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研究 常州市新北区新桥中心幼儿园 杨清 一、问题的提出 自理能力是指人们在生活中自己照料的自己的行为能力。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健康领域目标2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应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我班有25名幼儿,其中部分全职妈妈不耐烦情绪使然,或者担忧卫生状况,爷爷奶奶溺爱孩子,怕孩子自己吃不饱或太慢而急于去喂他,孩子一切生活全部由成人包揽,养成孩子事事依赖成人的坏习惯。孩子没有掌握自理的方法和技能。孩子因年龄小,在自理时常不懂程序和方法,碰到实际困难,父母不是教会孩子,而是去代替孩子做,导致孩子不会自理。孩子缺少必要的反复练习的机会。孩子刚学会穿衣服时兴致很高,且常得到父母的鼓励表扬。但学会后孩子便失去兴趣而不愿再做,父母就代替去做,使得孩子失去了一次次练习的机会。 总之,现在我们的大部分孩子,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所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 介于以上原因,我根据本班的具体情况,本学期开展课题《培养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策略》活动。 二、概念的界定和解读 小班幼儿:《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中3-4岁幼儿。 生活自理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老师和家长要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对幼儿的尝试和努力给予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还要指导幼儿和掌握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穿脱衣服和鞋袜、洗手洗脸、擦鼻涕、擦屁股的正确方法;更要提供有利于幼儿生活自理的条件,幼儿的衣服、鞋子要简单实用,便于自己穿脱。我们相信只要通过自理能力的培养,让幼儿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积极动手锻炼,一定会使我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有一个飞跃的发展。 三、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1.研究目标: 通过研究,帮助幼儿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卫生习惯,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孩子健康、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为孩子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研究内容: 1、了解小班家长的教养态度和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实际水平。 通过问卷调查,重点选择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生活技能三大项目,了解小班家长对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态度和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实际水平。 2、家园合作,多种形式、多渠道地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1)通过组织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活动,增强小班幼儿生活自理的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2)有意识地引导家长改变教养观念,教育小班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3)通过家园合作,家长和教师共同帮助小班幼儿主动学习各项生活技能,提高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3、探索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有效手段和组织形式,并形成策略。 生活自理、简单地来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对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责任感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很有帮助。 四、研究对象及方法 研究对象:西阆小六班全体幼儿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有关文献,借鉴和学习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调查法:利用家访、家长座谈、调查问卷,了解家长的教养态度以及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实际水平,并进行记录和分析。 3、观察法:在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幼儿在幼儿园的穿脱衣服、鞋袜、收拾、整理衣服和床铺,独立进餐和洗盥等情况,及时做好记录和分析。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及时改进,调整教育手段和方式。 4、行动研究法:在调查和观察了解的基础上制定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计划、积极实施,不断改进措施,实现预期目标。 5、个案研究法:在面向小班幼儿进行研究的同时,也应该密切关注个别特殊幼儿的发展情况,及时、有针对性地调整教育方式和内容,做到既面向全体又关注个别。 五、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18、9 研究准备阶段 确定研究对象,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学习相关理论,搜集资料,制订方案的实施计划,确定实施的具体目标和活动内容,为研究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第二阶段:2018.10~2018.12研究实施阶段 1.调查、分析我班小班家长的教养态度和幼儿的自理能力的现状,做好资料的积累分析和研究工作。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a082151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0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