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寒而栗典故概括_不寒而栗的意思 不寒而栗,指不冷而发抖。指恐惧心理引起的惊抖。那么不寒而栗有什么典故呢?接下来店铺给大家介绍不寒而栗典故概括,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不寒而栗典故概括 汉武帝时,有一个人名叫义纵,因为受到太后的恩宠,做了上党郡某县令。上任以后,公务办得很出色,案子处理上敢作敢为,不论是有钱有势的豪绅,还是平民,只要犯了法,义纵秉公审办,皇上很赞赏他,调他做河内郡都尉。一到任,他立即把祸害一方的豪门大族满门抄斩,一时间,河内郡的治安和社会风气大有好转,有人不慎把东西失落在道路上,也没有人抢走据为已有。 成语查询 义纵调到南阳任太守时,一个做恶多端的豪强地主宁成,正在南阳居住。宁成为了讨好义纵,每次迎送都装出谦恭的样子。但是,义纵对他的恶行早有所闻,到南阳后立即展开调查,很快就查清他的罪行,把他关押起来。 后来,汉武帝又任命义纵做定襄太守。当时定襄的社会治安历史学家混乱。义纵到任以后,把押在狱中的没有加开具的二百多名重犯,以及为重犯开脱罪责进行贿赂的二百多名门客亲属,一律严加追究,拘捕治罪,一天之内处死的就有四百多名。从此以后,定襄的人一听到义纵的名字就“不寒而栗”--天气不冷却浑身发抖。 不寒而栗解析 [释义] 寒:寒冷;栗:发抖。不是因为寒冷而发抖。形容恐惧到了极点。 [语出] 《史记·酷吏列传》:“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 [正音] 而;不能读作“ěr”。 [辨形] 栗;不能写作“粟”或“票”。 [近义] 毛骨悚然 提心吊胆 胆颤心惊 [反义] 无所畏惧 临危不惧 [用法] 一般用于想到、听到或见到令人惊惧不安的事情。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紧缩式。 [辨析] ~和“毛骨悚然”;都形容害怕、恐惧。但“毛骨悚然”语义重;并可形容非常冷;~不能形容冷;可表示内心的害怕。 [例句] 他一想到不久后将被捕判刑;就会~;冷汗淋漓。 [英译] tremble with fear 不寒而栗造句 1.波顿这个地方使我不寒而栗。 2.她回首往事,想想未来,不寒而栗。 3.伊俄涅的无知而自然的答话使他不寒而栗。 4.他时常想念他,但他的想法使他心烦意乱,甚至不寒而栗。 5.他耸耸肩:他自己真的哆嗦了一下,好象他憎恶得不寒而栗。 6.他想起了这趟侦察任务,顿时感到不寒而栗,头脑也清醒了过来。 7.有一种思想使她不寒而栗,爱德华现在既不爱她,以前也根本没有爱过她,她在以前的热情专注与新近的深深憎恨之间摇摆不定。 8.我想到摆在面前的问题就不寒而栗。 9.她一想到那个恶棍就不寒而栗。 10.想起那些屈辱的日子,真是不寒而栗。 11.想到有可能发生另一场战争,我们不寒而栗。 12.当他看著我的时候,我觉得不寒而栗。 13.美国人突然想起来什么,不由得不寒而栗。 14.他每当想起辛酸的过去就不寒而栗。 15.许多人目击到该次令人不寒而栗的大屠杀。 16.我相信此时每个人心中都不寒而栗。 17.露丝感到不寒而栗,紧紧地偎到她妈妈怀里。 18.然而玛拉基之故事则使彼等不寒而栗。 19.想起过去,我仍不寒而栗。 20.我想到将要发生的事情就不寒而栗。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bbaeefb30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0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