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诗中的粗犷美 ——以《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为例 作者:悦 唐人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曾给“豪放”这种诗歌风格下过一次定义:“观花匪禁,吞吐大荒。由道反气,处得以狂。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真力弥满,万象在旁。前招三辰,后引凤凰。晓策六鳌,濯足扶桑。”然而诗歌风格之微妙处千变万化,不应只有二十四种,所以,这次我们讨论唐诗中的粗犷美,便要以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为例。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是一首粗犷雄奇的边塞诗。传统的观点认为诗中抓住有边地特征的景物来状写环境的艰险,从而衬托士卒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开首极力渲染环境恶劣、风沙遮天蔽日。接着写匈奴借草黄马壮之机入侵,而封将军不畏天寒地冻、严阵以待。最后写敌军闻风丧胆,预祝凯旋而归。诗虽叙征战,却以叙寒冷为主,暗示冒雪征战之伟功。语句豪爽,如风发泉涌,真实动人。全诗句句用韵,三句一转,节奏急切有力,激越豪壮,别具一格。 美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粗犷美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回溯到氏族社会,因为“历史从来不是在温情脉脉的人道牧歌声中进展,相反,它经常要无情地践踏着千万具尸体而前 行。 战争就是最野蛮、最残酷的手段之一。②”而且“古代诸氏族的野蛮的神话传说,残暴的战争故事和艺术作品······尽管非常粗野,甚至狞厉可怖,却仍然保持着巨大的美学魅力。③”唐朝的边塞诗众多,边境战争不断,因而以粗犷美为主的边塞诗便赢得了历来读者的青睐。 这正是匈奴牧场草黄马肥之时。匈奴纵马犯边,金山西面烟腾尘飞。朝迁大将挥师西下,征战中将军铠甲日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矛相碰。凛冽的寒风吹到脸上如刀割一般,雪花落在马身被汗气蒸化,转瞬间马毛上又凝结成冰,军帐中起草檄文的砚墨也已冻凝。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一诗中用字以“大”、“奇”、“烈”为主,比如“吼”、“肥”、“割”······这些字组合成的意象给了我们一个直观的影响和画面,有种观点认为“中国古典诗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渐渐形成了一个凝固的与现实世界隔绝的经验世界。④”这种在王国维那里被认作“隔”的境界在《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并没有出现,这首诗中所有的文字都有一种“不隔”的境界,即所有诗句带给我们的,都是真切的边塞场景与意境。 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认为,所谓“意境不是自然主义地模写现实,也不是抽象的空想的构造。它是从生活的极深刻的和丰富的体验,情感浓郁,思想沉挚里突然地创造性地冒了出来的。⑤”岑参所创造的那种清晰深刻的意境渲染出了豪迈的自信与激进的精神,而这种真切的粗犷美,便是构成这种意境的基础。 ① ① 李泽厚:《美的历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15页。 ② 李泽厚:《美的历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39页。 ③ 李泽厚:《美的历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40页。 ④ 严家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32页。 ⑤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86页。 而本诗的粗犷美,不仅在画面的营造,也巧妙地体现在诗人的炼字之中。“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对风由暗写转入明写,行军由白日而入黑夜,狂风像发疯的野兽,在怒吼,在咆哮,“吼”字形象地显示了风猛风大。“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战马在寒风中奔驰,那蒸腾的汗水,立刻在马毛上凝结成冰。诗人抓住了马身上那凝而又化、化而又凝的汗水进行细致的刻画,以少胜多,充分渲染了天气的严寒,环境的艰苦和临战的紧张气氛。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是岑参边塞诗中的杰出代表,也是唐诗粗犷美的典型表现。岑参有不少关于西北边塞奇异景色的诗篇,也有很多有关边塞风习的描写。他的诗以慷概激昂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基本特征,这也是粗犷美的基本表现。岑参的诗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这使他的诗显现着一种丰富的美感,尤其是粗犷美。而他的诗雅俗共赏、广泛流传,为各族人民所喜爱,成为诗歌史上的重要人物。“宋代爱国诗人陆游更说他的诗‘笔力追李杜’(《夜读岑嘉州诗集》)”。虽然评价有所夸张,但是岑参在诗歌上杰出成就以及其重要地位却不可否认,特别是其对诗学粗犷美做出的贡献。 附上诗: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⑥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修订版)》(二),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第62页 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dbccc60fd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