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识点归纳

时间:2024-03-10 23:54:3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孟子》二章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识点归纳

一、【重点词解释】

1.畎亩之中 发:兴起,指被任用。 畎亩:田地。

2.傅说于版筑之间 举:选拨、任用。 3.管夷吾举于 士:狱官。 4.百里奚举于 市:集市。 5.于色 征:征验、表现。 6.天将降大于是人也 故:所以。任:责任,担子。 是:这样的。

7.恒过 恒:常常。 8.而后 作: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 9.发于声 发:显露、流露。 10.而后喻 喻:了解、明白。 11.入则无法家拂士 法家:坚持法度的大臣。 拂士:辅佐君王的贤士。 1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敌国: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 敌:敌对 【一词多义】

1. 乱其所为 拂:违背。

入则无法家bì)士 “拂”同“弼”,辅佐。

2. 1)舜发于畎亩之中 (于:从。)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于:给)

3)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于:由于、因为。) 【词类活用】

1. 必先其心志 (苦:使 ……痛苦。使动用法 。) 2. 其筋骨 (劳:使 …… 劳累。使动用法。) 3.饿其体肤 (饿:使……饥饿。使动用法。) 4.则无法家拂士 (入:在国内。动词用作状语。) 5. 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在国外。动词用作状语。)

6.空乏其身 (空乏:使……经受贫困之苦。使动用法 。) 7.性(动:使……惊动; 忍:使……坚强。使动用法 。) 8. (过:犯错误。名词用作动词。) 【通假字】

1.于虑 “衡”同“横”,梗塞,不顺。 2.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增加。 3.入则无法家bì)士 “拂”同“弼”,辅佐。 【重点句子翻译】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译文: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以)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以不断增长他得才干。】

3.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译文: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流露在言谈中,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1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译文:(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能匹敌的邻国和外患的侵扰,这个国家就往往容易灭亡。】 5.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了解到这一切之后,人们就会明白忧愁祸患能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重点问题探究】

1. 本文中点:本文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主要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

段落大意: 第一段:通过列举事实论述了“人成才要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炼”的观点(举例论证

第二段: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论证经受磨练的好处,最终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对比论证、道理论证 2.文中第一段所举历史人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答: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练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 3.本文使用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作为开头有什么作用?

【答:①引出后文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论断②充当事实论据具体有力的论证了“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道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③六句构成排比,增强文章语言的气势,使论证充分有力。】

4.请用简洁的语言列举两个中国古代和现代经历磨练终于成就不平凡事业的人物事例 【答: 古代:苏轼多次被贬,晚年流放,却仍写出了《赤壁怀古》这样脍炙人口的文章; 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 越王勾践,经受奴仆之苦,而卧薪尝胆,战胜吴国,成就大业; 现代:张海迪,全2/3以上瘫痪,却意志坚定,写出了《轮椅上的梦》。】 5.本文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总会遇到一些挫折、坎坷,我们应用怎样的态度去面对? 【答:我们在挫折面前要乐观坚强面对,寻找希望,把它看作是对自己的考验,要敢于挑战,应以“阳光总在风雨后”、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等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 7.作者用名人的史实想说明什么?做什么论据?

【答:想说明造就人才,必须先经历一番忧患磨难。做事实论据。】

8.“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从结构上的作用?【答:过渡承上启下。由六位名君贤臣的事实过渡到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历磨难的一般意义。】

9..第二段所论证的观点?【要想成就大事业,必须先经历生活、思想、行为上的磨难。】 10..正面事实论据和假设的反面事实论据的关系和作用?

【由个人推论到治理国家正反对比论证推导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 11.两个假设的反面事实论据是什么?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b92697f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