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出露的地层主要有新太古代的变质表壳岩系泰山岩群,以及其北侧张夏-崮山一带的古生界寒武系、山南盆地中的新生界等沉积地层。 一、太古界泰山岩群(Arty) 泰山岩群因受后期多期岩浆侵入活动和变形作用的改造,岩层出露比较支离破碎,往往作为残留地质体赋存在众多新太古代和古元古代的侵入岩中。 泰山岩群的产出情况有两种类型:一是以原始层状产出,层状特征明显,连续性较好,厚度比较大,主要出露在西南部的大河水库、冯家峪、南黄水湾、天平店和卧虎山等地,其中以卧虎山西坡人工剖面为最好,露头宽度达500m以上,呈北西向展布,走向为NW320°~340°,与区域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向西延入肥城幅界首一带,向南延入南留幅下水泉一带。二是以侵入岩中的残余包体形式产出,多支离破碎,呈不连续条带、扁豆状、透镜状和不规则状,星散地分布在望府山岩体出露的地域内,如东部的青山、娄家滩、安子崖、大兰窝、孟家庄,中部的李家泉、笤帚峪、望府山,西部的桃花峪、老挂尖、大河水库等地,其中东部的青山、娄家滩、安子崖等处的条带,连续性比较好,呈似层状,单层的厚度为数米、数十米,延展可达数公里,但总体看它们的产状十分零乱,变化很大。泰山岩群因被后期侵入岩体穿切、侵吞,并经韧性剪切变形的强烈改造,加上植被覆盖出露不够好,难以建立完整的剖面和恢复原有层序,根据泰山岩群的岩石组合特点,它可能属泰山岩群雁翎关组的上部。 泰山岩群的岩性主要为斜长角闪岩,其次为黑云变粒岩、角闪变粒岩、阳起片岩、透闪片岩等,其原岩为超基性、基性火山岩和火山凝灰岩绿岩建造。宏观上具层状或似层状、层组状(间夹不同宽度的侵入岩)、以及由薄层黑云变粒岩、角闪变粒岩和斜长角闪岩交替出现构成的微层状构造。斜长角闪岩,新鲜面为黑绿色,风化后呈灰绿色直至灰褐色,中细粒结构,薄片状构造,蚀变后可变为蛇纹岩。岩石中常发育有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长英质条纹或条带,构成各种奇特而有观赏价值的纹带图案,如桃花峪彩石溪中的彩石,它们是泰山奇石的重要源产地。在大河水库南岸,可见片状斜长角闪岩、黑云变粒岩和角闪变粒岩组成的微层状构造,并生成各种小型的柔流褶皱。在青山、安子崖一带,常见斜长角闪岩呈似层状与望府山岩体的条带状黑云斜长片麻岩或角闪斜长片麻岩一起构成宽缓的褶皱。泰山岩群中细粒斜长角闪岩获得同位素年龄为2684±l65Ma(Sm-Nd),青山一带斜长角闪岩的Sm-Nd全岩等时线年龄为2840±l60Ma、2820±l63Ma(江博明等1998)、2826±l2Ma(徐惠芬等)、Rb-Sr全岩等时线年龄为2767±45Ma(江博明等l998)。因此,泰山岩群的原岩建造可能形成于2700-2900Ma之间。 二、古生界(Pz) 泰山的古生代地层,位于泰前断裂以南,仅在蒿里山等地有零星出露,而在泰山北侧张夏崮山一带则发育十分良好。1959年在全国地层会议上,张夏寒武纪地层剖面被正式定为华北寒武系标准剖面,该标准剖面把寒武系划分为下、中、上统的7个地层单位,即下统的馒头组、毛庄组,中统的徐庄组、张夏组,上统的崮山组、长山组、凤山组,分别位于张夏和崮山一带的馒头山、虎头崖、黄草顶、唐王寨和范庄等地。其中张夏馒头山是馒头组、毛庄组和徐庄组的剖面,崮山虎头崖-黄草顶是张夏组的剖面,崮山唐王寨是崮山组和长山组的剖面,崮山范庄是凤山组的剖面。 现从老到新将剖面简述如下: 馒头组:主要由紫红色、黄绿色等杂色页岩及泥质、白云质灰岩组成。底部不整合于泰山杂岩的肉红色片麻状二长花岗岩之上。下部灰岩中含燧石结核和条带,上部页岩中具微细水平层理,中部页岩含有三叶虫-中华莱德利基虫(Redlichia chinensis)。