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上课期间接到陕西一位忘年交好朋友也是我的老师的电话,让我紧急去帮助一位今年刚参加高考的多次自杀未遂的学生。赶往医院门诊,见到孩子我很吃惊,孩子仪容仪表等行为语言给我反馈的信息就是孩子心理状况很糟糕。紧急通关专业手段做了门诊处理,并且掌握了孩子的基本信息(病因):父母在孩子幼儿期就打架,孩子十岁时离异,并且外婆家强势干预到现在;母亲把自己对未来职业规划的认知和自己的虚荣心以爱的名义强加到孩子头上,让孩子失去了自我;孩子第二次自杀,母亲让西安一位电台主持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做心理干预让孩子遭受二次伤害导致第三次自杀。我分享三个观点: 一、原生态家庭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我多次在讲座都分享过临床案例,大家可以浏览一下我的朋友圈,后面如果时间允许我会专题做原生态家庭心理知识科普。这里我只说一句:父母在孩子心灵完善期(12岁之前)吵架等行为对孩子的伤害会影响孩子一生。 二、抑郁症是我们大脑中的情绪脑出现了异常,人就感觉不开心,高兴不起来没有了兴趣,人感觉到自己不像以前那样有活力,遇到高兴的事情还很有兴致,现在一切索然无味,感觉不到开心、高兴的部分,负面情绪增多。并且抑郁情绪脑将这种抑郁情绪传导到身体各个部位,从而让大脑认知发生改变,这就是我以前讲的心理疾病的医学性。如果只是通过肤浅的心理咨询去帮助他寻找生活当中的症结,对他是没有说服力的,因为在这个时候,他的思维跟平常相比,是完全颠覆的。只能增加他的自责感,从而加深抑郁情绪。这就是我以前讲过心病要靠“心药”医,“心药”是指药物加非药物,那么需要谁来给药呢?不是他身边家里人,也不是心理咨询师,需要去医院找专业人士。 三、心理咨询对于咨询师的要求非常高的,对于人性的理解,对于咨询关系的敏锐觉察,以及很强的人文关怀精神和伦理精神。且不说咨询师,在我们这样一个大环境里,有这些素养的人总体来说是非常有限。我们从小到大接受到关于婚姻和爱情的教育非常匮乏也几乎空白,所以根本阻挡不住咨询中各种利益,欲望和攻击性的冲击。教育水平低,人的整体素质低,所以行业里也会有很多不合格的从业者。 应该如何应对?我觉得监管和教育。充分的学历教育和专业训练是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丰富一个咨询师对人性的理解,增加人文和伦理精神。比如有来访者谈到了咨询师对同性恋的歧视,关于如何理解同性恋,性取向以及社会认知的问题,这是一个整学年课程需要去讨论的话题。我自己本科到研究生期间学了至少五门与之相关的课程。所有价值观体系都是需要时间堆积和充分思考的,而不是一两句教条的标准,因为咨询的现实非常复杂,一个可应用的价值体系需要充分完整的个人理解。 但是这样的教育也是一个相对长的过程。一般专业证书考试教育是绝对不可能满足这样的需求,而各种短期的培训班等也都是以技术导向为主。更何况,心理咨询本来就会涉及到一些人性的阴暗面,一些敏感问题,这些东西要公开来讲本来就不容易,你要专门开课让咨询师付费来听就更不可能了。 我不知道监管是否有用,但我支持心理咨询师教育学历化,想从业必须心理学硕士博士背景,想半路出家必须先拿到心理咨询硕士。说白了,要是能把心理咨询师当做医生一样看待和管理,来访者承受的风险就会小很多。有的人可能觉得这样门槛太高,许多人想职业转型,没法全职读书。我觉得,心理咨询师的训练本身就是一个精挑细选的过程,在相当程度上进行筛选排除,最终留下那些最有资格,素养和能力的人来做这个行业,是万分合理的事情。 心理咨询师不应该是一个全民参与,人人都能从业的大众化职业,而是一个在个人素质,受教育程度,技术水平,思想水平和伦理精神等方面“精英化”的特殊职业。 监管极端重要,但是监管只是对现存问题的应对机制。入行门槛和专业训练水平上不起,行业监管就会一直做无用功,对来访者的伤害就会一直持续。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d2e0049bc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2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