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作品的情感性特征

时间:2022-09-02 18:16: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艺术作品的情感性特征

作者:

来源:《美术界》 2012年第5



TEXT / 曹青

吴冠中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我深信:今天的人民和明天的人民,永远欣赏烙印着真挚感情的作品”(——《吴冠中谈美》)。他说,绘画这种世界语是无法撒谎的,作品中感情的真假、深浅可以一目了然。我非常欣赏吴老师的这句话。一幅好的美术作品充斥着生命力,从作品中散发出来的作者的感情色彩就是作品的灵魂。生命的存在不可以缺少灵魂的寄托,假若人的生命没有了灵魂的依附,那便只剩下一具躯壳。绘画作品更是如此,如果仅是一味的照搬照抄,单纯的“师法造化”,那与照相机有何区别,何况我们也比不过照相机的本事。所以,师法自然的同时,我们更该“ 得其心源”。唐代张躁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全面而概括的反映了艺术创作者与外界客观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造化”就是指外部的自然客观世界,引申以后实指一切客观的现实生活;而“心源”则指艺术家的主观世界,其中便包括创作者思想感情的介入和表达。像黄宾虹先生在其画语录中所说:“造化天地,有神有韵,此中内美,常人不可见。画者,能夺其神韵,才是真画。”这就启发我们去理解,艺术作品不仅要以自然为依据,以生活为源泉,更要求作者去认真体验观察自然界的各种丰富表象和无穷无尽的变化,然后通过主观的思考和内心的感受,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以独特的方式表现出来。

在中国传统的绘画中,历朝历代的绘画作品中均有此种表现,我们可以举例来说明。首当其冲的便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顾恺之,他是我国绘画史上第一个提出“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主张的画家。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洛神赋图》,分段描绘的画卷用一幅幅连续的画面展示了曹植见到洛神,直到洛神离去,曹植返回的整个过程,反映着人物欢乐、哀怨的情调。我们都知道洛神赋是曹植借飘忽的梦境,活生生把梦中情人甄氏幻化出来的,一点痴念,万缕相思,凝聚而成的一篇千古不朽的文学作品。也正是由于此赋的动人心魄,使得顾恺之在读完此赋后得以大受感动,绘就了这幅意境奇幻、情调缠绵的千古传世之作。当然,顾恺之在做此赋之前肯定是感慨颇多,胸中洋溢着无限的情思与想象,凝神一挥而成的。如果顾恺之读赋后没有与洛神赋产生共鸣,没有深受感染的话,我们从他的画上也不会读出如此强烈的情感韵味。

再如初唐画家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其人物刻画深刻传神:光武帝刘秀,平叛四方,统一全国,建立东汉,可以说不愧为一代帝王,所以作者带着一种崇敬、仰慕而又虔诚的心态把刘秀表现的相貌堂堂、威武英明;而荒淫无道的昏君隋炀帝则被画的脑满肠肥、四体臃肿、面色虚浮,一副“萎靡不振”之相,作者在作此画时,定是怀着鄙夷、痛恨而又不得不为之的

心态完成的。此作品所表现的人物特色之鲜明,不能不说明画家倾注了满腔的情感因素在里面。

《秋风纨扇图》是明代唐寅水墨人物画的代表作。一位手执纨扇的仕女伫立在瑟瑟秋风之中,侧身凝望着无尽的远方,端庄优雅,亭亭玉立……但当你仔细观察时会发现,从她的眉目之间传达出来的却是一种哀愁,一种茫然而又神伤,孤苦无助又无奈的神情。萧瑟的秋风吹着她的衣裙飘动,我们又似乎听到了她内心的哀怨与轻轻的叹息。背后的大片空间更是让人感叹世间的虚无缥缈。唐寅在画中自题诗曰:“秋风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托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我想,如果对照历史的话,我们对这幅画的理解又会增加一分,唐寅个人不幸的生活遭遇借画中女子哀怨的神情真实的写了出来,也借诗抒发了自己的怀才不遇。试想,如果作者不是饱腹了满腔的惆怅之情,岂会画出笔下如此神伤的人与景。像王国维所说:所有写景都是写的情。“他说的是文学写景,绘画写景也同样是写情,以形写情,其中有特殊的复杂性,有自己的科学规律”(吴冠中)。读周积寅老师的《中国历代画论》时,周老师就说,画乃感情之产物。我想,当你心中积结盘郁了满腹的惆怅又无处释怀时,恰逢一物得以寄


