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威太湖之光"问鼎世界最快计算机 【素材回放】 新一期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于2020年6月20日公布,使用中国自主芯片制造的“神威太湖之光”取代“天河二号”登上榜首,中国超算上榜总数量也是有史以来首次超过美国名列第一。 据国际TOP500组织当天发布的榜单,“神威太湖之光”的浮点运算速度为每秒9.3亿亿次,不仅速度比第二名“天河二号”快出近两倍,其效率也提高3倍。更重要的是,与“天河二号”使用英特尔芯片不一样,“神威太湖之光”使用的是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 该组织在一份声明中写道:“中国在国际TOP500组织第47期榜单上保持第一名的位置,凭借的是一个完全基于中国设计、制造处理器而打造的新系统。” “神威太湖之光”由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安装在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此前,由中国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已在TOP500榜单上连续六度称雄。 榜单前十名除了“神威太湖之光”与“天河二号”外,其他分别是美国的“泰坦”与“红杉”、日本的“京”、美国的“米拉”和“三一”、瑞士的“代恩特峰”、德国的“花尾榛鸡”和沙特阿拉伯的“沙欣II”。 此次榜单还有一个重大变动是,美国入围的超级计算机总数量首次跌下第一位置。上述声明说,由于过去一些年中国工业和研究部门注册提交的系统数量剧增,中国现在入榜的超级计算机数量达到167台,超过美国的165台。此外,由于中国占据TOP榜单头两名,中国在计算性能类别上也居于领先位置。 排行榜主要编撰人、美国田纳西大学计算机学教授杰克·唐加拉评价道,中国超级计算机不断增多已成为一个“趋势”。 “2001年中国上榜数量还是零,但今天中国已经超过美国,”唐加拉对新华社记者说,“没有其他国家有这样快的增长速度。” 唐加拉认为,超级计算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能为能源、医药、飞机制造、汽车与娱乐业等广泛领域的行业提供高性能计算服务。“更强大的计算能力将使得这些不同行业更快地生产出优异新产品,从而提高一个国家的竞争力”。 【素材解读】 国产超级计算机尽管运算能力一流,却也存在日常应用上的不足。一方面,这与我国科研开发模式有关,在获得财政支持后,科研团队往往只负责完成科研项目,不会为商业化提供可行性方案。据统计,国内超级计算机研发经费中用于开发应用软件的尚不足10%,而在美国占比多达30%以上。超级计算机未能充分投入商用将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与部分企业对超级计算机“貌似熟悉,实则不甚了然”的情况有关。此次国内超级计算机的出色表现,让世界看到中国在超级计算领域的科研能力,但这样的科技成果映射到实际用途还需要时间,很多科研团队在研发过程中不计成本、追求速度的倾向,导致科研和应用之间缺乏相对经济、使用的衔接,这将是下一步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适用话题】 科技 创新 应用 激励与鼓舞 比名次更重要的是造福人类 【素材锐评】 超级计算机还要走向应用 超级计算机被誉为“现代科技的大脑”,是航天工业、气象预报、地震监测等领域的中枢神经。毫不夸张地说,通过超级计算机研发水平,即能大致判断一国的科技综合实力。我国超级计算机研发起步不算晚,1958年开发的首台数字电子计算机——103机开始了在该领域的探索。1983年成功研制“银河”系列超级计算机,让我国具备了进行中期数值天气预报的能力。从1992年开始,我国研发速度明显加快,特别是2020年,“天河一号”成为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的计算机。此后,“天河二号”一度稳居榜首,直至为“神威·太湖之光”所替代。“神威”的运算速度是“天河二号”的两倍、美国“泰坦”的五倍。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主任杨广文曾做过形象的比较:“这套系统1分钟的计算能力,相当于全球72亿人同时用计算器不间断计算32年。”这是我国超级计算机研发能力提高的有力证明,也是坚定不移搞创新结出的硕果。 对于超级计算机,不少人有这样一种偏见,认为计算机由处理器等拼装而成,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以至在2020年超级计算机会议(SC2020)上,有供应商高管开玩笑:“将100000台Android智能手机连起来,就能制造最快的计算速度。”这无疑是想当然,因为除了处理器,计算机的“架构设计”(指网络系统和软件系统)更加重要。计算机并非无条件地服从“1+1=2”的铁律,不合理的架构将使其性能大打折扣,而合理的架构则需要科研人员通过反复计算和试验取得。在芯片等原材料大致相同的情况下,计算机的计算速度直接体现了内部结构的优劣,是创新水平高低的体现。也有人质疑:超级计算机使用的处理器等大多由美日进口而来,我们是否依然掌握研发的主动权?确实,“天河二号”依然采用英特尔公司的芯片,直到美国限制对华出口处理器后,“神威”才选择国产芯片。不过,选择英特尔芯片几乎是国际主流计算机的普遍选择,包括日本的“京”同样依赖进口芯片,我们不能因为材料取之于人便断言丧失了主动权,关键要看最终由谁赋予计算机灵魂。 我们也必须看到,国产超级计算机尽管运算能力一流,却也存在不足,比如在日常应用上。一方面,这与我国科研开发模式有关,在获得财政支持后,科研团队往往只负责完成科研项目,不会为商业化提供可行性方案。据统计,国内超级计算机研发经费中用于开发应用软件的尚不足10%,而在美国占比多达30%以上。超级计算机未能充分投入商用,将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与部分企业对超级计算机“貌似熟悉,实则不甚了然”的情况有关。2020年4月,“天河二号”试运行对外开放,但只有120家企业和研究机构选择试用,许多商用飞机公司宁可使用陈旧过时的计算平台也不愿意采纳新技术。 超级计算机要充分走向应用,既需要相关部门和科研团队进行富有针对性的推广、宣传,更需要鼓励企业积极接触、尝试新技术,发挥前沿科技的潜能,真正造福社会。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a8a288d7d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b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