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明 接续未来 浸润人生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传承文明 接续未来 浸润人生 一、立足经典,向心灵幽深处漫溯 为期十天的培训,专家们从语言文字的运用到标准普通话的发音,从中国古典诗词的欣赏到声情并茂地诵读,从中小学经典诗文的教学建议到解读经典文学及影视,从中国现当代经典作品赏析到中华经典与师德修养,每一项培训,无不体现出他们博大精深的专业素养。沉淀在我心中的精华是:《古典诗词的鉴赏与吟诵》、《古诗词吟唱的传统继承与新变》、《中华诵:亲近经典承续传统》、《朗读是我们终身的阅读能力》、《让诵读陪伴学生成长》……古典诗词本有音韵之美,古人多以吟唱方式品赏。台湾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孙永忠教授就国学经典中的古诗词吟唱的实践介绍了台北市兰雅国小、东湖国小、龙山国中等十多所示范学校已经将经典阅读化作较活泼的方式成功传播。如,台湾辅仁大学从1994年起,“祭天敬祖”大典均委请中文系120名大一学生吟唱《诗经蓼莪》悠扬素雅又不掩感恩思亲之情的吟唱,每每造成典礼的最高潮。在中小学及社会推广活动之外,台湾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淮阴师范学院、上海大学及韩国中央、延世大学连续五年支持教育部经典课程展演及教学。透过吟唱,得以细腻品味诗词蕴含的意境与美感,体会声情合一的音乐艺术,同时努力证明“人文素养”不仅是课堂上推敲的知识,而是生活中相互濡染的力量。 难忘李昌集教授朗诵整篇《岳阳楼记》,其抑扬顿挫、起伏涤荡的朗诵才华;难忘《论语》、《劝学》、《爱莲说》、《陋室铭》、《破阵子》等千古名篇;难忘陈洪教授的《中国古典诗词欣赏》讲座,针对于古典诗词的文本解读,没想到竟然有那么多博大精深的文学造诣存在。他的整堂课意犹未尽于中国汉字的精妙所在,一个“柳”字所包含着对家园对一切的挽“留”,一个“绿”字写活了整首词情话意。更难忘《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中的“料得年年肠断处”那一句,陈洪教授嗓音苍凉而悠远,一首凄婉哀伤的悼亡词,每一个音节的连接都有冷涩凝绝之感,犹如声声咽泣,让人艰与呼吸,又难以逃避。经典的诗词就是这样自有情景交融的和谐描绘,更有情景碰撞时的高潮迭起,唯有真正浑然忘我走近诗人的灵魂深处,才能够达到最终的感情投入。 二、阅读,儿童生命成长中的“喜雨” 熟悉的经典总是会萦绕在我们的耳畔,比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吟诵杜工部的《春夜喜雨》,这春风化雨般的语言让我产生了象外之象、味外之旨的联想: 阅读,儿童生命成长中的“喜雨” “喜雨”知时节。“喜雨”解花语。“喜雨”润万物。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春种一粒黍,秋收万颗子”。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担负着教孩子们读书与给他们未来的双重任务。阅读,自然成为儿童在成长 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加油站”。我们要努力寻找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所在,广布“祥云”,力求推荐给他们的是“经典”的“儿童化”的精神食粮。“我们必须学会甄别和摆脱,从劣质书籍的荆棘丛中走出来,走向优质书籍的世界——那里是一片一望无际的参天大树。”(曹文轩语) 于是,我想到了我们当下一定要先引导孩子们读好经典课文。经典课文,就是在教材中被公认的在文化、文学方面成就很高,经过历史沉淀的具有权威性和典范性的课文。梳理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二百八十余篇课文,经典课文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传说故事类:《推敲》《嫦娥奔月》《螳螂捕蝉》《祁黄羊》《普罗米修斯》;古典名著类:《林冲棒打林教头》《三打白骨精》《三顾茅庐《少年王冕《木兰从军》;作家作品类:季羡林的《夹竹桃》叶圣陶的《荷花》《记金华的双龙洞》冯骥才的《珍珠鸟》陈忠实的《青藏高原一株柳》…… 经典的诗词亦是如此。例《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读诗的时候,不在乎声音有多高,轻轻地按照平仄、按照韵脚把诗的味道读出来;在你的朗读之中,看到了画面,理解了诗意;对照画面,放声诵读,通过诵读把自己的理解充分地表达出来。