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理论综述及探讨 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理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那时候我国的企业财务管理主要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改革,我国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理论不断完善和发展。现在,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理论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财务管理的目标、财务管理的内容和方法以及财务管理的评价指标。 首先是财务管理的目标,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现企业的盈利最大化,二是维护企业的稳健发展。这两个目标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对立关系。对于一些行业来说,盈利往往是企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实现了盈利最大化,才能够保证企业的发展。但是,盲目的追求盈利最大化有可能会忽视风险和长远的发展,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危害。因此,在追求盈利的同时,还需要维护企业的稳健发展。 其次是财务管理的内容和方法。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和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和完善。在财务管理的内容方面,除了传统的投资和融资决策之外,还涉及到了风险管理、会计信息化、资金运营等方面内容。在财务管理的方法方面,除了传统的财务比率分析、财务预测方法之外,还涉及了金融工具分析、绩效评价分析、合理税收规划等方面的方法。 最后是财务管理的评价指标。财务管理的评价指标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经济指标,二是绩效评价指标。经济指标主要包括财务收益性指标、财务运营效率指标和财务风险指标。绩效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基于市场的投资回报、基于成本的绩效、基于资产的绩效等指标。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一个企业所取得的经济效益是财务目标的关键之一。然而,只追求经济效益不能体现企业职责和社会价值。企业在制定财务管理目标时还需考虑到企业的道德责任和社会价值,在实践操作中要对于财务管理目标的平衡把握和实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cd27a8814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