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对生活的艺术感受力 要注意训练感觉器官的敏锐性,丰富子女的感情,不断增添情感的强度和层次,增强心灵对生活的感应能力,而且要在感受的独特性以及感受的深度、广度、灵敏度上有不懈的追求。 当然,子女不但应该爱好文学,也应该懂得、了解并且能爱好其他的艺术门类,如书法、美术、摄影、雕塑、音乐、舞蹈,等等。因为文学和其他的艺术门类是相通的。人们可以通过对其他艺术门类的了解与感受,来触发、丰富自己的艺术感受能力。 多读些随笔类的文章,细细地去体味作者对生活的感受。也要及时写些随笔类的文章,把自己对生活细微的感受都记录下来。再用自己的艺术感受力,去好好观察生活,在生活中搜寻细微的感触,搜寻美。 罗丹有句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情形,能不能都用艺术的目光去观察、审视一番呢? 想象是写作的翅膀 根据需要,想象能沟通事物间的关系,把触思初期狭窄的、单一的、贫瘠的思路,迅速拓得宽且多线条、多层次、丰富多采。 "文有魂",魂即文章的主题。怎样突出主题,使"文魂"鲜明、动人,除恰当的描写,有力的论证,精巧的构思外,想象有深化主题的神奇作用。 例一: 文学作品,是形象的艺术。有了生动感人的形象,作品才能产生艺术的魁力。以创造新形象为本能的想象,是丰富作品新形象的重要手段。甚至整个作品的构思,也在于想象出事物的新形象以及形象间的特殊关系。 "根情、苗言"文章根扎于情。如何写情?通过想象进行感情升华,是作家常用的手法。想象对升华感情,是一副特效"灵丹"。 它可以变平淡感情为浓烈,变无情之物为有情,变抽象情感为具体。写有情文章,是离不开想象的。 想象就是创新,即使是简单的相似联想也脱离开了就事论事,就物论物的刻板思路。用乙物去相似甲物,这一思维过程,就为原事物带来新意。发明某一生产技术,从无到有,是创新,写一篇文章,一部书,从无到有,也是创新。 所有创新的思维基础,都是想象思维。离开想象,就不存在创新。 瑞士科学家乔治 第米斯托克牵着狗从野外回来,看到狗身上粘满了绒草,很难把它除掉。他把粘绒草的狗毛,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狗的鬃毛是勾状的,草的绒花是环状的,因而紧紧地拉在一起,这一现象使他产生一种想法,根据勾环结合的原理,制造一种紧密固着物。通过反复实验,产生了"尼龙拉扣"。 一切事物,在从无到有的过程中,想象是切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正是人的想象力,补充、发展、创造着人类生活和多采的世界。 泰戈尔说:"美的形象,是想象孕育出来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e1ed89e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