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技术对教育过程公平的促进作用

时间:2023-04-14 04:20:2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论信息技术对教育过程公平的促进作用

作者:倪曼蒂

来源:《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7年第6



要:教育公平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三个阶段。教育过程公平作为教育平的中间阶段,为探讨通过丰富教学手段、优化资源推送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等提供更大空间。本文试图从教育过程公平的研究现状和内涵出发,分析信息技术促进教育过程公平的关键问题,剖析其在实施和推进过程中的主要困难。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过程公平;个性化

0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将教育公平作为国家最基本教育策,国家对教育公平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教育公平作为衡量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如何能够实现积极健康推进,是“十三五”期间着力需要解决的问题。技术变革教育是当前教育领域发展的主旋律。

教育公平是涉及多学科、多层面、多因素的复杂问题,仅从某一方面难以把握全貌。”理学角度重视资助弱势群体,经济学视角主要论述了教育公平的实现途径是教育均衡发展,社会学视角从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的关系谈教育公平问题,主要关注学习者受教育机会的均等,而从教育学视角,瑞典教育家胡森将教育机会均等概括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三个阶段[1]。过程公平作为教育公平的中间阶段,既承上启下,又给学校、老师、学生三方探讨优化资源推送、丰富教学手段、积极主动学习等提供更大空间,它既折射着教育公平,也制约着教育公平。因此,本文试图从教育过程公平的研究现状和内涵出发,分析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程公平的关键问题,剖析其在实施和推进过程中的主要困难。

1 教育过程公平的研究现状

1.1 教育过程公平的价值取向

教育过程公平的研究上存在一些错误认识,经济学视角认为教育效率与教育公平是两难选择,认为我国教育的现实是选择了效率。事实上,教育过程公平与教育效率的关系具有多个层次,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1.2 教育过程公平的核心是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

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大,教育机构、区域上的失调普遍存在,于是有学者提出教育过程公平就是“公平地分享学校的教育资源,以满足和平衡每个人不断发展的需要,从而使受教育过程处于公正合理状态。”[2]

1.3 教育过程公平的影响因素研究

对于教育过程公平影响因素的探讨,观点比较多。客观上主要有“在社会分层条件下,各阶层在经济、文化、社会资本等方面差距的客观存在是引发教育过程公平问题的最直接的原因”[3],“合理的教育分流是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高等教育需求、实现高等教育公平的必要条件”[4],经济、文化、社会资本等方面的差距所引起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要求不统一等。主观因素上主要有高等教育政策公平与效率价值取向的失衡,高等教育资助制度欠完善,经济、文化影响下的教师教学水平,教师在课堂上是否公平对待学生等。




目前对教育过程公平的研究已从空谈转向实证,从社会学范畴的公平转向教育属性下的公平。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等,能有效促进教育程公平,助力教育均衡发展,是时代的必然选择。

2 信息技术促进教育过程公平的内涵

教育公平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其内涵具有发展性、历史性。教育过程公平,是指学生个体在受教育过程中,在教育经费、教育内容、教师质量、学生受关注程度、公正评价等方面,不考虑非客观因素的影响,让人人都受到“相当”的教育[5]教育过程公平回归教育本身,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个性发展,让每个学生均获得适合其个性发展教育

从资源共享及个性尊重的角度,信息技术促进教育过程公平主要涉及教育资源主动服务和个性化推送,依据学生差异将教育资源个性化呈现给不同学习者。在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业表现、认知风格、兴趣爱好等,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为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源和个别化指导。在各种新媒体和推送工具竞相涌现的信息化时代,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各种新兴传播工具和推送媒体,结合自身的教学智慧,为学生创建持续性的“信息流”,并以个性化的方式递送到需要的学生手中。比如教师可以建立课程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知识内容,供不同学习基础和认知风格的学生选择。显然,教育信息资源个性化推送促进了教学传播理念从“知识为中心”转变为“学生为中心”,本质上是对所有学习个体的平等尊重,体现了一种朴素的教育公平理念。

