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的变化规律》的教学反思

时间:2023-01-05 17:00:2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积的变化规律是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探究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从中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

在本课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充分参与积的变化这个规律的发现,让学生在充分地观察、大量的举例中去感悟积的变化的规律,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初步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让学生自己经历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是:研究详细问题——归纳发现规律——解释说明规律——举例验证规律。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给学生留出了充足的探究空间,让学生自主地进展探究与交流。教师只是适时补充或纠正。我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既注重了根底知识的稳固,又注意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我不仅使学生理解课本上的积的变化规律:两数想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就乘〔或除以〕几;我还通过练习,让学生感知了: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几,积不变的规律;两数相乘,两个因数分别扩大假设干倍,积就扩大两因数扩大倍数的积的倍数。如:6×2=12 60×20=1200。拓展了学生的思路,我认为平时的教学不应受教材的框框限制,适宜自己,适宜学生,教会学生考虑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是最重要的。

但我反思自己课堂上的一个现象就是:学生通过举例、观察对积的变化规律有了初步的感悟、也有了初步的理解,但学生在描绘规律时,语言总是不够准确、表述总是不够完好。“语言表达是学生思维的


全面展现〞,学生们对于新知内容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靠语言描绘去反响,当学生的概括才能受挫时,我想:首先应该反思的是我们的教学是否让学生真正明白了。当学生真正明白了一道、两道、十道,甚至更多的题目后,怎样概括,而不是让学生就题论题似乎也是个问题。今后我要不断尝试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怎样抓住一些关键的例子、抓住一些关键的词语让学生去推敲、去体会,最终引导学生完好、准确地描绘出积变化的规律,并通过一些重点词的理解,使学生更加深化地理解规律,构建起完好的认知体系。切不可因为怕耽误进度、怕费事、怕罗嗦而剥夺了学生说的权利,剥夺了锻炼学生思维的时机,使主导霸道地代替了主体。

另外,只有让学生真正深化地理解规律,才能纯熟、恰当地运用规律,而不是生搬硬套。例如:1货车在普通公路上以45千米/时的速度行驶,4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8小时呢?12小时呢?

一块长方形的果园,长是18米,面积是108平方米。假设长不变,宽扩大3倍,扩大后的果园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很显然,这两道题用积的变化规律来解决是最简便快捷的方法。而学生只有真正深化地理解了积的变化规律,才会活学活用,而不至于再用老法子去绕圈解决,从而使学生更深体会到学数学、用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013987aa7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1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