一首描写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诗人的中心立意不在畅叙友谊,或者纠缠于离愁别绪,而是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送别诗有的写得悲凉,有的写得依恋,有的写得豪爽。而杨万里的这首送别诗却写得那么愉悦。诗的韵味是丰富多彩的,需要人们细细地品读,品味。重视朗读、诵读、美读。声情并茂地朗读、吟诵有助于孩子领悟诗歌丰富深刻的内涵和思想感情,也有助于催发他们的联想、想象。 三、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校本课程的引领,书香浸漫于校园,渲染到社会,落实在行动,根植于灵魂,需要我们抓好经典诵读的结合点,不断开展经典诵读创新活动。 1.与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结合。楼道墙壁、名言警句、经典诗文、班级图书架、“书香少年”“班级之星”、晨读、午练、暮吟……再把国学教育纳入学校文化建设核心内容,借助国学教育培养学生思想品质,让每一名学生通过多种展示国学活动的平台,实现“诚实做人、踏实求学”的培养目标。国学经典是蕴涵常理常道、教导人生常则常行的典范,如“百善孝为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格言,一直到今天,还是中国人做人的根本。通过诵读《弟子规》中的“谨”,结合学校好习惯养成活动,让学生养成上下楼梯靠右走,文明走路,不拥挤打闹,排队做操快静齐,借了东西及时还等习惯。 2.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结合。以喜闻乐见、趣味横生的活动形式让学生直面经典、感悟经典。举行“好书推介会”,形成“人人读好书,班班飘书香”的格局。“走近诗人”探究活动,“书香伴我行”班队活动,“古韵童声”的吟诵、演唱、舞蹈、情景剧表演等,使学生在享受“与经典为伴“的吟诵乐趣中,得到启迪与熏陶。定期开展“诗词吟唱”、“诗词绘画”等活动,还可以在气候宜人的季节,安排与诗词紧密结合的活动,比如,四月份组织“春游踏青”诗歌活动;五月份开展“劳动创 造美”诗歌实践活动;九月份我为老师送首诗;“十一”我为祖国喝彩等等诗歌活动。 3.与重点学科结合。开设“大阅读”课堂,特别是在语文学科中,让经典与识字、阅读、表达相伴而行,并最大限度地融合到语文教学之中,作为语文教学的补充、拓展和延伸,实现语文教学与经典诵读的良性互动。如在识字中积累成语;在阅读中品读经典;在习作中引用经典,在课前五分钟进行背诵或演讲等语文实践活动。 4.与书香家庭结合。班级开展“亲子共读,家家书香活动”,以年级组为单位定期举办家长会、座谈会,让家长们懂得:读书,是现代家庭的生活方式,热爱读书的家长,是社会的一笔无形资产,把书籍作为孩子们的生日礼物,陪孩子逛书店看书淘宝形成习惯等,每学期向学校推荐“书香家庭”“班级之星”10名,然后进行校园网海选投票,评出年度“书香家庭”“校园明星”。 雅言传承文明,接续未来,孩子们走进了中华古典文学中,与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对话,了解历史与文化走向,感受人性的关怀与生命的尊严。走进了与语文教材相关的课外读物,走进了体现具有自我个性的诵读世界,那么,“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自强精神;“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中华民族之情;“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博大胸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勤劳质朴;“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矢志不渝的探索精神,民族精神的一切一切,在孩子与经典诗文的对话之中融入心灵深处,都成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庭院深深深几许”,正如台湾作家张晓风所说:“在读书之余,我们要把最高的敬意归给历代作者,是他们把世界上最美丽的事物记录了下来。是他们,用精粹简练的语言替众生说出了种种感受。是他们,给了整个民族共同的记忆。”只希望我们共同做好导游,由此导引孩子们走进传统文化的家园,进而自己去寻幽探胜。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be98d18360cba1aa911da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