3 信息技术促进教育过程公平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3.1 信息技术与教学原理的平衡与融合

学习是主观和客观同时作用的过程,既有技术的推动,也有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单从信息技术的视角出发而忽略人的智慧及主观能动性来研究信息技术对教育过程的辅助及推动作用显然是不科学的。如何利用信息推送的技术可行性和学生心理发展需求的可满足性,结合人的智慧和技术的价值,实现教育资源个性、精准的主动服务是信息技术促进教育过程公平需着力解决的问题。而教学原理的掌握程度与新技术使用能力之间的矛盾成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大多数教师比较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心理,清楚知识点之间的拓扑关系,因此在实施个性化推送的时候具有较好的经验知识;信息技术专家在数据挖掘、智慧分析以及智能推送方面具有优势条件,为个性化推送提供了技术支持。而当前情况是计算机方面的研究者大多不甚熟悉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以及教与学原理,不太清楚知识点的拓扑关系,熟悉教学原理的专业教师在掌握和使用新技术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

3.2 适应泛在学习的个性化资源的主动推送

泛在学习时代的教育信息资源空前丰富,学习逐渐演变为“数据密集型学习”,专家、学者们试图通过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方式的研究来应对学习模式的变化。然而,教育信息资源的无序增长和海量扩充引发了新的教育不公问题,与个性化学习需求的矛盾凸显。人人渴求个性化、情境化、协同化的信息服务,但在获取、鉴别、加工信息方面的能力差异显著,形成应用信息技术的软鸿沟。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正式来临,数字鸿沟愈演愈烈。根据学习者认知水平、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等特征,提供个性化、自适应的信息服务内容,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数字鸿沟。关注学生差异的个性化资源主动推送服务,体现了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评价策略的多元化,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6]

4 困难




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个性化推送的主要困难在于建立学生与资源之间的复杂映射关系,预测学生的信息需求;在进行个性化推送的时候既需要遵循学习科学理论,还需充分考虑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学习风格、兴趣爱好等。

1)在教师层面,教师要把握教育资源的特征和价值,同时仔细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心理特征和所处情境,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准确理解不同学生的潜质和需求,在学生与资源之间建立映射关系,利用推送媒体和APP应用,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信息服务。

2)在技术层面,依据学生的学习背景信息来预测学生的信息需求,提供针对性的资源与服务;利用在线评价系统中记录的学生学习行为信息,获得学生的知识掌握图谱,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知识服务;根据在线学习系统中的学习过程监控记录,结合评价体系中的诊断性数据,为学生提供问题即时答疑、个性化的学习路径、自适应的学习内容等个性化指导。

3)在整合服务层面,基于情境感知、嵌入泛在学习过程的学习资源服务成为新的研究议题,主要表现在提供定制的学习内容、个性化的学习活动、适应性的学习路径和评价策略以及志同道合的学习伙伴。

没有过程公平,教育机会均等就可能只是形式,教育结果公平也无从实现。利用信息技术推动个性化学习资源服务,增强信息资源服务主体和客体的协同合作,提供贯穿泛在学习全过程、覆盖多学科领域的服务内容,支持每一位学习者学习进程的顺利推进并促进知识的融会与创新,有利于促进每一位学生获得公平的发展机会。

参考文献

[1] T Husen,A Tuijnman. The contribution of formal schooling to the increase in intellectual capital[J].Educational Researcher, 199120(7), 17-25.

[2] 隋献福.高等教育过程公平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

[3] 何知.社会分层中我国高等教育过程公平研究[D].南昌大学,2008

[4] 李晓波教育公平观视野下的高等教育分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

[5] 常秀娟.关于教育公平内涵的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06(6): 6-8.

[6] 熊才平,丁继红,葛军,胡萍.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整体推进策略的转移逻辑[J].教育研究,2016(11) :39-46.

作者简介

倪曼蒂:1982年生,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信息技术教育,网络技术。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f8835e2fe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b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