厚度119m。 毛庄组:主要由紫色云母质页岩和灰岩组成。含刺山东盾壳虫(Shantungaspis aclis)等三叶虫、腕足类及藻类化石。厚度39m。 徐庄组:主要由紫灰色页岩和鲕状灰岩组成。其中下部的灰岩及灰质粉砂岩中常发育有斜层理和交错层理。含徐庄虫(Hsuzhuangia sp.)等三叶虫化石。厚度73m。 张夏组:主要由鲕状灰岩和藻类灰岩组成,中夹杂色页岩。含小叉尾虫(Dorypygella sp.)等三叶虫化石。厚度198m。 崮山组:主要由竹叶状灰岩、疙瘩状灰岩和黄绿色页岩组成。含蝴蝶虫(Blackwelderia sp.)、蝙蝠虫(Drepanura sp.)等三叶虫化石。厚度51m。 长山组:主要由叠层石灰岩、具红色氧化圈竹叶状灰岩、紫色页岩组成。含庄氏虫(Chuangia sp.)等三叶虫化石。厚度70m。 凤山组:主要由泥质灰岩和竹叶状灰岩组成。含济南虫(Tsinania sp.)等三叶虫化石,以及海百合茎和腕足类化石。厚度130m。 三、新生界(Kz) (1)第三系(R) 主要分布于泰山前断裂以南的盆地内,自然露头极少,多为第四系所覆盖。岩性主要为砾岩和砂岩,砾石成分为灰岩,大小不一,多呈棱角状,钙质和泥质胶结。与下伏古生界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是一套山麓相洪冲积物沉积。属下第三系官庄组。 (2)第四系(Q) 在泰山周边分布较广,岩性主要为砂质粘土、粉砂质粘土,局部含砾石层,以及沟谷中的砾、砂、粉砂等。是一套山麓坡积、冲洪积相、河漫滩相和现代河流相沉积。 三、独特的地理景观文化 宁阳县居五岳之尊泰山、历史文化名城曲阜、水泊梁山旅游区三角的中心,处于一山一水一圣人旅游线上,境内山清水秀,田园优美。凤仙山上的“错山镜”,天工自成,光耀数十里;灵山孤峰独峙,云蒸霞蔚,四季碧绿,古建筑掩映其中,素有“小昆仑”之称;夏秋时有出现的云山烟雨,在山腰萦萦绕绕,更为一大奇观。立足东部山巅,四下远眺,水库、塘坝星罗棋布,大汶河蜿蜒如带。山上林海腾浪,山腰梯田层层,从春到秋,花果满山遍野。西部黄淮海开发平原,农田如画,农舍俨然。 宁阳县境属华北型地层沉积,地质复杂,地形多样。地势东高西低,中部隆起。东部为沂蒙山区边缘,峻山绵亘,南高北低,属黄河流域;西部为河谷冲积地和山前冲积地,平畴沃野,北高南低,属淮河流域。因此境内多山多水,在《宁阳县地名志》中记载的就有山43座、河19条,山光水色,风光秀丽。 (一)山脉 (二)河流 1.大汶河。在县境北部,为宁阳县与岱岳区、肥城市的界河,古称汶水,亦称汶河。清咸丰元年重修《宁阳县志·山川》记载:“汶河,即《禹贡》„浮于汶‟之汶也。”大汶河自华丰镇高村入宁阳边境,向西流经磁窑、蒋集、堽城、伏山、鹤山等六个乡镇,河道至东皋以东分为南北两支,至琵琶山北麓汇合西流,下游注入东平湖。由于宁阳县境内地势独特,东高西低,因此大汶河的走向是由东向西流,这与我国的河流普遍由西向东流的走向相反,很具有特色。 2.洸河。在县境西部,为县境内一条主要河道。发源于堽城镇境东南部的虎背岭北坡,向西流经南落星南、堽城里南、苏家楼北、前洸河崖与后洸河崖之间,穿济微公路桥,至西李家户西转向南,向南经县城西转向西南,至胡村南出境,汇入洸府河。境内流域面积183平方公里,主河道长29公里,属季节性河流。上游支流建有小(一)型水库3座,小(二)型水库14座。县城西北洸河上建有分水闸,河水经县城内流入宁阳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086dafa941ea76e58fa0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