托,那种清新敞怀是多么的令人舒心。唐寅在完成此幅画作时,心情一定是喜悦的,借文学品的词汇说就是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可是从画中我们却能更深一层地体会到这种意境。

其实这也可以延续另一个相关的问题,一个人的心性喜好与他所处的生活环境、社会背景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先天的资质和兴趣,但如果比较而言的话,还是后天的因素所占的比重较大一些,除此之外,个人的主观努力更是不能忽视的。白石老人生长在一个农民家庭里,作为乡下人,他对乡土风物有着深切的爱恋,对家乡的一切大小事物都有着浓厚的感情,院子里的小鸡,溪流里的鱼虾,花丛中追逐的蝴蝶,河边的青蛙……都化作他笔下永久的生命,用白石老人自己的话说就是“为万虫写像,为百鸟传神”。他“抓住了每一动物和植物的性格,他看得出每一朵花,每一只小虫的内在生命。”从他的作品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对生命的感情投入和对物象灵魂的尊重。

一幅独具艺术魅力的画作体现的是作者的主观思想、内心感受和对表现对象的一种感情介入,它能使欣赏者感悟和领会到此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魅力之姿,可以使欣赏者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获得美的享受,进而提高审美能力。列夫托尔斯泰在其《论艺术》中也曾明确的说过“人们用语言互相传达思想,而人们用艺术互相传达感情”,他认为,一个人“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笔者对这句话特别有感触,这突然让我想到了罗中立的油画作品《父亲》,自从他展出的那一刻,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便无法从我们的脑海中拂去,因为他是我们共同的父亲,我们灵魂深处和内心深处的父亲形象。作者采用了纪念碑式的宏伟构图,饱满深情的刻画出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深深打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父亲”的原型是大巴山的一位老农,但真正触动罗中立创作此作的却是,快到大年三十时,他在路边公厕看到的一个收粪的农民。他说“看到他的时候天已经黑了,而且外面的天气阴雨绵绵,非常湿、非常冷,当时我看他还是很麻木的,完全不知道已经是大年三十这样一个感觉,所以当时一下子很震动,……”后来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后得以最终完成这幅创作。可见每一幅巨作的完成都会有一个触动你心灵、触碰到你情感泉眼的契机,然后无尽的情思感想奔涌而来,犹如洪水般来势汹涌……直到创作的完成,最后又复归平静。作者罗中立直到现在碰到不认识的同龄人,很多还会跟他提起当年他们看到《父亲》时的震撼和感动。这就足以说明这幅画的魅力之所在,创作者紧紧抓住了欣赏者心底的感情泉眼,用直观而普遍的艺术形象走进了众多观者的内心。

“谈到艺术便谈到感情。艺术根本是感情的产物,人类如果没有感情,自也用不到什么艺术;换言之,艺术如果对于感情不发生任何力量,此种艺术已不成为艺术……”(林风眠——《至全国艺术界书》,1927 年)。艺术是表现的东西,在我们的生活过程中,所有被我们感触到的,并已经引起感觉和表现意识的?东西都是我们的创作对象,但并非看到什么画什么,照搬照抄是不会有任何感情色彩的,既然是表现就必须要经过内心的重构、“灵魂的酝酿、智力的综合”、情感的再造,或者说移花接木,又或者依心造物。如此有灵魂活生生的艺术才可以称作真正的艺术。举了这么多古今的典型画作,目的只有一个,艺术家只有把主观的审美需要与客观事物相结合,借物抒情,使画面呈现出一种独具韵味的感情色彩,才能让绘画艺术日新月异,使得我们的东方艺术精髓更璀璨辉煌。

【曹青,扬州大学艺术学院】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9b4b88415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