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时尚的产生和发展 作者:李姗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年第12期 摘 ; 要:西美尔同马克思、韦伯并称为“现代资本主义理论三大经典思想家”,但相较于马克思、韦伯而言,西美尔摒弃了宏大叙事和学科分类的学院派研究方法,而是从个体感觉到的细小问题出发,通过切身的体验,西美尔找到了社会存在的真正基础。要想解析现代文化,通过个体灵魂的生命体验绝对比对外部社会结构的宏大剖析有效得多。 关键词:时尚;产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J505 ; ;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35-0062-01 一、“时尚”的概念 不同学科的专家对于“时尚”的理解和表述各有侧重。在哲学家眼里,时尚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齐奥尔格·西美尔(GeorgSimmeI)在《时尚的哲学》中写道:时尚是既定模式的模仿,它满足了社会的需要,它把个人引向每个人都在行进的道路,它提供了一种把个人行为变成模板的普遍性规则。他认为时尚是一个广泛的社会现象,包括所有社会场所,语言应用以及交流方式同样属于时尚的范畴。从美学角度看,时尚是人们出于感性炫耀的目的所追求的某些新颖流行的行为方式。在服装与时尚的关系方面,批评家和符号学家巴尔泰斯(Roland Barthes)认为服装是时尚的物质基础,而时尚本身是一个含义丰富的文化系统。在服装领域,凯撒(Susan B.Kaiser)将“时尚”定义为:某种包含新款式的创造并介绍给消费大众以及广受其欢迎的动态社会过程;而当作为物品时表示在特定时间受广大团体欢迎的某种款式。因此当人类进入非物质时代,时尚才具有更多的经济和产业价值。还有很多人对时尚有特殊的理解。 二、时尚的产生 在《时尚的哲学》一文中,西美尔从时尚是一种社会需要的角度出发,得出了“时尚的历史就是企图将两种对立倾向(适应社会群体和实现个性提升)越来越完美地调节为流行的个人与社会文化的历史”的结论。 求同于人是一种从众心理。从众是指个体在团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行为,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心理行为方式。从众心理驱使大多数人去努力适应周围环境,寻求认同感和安全感,以保持心理上的平衡。追求和模仿时尚,正是人们试图获得他人认同,避免排斥与孤立,以获取心理上平衡乃至安全感的最简捷而又可靠的方法。所以说,从众模仿,已、理是时尚得以流行的重要条件。西美尔不无乐观地觉察到受时尚驱动的这种模仿行为,可以减轻个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人的美学与伦理负担。因为追求时尚的行为,使得人们在获得个性的同时,在心理上得到了共享这一时尚的小群体的庇护。 然而,时尚的产生,并非完全出于外在压力,部分地也源于人们希望区别于他人的个性化愿望。从时尚树异于人的这一心理机制看,时尚是一种个性追求,是由于自我扩张欲望、冒险和尝试新奇、显示地位、追求自由和进步等的冲动,试图用标新立异来提高自我价值,超然于人,以求自我实现。在西美尔看来,追随时尚也是出于自我保护意识,以超出众人的方式来克服因自身某种不足而产生的自卑感。他说:“时尚对于那些微不足道、没有能力凭借自身努力达致个性化的人而言也是一种补偿,因为时尚使他们能够加入有特色的群体并且仅仅凭着时尚而在公众意识中获得关注……以迂回的社会方式弥补了在纯粹的个人方式中被否定了的个性。” 综上所述,时尚正是求同于人和树异于人的对立心理相互作用的结果。用西美尔的话说就是:“建构时尚的两种本质性社会倾向——方面是统合的需要面,另一方面是分化的需要面——有一方缺席的话,时尚就无法形成,它的疆域将终结。”这些正体现了时尚肇起于传统与求变之间的差异,发端于社会一体化与个性差异化间的张力的特点。 三、时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 时尚的双重社会动机一再被强调,因为这是时尚存在的基本条件,无论是同化还是分化的缺席都会阻碍时尚的形成。简而言之,时尚是较低阶层追逐时尚,较高阶层另寻新时尚的过程。在这个周而复始的过程中,较低阶层的不断逼近促使较高阶层对新时尚的渴望变得更加狂热,时尚体现出从未有过的活力和力量。同较高阶层一样,较低阶层同样有把握特殊性、独特性的需要,模仿时尚为较低阶层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在模仿时尚的过程中,较低阶层既避免了伦理和美学上的责任感,又获得了觉得自己得到的东西是独特的、与众不同的虚假满足感。然而传统的时尚对于较低阶层来说过于昂贵、奢侈,较低阶层根本没有经济实力享用时尚,因此,时尚潮流变化速度非常慢。本雅明在讨论机械复制对传统艺术的影响时曾指出,机械复制导致了大批量的生产,作为现代文化现象的时尚也就是采用大批量的生产。在消费社会中,廉价的时尚为较低阶层追求时尚提供了物质保证。但需指出的是,在较低阶层中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时尚,“时尚的发展壮大导致的是它自己的死亡”。 由此可知,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时尚流动冲破了地区和国界的界限,因其独特的价值影响成为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时尚。此时,也就出现了文化殖民的危险。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成了时尚的输出国,而一些经济欠发达国家则只能处于接受的被动位置,然而带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时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经济欠发达国家地区人民的精神上的奴役。曾经听一个美国朋友这样说过,站在外滩黄浦江畔,要不是看见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和奇怪的方块字,一定以为自己还在纽约街头。在笔者看来,这绝对不是为上海城市迅猛发展所唱的赞歌,而是失去自我后的哀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参考文献: [1]西美尔(德),费勇(译).时尚的哲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e738f15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