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入课堂,浸润人心 ——谈谈课前歌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时间:2023-01-06 16:16:1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声入课堂,浸润人心 ——谈谈课前歌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

有效运用

摘要:课前歌曲的演唱不仅是音乐课上的一项拓展内容,同时也是校园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它能够树立学生良好的自信心和价值观,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也为音乐教师树立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的观念,拓展教师自身的视野,引领课前歌曲的质量不断提高,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音乐的陪伴中快乐健康的成长。因此,我们认为演唱课前歌曲具有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对学生终身热爱音乐有着深远的影响。每一首歌曲都是因为人们赋予其感情,歌曲背后蕴含的故事,让歌曲变成了情感的交汇点和触动点。作为音乐教师,音乐的直接传递者就是想在或欢笑或哭泣的故事里给予学生们一份温暖,给予学生们一段美好的回忆。 关键词:课前歌曲 核心素养 审美体验 有效运用

经过近十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利用课前五分钟的时间里加入课前演唱。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年级特色,主要选唱的是课本内和外相结合的歌曲,目前已经完全浸润了我们的课堂时间。歌声的出现不再是音乐课的专利,在各个学科课前的几分钟都出现了我们的歌声。能够享受艺术教育的孩子是幸福的,有艺术育相伴的人生是多彩的。走进校园,就能感受到神清气爽的艺术气息。情景教室、书法国画教室、舞蹈教室……班班有歌声,声声如天籁,一曲曲优美的旋律,为孩子们的校园生活增添了色彩。哲人说,这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何况班级呢?课前歌曲彰显了不同班级的特色与风格。当演唱课前歌曲时,学生们,甚至班主任或是当节的任课老师们都是神采奕奕、热情奔放。那那:这就是音乐一种感染和启发,歌声带给学生和老师的是情感的诉说和释放,更是为即将面对的整节课的一种提示与热身

一、兴趣培养是学习课前歌曲的原动力

不同年龄的学生对于歌曲的认知和兴趣截然不同,因此在为学生选择歌曲的过程中我们查阅了大量的音乐资料,借鉴了《中国新声代》、《经典咏流传》、《梦想的翅膀》、《新声有范》和《音乐大师课》等能优质儿童歌唱类节目,还鼓励班级家长、学生为本班创作课前歌。以旋律朗朗上口、活泼可爱,歌词内容阳光向上为主,如《四季歌》、《爱让我们是一家》、《读唐诗》、《红山果》、《石头剪刀布》等歌曲。虽然有些歌曲的篇幅较长,但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非常顺利,并没有出现学起来比较困难的情况。我们总结出这些歌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多次有意无意的出现,在学生的潜意识中已经打下了烙印,因此在系统学习的时候才会如此的顺利,符合时代背景的和声和配器也让歌曲更加动听,学生的演唱也更富有激情。在演唱课前歌的时候,学生会逐渐理解歌曲的含义,并开始欣赏阿音乐,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音乐作品中发掘出优秀的思想,这时歌曲学习才达到了最终的目的,也为之后的常规课程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歌曲的习惯,形成一种学习过程的良性循环,更加能够促进学习音乐自信心,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实现课前歌曲与音乐审美体验双赢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说音乐课程的重要价值是审美体验价值。作为音乐教师就是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引导和帮助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端正审美态度、积累审美经验、从而提


升审美能力。而课前歌则是音乐教材以外的一种音乐延伸、拓展部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提升音乐感知的一个重要地途径。那么音乐来源于生活,音乐是生活的一种特殊反映。但音乐又高于生活,是对生活的一种提炼。无论是创音乐、表演音乐,还是欣赏音乐,都取决于是否了解生活,体会到生活的真资。为了更好实施音乐审美教育,我们将演唱课前歌曲融于对生活体验。引导学生们发现音乐的美,有助于学生更直观的体会美的含义。同时在这种音乐实践活动中丰富自己,可见这种体验效果是双赢的。

一是从出发,抓住有效的课前时间。我们开始进入课前歌时只限制于音乐课前,经过实践后尝试在其他学科开始也加入课前歌曲。每节课的课前预备铃声之后部分孩子没有办法做到立刻回应,那么课前歌的作用就出现了,音乐出现能让孩子很快速度进入良好的音乐情绪当中(放松、快乐)并作出反馈同时准备好下节课需要的状态,极大程度的规范了孩子的课前状态且可直接影响到听课效率。

二是从为基点,提升学生自我鉴赏能力。教师在指导演唱、表演时,是对原来曲目进行二次创作,学生在不同的演唱版本中,比较赏析,感受不一样的艺术魅力,提升自我鉴赏能力。在反复练习演唱、舞蹈动作后,歌曲演唱技巧、词意已根植于脑,烂熟于心,学生的表现力也会随之减退。这时,需要老师结合的情绪再次升华学生的情感,可以加入指挥、夸张的表情、动作、情境的创设等,调动学生全情的投入表演,做到寓言情于声,以声传情,完全陶醉徜徉在音乐中,准确诠释歌曲包含的思想内涵丰富,让生动的情感富于学生自信心和感染力的歌声,从而唤醒内心对音乐内在情感的理解和共鸣。 三、找准课前歌曲教与学的关键点

在开展中小学课前歌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歌唱的兴趣,使学生爱唱课前歌、唱好课前歌、会唱课前歌,让他们在美妙的音乐中健康、快乐成长,使课前歌成为一种校园文化,并通过课前歌的形式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让正确的演唱方法成为一种习惯。

课前歌的教学等同于平日唱歌课的教学又区别于唱歌课,平时唱歌课的教学是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而课前歌的教学则是在歌唱课教学的基础上,有效开阔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充分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合作意识,提升学校的文化底蕴。课前歌曲的旋律、节奏、情感不同,学生在演唱的状态也会有所不同。首先在演唱时,学生的身体形态应是自然放松、精神饱满且积极向上的。针对于低年级的学生爱表现、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选择的歌曲也会是正能量、欢快且节奏感较强的歌曲,譬如《小手拉大手》、《石头剪刀布》等等,一般情感欢快的课前歌曲,学生演唱的状态是积极、阳光、向上的,低年级学生虽喜欢去表现内心的情感,但是也需要音乐老师正确的引导和带动,在音乐课前的十分钟里,老师们要引导孩子们理解歌曲的含义,感受歌曲的情绪,根据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感受演唱时情绪的变化,切记不要喊唱而是引导孩子们学会轻唱且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课前歌音乐学科的一个活动领域,是我们学校艺术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作用于孩子们的情感世界。课前歌演唱对于开阔学生音乐化视野,发展情商和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歌曲演唱学习,培养学生群体合作意识,提升了校园文化品位,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发展作用。

参考文献:【1 柳青. 巧用打击乐器 创建多彩课堂——浅谈打击乐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 新校园:中旬刊(1):97-97.


2】周晓娟. 让学生成为音乐课中"快乐跳动的音符"——浅谈肢体语言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 教师, 2011, 000(004):27.

3】刘娟. 巧用打击乐器 创建多彩课堂——浅谈打击乐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1(01):12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fdaa9f6f5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