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读图水平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要培养学生直接从图中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水平。”低年级数学课本的特色之一就是通过形式多样、富于趣味性和可读性的主题图表现数学信息,学生学会看图、读图,搜集相关的数学信息,有助于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学生对图意实行有序的描绘,能够弄清算理,顺利解决问题。作者以人教版一年级数学内容为例,探究如何引导学生准确读图、理解图意,使之成为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 一、注重读图的情感培养 一般说来,学生在幼儿园阶段就广泛接触过图画,对读图已有一定的经验。到了一年级,数学教材中更多的是以一幅完整的图画表现丰富的数学信息。比方,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中用生动有趣、色彩绚丽的图画体现了美丽的校园,图中画着一面国旗、2副单杆、3条凳子等,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生动、直观的画面,激发学生数数的兴趣。在教学中,除了注意插图所包含的数学知识外,还要充分挖掘插图的趣味性、思想性等因素,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二、注重观察图的水平培养 观察水平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基本水平之一。刚入学的儿童看图随意性大,目的性不强。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有目的地按一定顺序观察画面。对学生的观察要求表述要简练、清晰,培养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画面,从中选择有用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时,可指导学生先整体观察画面,有序、完整地说出整幅插图所表达的意思。在观察的基础上实行有效提问:图中有几面红旗?(指导完整回答:图中有一面红旗。)有几副单杆?几条凳子?几只小鸟?几棵树?……引导学生感知自然数的概念。学生通过用眼观察、动手点数、动口读图,感知事物的数量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水平和初步的数感。 三、注重语言描绘的示范 低年级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开始能够教给学生一种读图和回答下列问题的简单“模式”,让学生先模仿老师读图,学会有条理地表达图意。比方,在教学7的加法时,我教学生这样读图:左边有5只蝴蝶,右边有2只蝴蝶,合在一起共有几只蝴蝶?或者5只蝴蝶在玩耍,又飞来2只,一共有几只蝴蝶?在教学6的减法时,教学生这样读图:左边有一些苹果,右边有3个苹果,一共有6个苹果,左边有几个苹果?解决“已知总数和局部数,求另一局部数”这类题,学生的难点在于不知道要求什么,常常出现只要看见大括号就列式为3+3=6(个)的典型错误。所以讲清大括号的作用以及问号所在位置的含义尤为重要。在教学连加、连减法时,我引导学生用“有……添上……再添上……一共有……”与“有……去掉……再去掉……还剩……”这样的句式来读图。说解题思路时,我让学生用“我是这样想的:左边有……右边有……一共有……”或“我先算……后算……”的句式表述。经过反复练习,学生就逐步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练好语言基本功。 四、注重读图方法的指导 1?郾读单一的主题图。主题图中有很多非数学信息,目的是为孩子们创设一个有趣的故事情景,提升学习兴趣。比方,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比多”、“比少”问题,以小兔要盖一间房子,朋友们都来帮助为故事背景,小猪抬木头,小兔抱砖头,其中蕴含了小兔和砖头同样多,木头比小猪多,苹果比胡萝卜少等数学信息。在孩子们眼里,画面更多的是故事情节而不是数学信息,所以我设计以下几个问题:(1)小兔家盖房子,有几只兔朋友来帮助?(2)4只小兔抱了几块砖头?(3)小兔的只数和砖头的块数一样多吗?通过引导学生比照图中小兔和砖一一对应,使学生理解到“同样多”的含义,引导学生说出,小兔的只数和砖头的个数“同样多”;进而再设计问题:(1)有几只小猪来帮助?(2)抬了几根木头?(3)是小猪的只数多还是木头的根数多?再引导学生找出图中小猪和木头一一对应的局部,则剩余局部是“多”或“少”的局部,理解了“多”和“少”的含义;学生通过说“木头比小猪多,小猪比木头少”等充分理解“比多”“比少”的关键是弄清“谁与谁比”。这样长期坚持指导学生多读图、掌握读图方法,就能提升学生的读图水平。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bbae7c1f9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5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