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愈发突出,对于语文教学而言,阅读能力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学生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的强弱,而且也关乎着学生阅读习惯和语文素养的发展层次。可见,培养学生良好阅读能力的重要性。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俨然成为每个语文教师必须着重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阅读方法 古人云: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阅读是人生最美好的事情,它能使人归于宁静和淡泊,使生命超然物外。阅读似水,川流不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可见,阅读是一种品质,一种境界。没有什么比阅读更能让你了解自己,提升自我了,在阅读中,总会遇到最好的自己。而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是一切美好开始的前提和基础。另外,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对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小学生来说,正处于能力形成与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正当其时。从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来看,学生阅读积极性不高,对文本的内涵难以产生正确而深刻的认知,再加上对语文学科的不重视,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始终处于较低层次。因此,要想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必须在教学方法上做出实质性转变,以教法带动学法,以尊重和关心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为其阅读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基于此,笔者将从“激发阅读兴趣、掌握写作方法、开展阅读活动”三个方面入手,对此展开具体阐述。 一、激发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不仅是学生深度阅读的有效前提,同时,也是学生能力和习惯养成的必备条件。阅读能力的发展需要浓厚的阅读兴趣为支撑,也唯有兴趣,才能让学生以狂热的状态陷入文本阅读中“无法自拔”。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一切都应因兴趣而起,既要求教师保持积极的教学状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同时,也要注重教学过程的设计,让学生兴趣贯穿教学始终,从而为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学“守株待兔”这一课内容时,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从阅读兴趣的角度入手。一方面,教师应调整自身的教学状态,仔细研读教材,结合课程目标确定教学目标,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本着尊重学生的态度,对学生采取正确的教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另一方面,在导入环节下功夫,比如,以“多媒体动画”的方式引入,让学生认真观看,产生对故事内容强烈的阅读欲望。在探究环节中,应采取角色扮演法,引导学生在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故事,从而加深对故事寓意的理解。通过这两个方面,能够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投入到语文阅读中去。 二、掌握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是阅读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必备条件,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能够让学生的阅读过程充满意义的同时,也不乏乐趣。在方法的引导下,学生才能在文本解读中更进一步,感受文本独特的人文精神和思想境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与作者的“对话”。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文本类型的不同使其尝试不同的阅读方法,并找出适合自身的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阅读效率。 例如:在教学“掌声”这一课内容时候,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以教法带动学法,并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首先,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以谈话的方式进行导入,让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对掌声的内涵产生进一步思考。之后,再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掌握文章大意,并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进而,让学生以合作学习法自主学习本课重点内容,并对其中的重点段落和句子采取文本细读法,细读品味句子在整篇文章中的作用。最后,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教师进行相应的点拨。如此一来,能够让学生在方法的引导下逐步提高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开展阅读活动 阅读活动的开展既是对课内阅读知识和学生能力的有效巩固和锻炼,同时,也是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养成的开始。另外,对于小学生而言,阅读活动的吸引力要远远大于枯燥的课堂教学。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学生实际的阅读水平和认知能力,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充分感受阅读的魅力,自发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在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满足学生学习期待,开展丰富的语文阅读,组织学生就自己喜欢的文本类型进行广泛的阅读,并做好读书批注,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以此来使学生自主体会到阅读的意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既是应语文课程改革之需,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显然,身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对自身的能力和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至少保证对课程标准的解读的深刻性和教材内容的整合的灵活性。 参考文献 [1]贾丽萍.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J].文学教育(下),2021(05):100-101. [2]谢维刚.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1(14):123-124.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ff041b26b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