建立各种激励措施,为对口高等院校培养和输送人才。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97a7a85bceb19e8b8f6baa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