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年底,由蒙曼主讲的32集系列讲座《武则天》在央视《百家讲坛》热播。至此,蒙曼,这位开“坛”以来最年轻的主讲人,也随之成为社会热议的知名学者。 在“学术超男”易中天的口中,“蒙曼是为讲坛而生的。” 央视还为蒙曼策划了太平公主、唐玄宗等重头唐史系列节目。 台下看蒙曼:单纯和智慧的混合天体 李鑫金 认识蒙曼时间不长,第一眼见她,这个32岁的小女人并不起眼。她娇小瘦削,不施粉黛。干净利落的短发和鼻梁上一副眼镜让人有种错觉,觉得她更像学习很好的大学生。 采访中,说起《爱人坊》杂志,蒙曼灿烂地笑起来:“看过呢,很熟悉!”既然有了这样的渊源,采访起来就方便得多了,蒙曼兴致勃勃地向我说起她台上台下的生活来。 女人蒙曼:独处,让我更美丽 采访在蒙曼的狭小的单身宿舍里进行,留着短发的她身穿一身运动服,如同一名意气风发、活力无限的大一女生。她的声音很清脆、干净。当记者以老乡的名义开玩笑,让她“早点解决个人问题”时,她一点也不难为情,很爽朗地接着记者的话茬聊下来。 “有人说‘三高’(学历高、年龄高、收入高)的女孩子择偶难,可对于我来说,我个人真的觉得没有什么难的。或许在别人眼里,我应该属于‘三高’(笑)的一类人,但就我个人来说,我感觉我的状态挺不错。我没有觉得择偶有什么难的,就是觉得自己现在的时间太不够用了,天天连轴转,顾不上这方面了。再者,一个人独处的时间长了,也习惯了,如果硬生生地加入一个外人来,反而感觉不太习惯了。” 或许,独处的女人最美丽,也最容易培养出自己独特的品味和内涵来。蒙曼多年的闭门苦读、潜心研习,终于一举成名。她说,在繁忙的学习和工作当中,自己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独处。每天总要抽出一点时间来单独面对自己,梳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思考得失。如同前两年北京流行的“花五元钱,发一上午呆”的生活方式一样,她最爱的事情就是在自己的那间单身宿舍里“发呆”。而且,“在这里发呆还特别安静,免费的。” 独坐窗前,一缕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一杯清茶在手中袅娜地冒出香气,任凭思绪纵横驰骋,“那是这享受的事情了。”每个周末,她都要抽出点时间来面对自己。 在这里,对于喜欢看书的她来说,看书是一种消遣。读书一定要读出乐趣来。很多学生大一就跑过来问她应该读什么书。蒙曼说,读你能看得进去的书。如果你要觉得哪本书你看着不喜欢了,不要读它,不管它有多好,千万不要读。因为它妨碍你阅读的乐趣。这个乐趣其实才是你应该终身保有的,也是会终身受益的。什么时候书读得让你畏惧了,让你觉得苦了,这个状态已经不对了。 蒙曼喜欢看《红楼梦》,喜欢林黛玉,最不喜欢薛宝钗。因为她觉得林黛玉是单纯的人,自己也是。 不过,喜欢独处的蒙曼,同样也喜欢和父母腻在一起。现在的她,已经把远在河北的父母接到身边同住。“当年对父母的叛逆已经变成了最真切的爱了。我父母在一起,是我最踏实的时光。和他们在一起,常常让我想起小时候的‘对抗时光’来,很美好,也很怀念。” 她现在还给妈妈写生日贺卡:“堂上生萱草,庭前立芝兰,祝妈妈长寿”。近距离地给妈妈写信:“光阴荏苒,儿离家不觉已经两月,想家中一切安好,不日将是我母寿诞之期,想母之为儿亦极矣!育之以慈,教之以威,使儿的顽劣之性粗能成立者,皆父母之功也。虽古之贤母亦何加焉?”看到她写的信,有人笑话她:“蒙曼,你以后写情书,别人想偷看都看不懂。” 蒙曼不是在卖弄文采,在她想来,无论是说话还是写文章乃至读书,做任何一件事只要按照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就可以了。 女儿蒙曼:父母给我培育出了爱心 应该说,小时候的我是一个叛逆的孩子。 在刚刚过完5岁的生日,父母就把我“押解”到了学校。尚停留在玩耍的梦幻童年时代的我,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更不明白学习的重要性。最直接的感觉只有一个:不愿意时时刻刻处在老师的视线之内。因为我那原本就狭小的空间被老师的全面管教侵占得喘不过气来。这让我很不适应。 我开始逃课。 老师发现了我的“斑斑劣迹”,一五一十地“举报”给了父母。父母很震惊,甚至可以说是震怒,他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孩子会这样。父母开始强迫我学习。 我本能地反抗。想出种种“绝招”来和父母对抗。见惯作弊的父母对我那些幼稚的花招自然如洞中观火,一眼识破。但他们从来不戳穿我,而是用他们特有的爱来包容、宽容我。轮流挤出时间来陪我学习。也许中国的父母对爱的表达从来都是特别内敛,往往极少或者完全不用语言来表达。所以,当时的我更不可能体味到这种博大而深沉的爱。相反,我认为父母不爱我。于是,我装出一种更厉害更强大的样子来“对付”他们。 用“色厉内茬”来形容我当时的心态可能不是特别贴切。总之,表面强横的我,内心却特别渴望被关爱被保护。正因为我看不到、或者说得不到父母表面的关爱和保护,我就把这种关爱和保护的心理转移到了比我更弱小的动物身上。比如我衣服上多了一粒扣子,母亲要替我剪掉它。我就冲她大喊大叫,说扣子也是有生命的,剪掉了它的妈妈会心疼;院门前的一棵树上的鸟窝里掉下来一只小鸟,哥哥托在手里把玩,我跳起来哭闹,非要爸爸把小鸟送进鸟窝不可,说鸟爸爸会伤心的„„ 这种奇妙的心理状态谁都不知道。可是,就是因为在那样的对抗状态下,我从小就生出了爱心。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富于爱心的情感越来越强烈、丰富。大学毕业当上教师,只要看到流浪猫,我都会把它抱回家;当上北京海淀区人大代表,看到网上有一些犬类管理处虐待那些没有户口的小狗的照片,我二话不说就抄起电话质问相关部门„„ 应该感谢父母在我少年时代无声的关爱和无形的包容,因了他们的关爱和包容,我的学业才逐渐走上正轨,没有因为逃课的恶习而中途搁浅。否则,也就没有百家讲坛上的我;更应该感谢幼年时代那段和父母的“对抗”时光,是它培育出了我的爱心,让我的生命因为有了它而更加丰富、充盈。 因了自己热爱小动物的性格,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自己的感情观。32岁的蒙曼还没有男朋友,在她看来,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亲近但有距离的,恋人之间也一样。她要的男人必须和她一样,独立而充满爱心,充满宁静。对一只狗一只猫都充满爱的男人,才是真正的男人,才会真正的爱她。 老师蒙曼:就是喜欢当老师 或许,在很多人眼里,蒙曼作为《百家讲坛》“造星工厂”中的一员,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事实上,蒙曼小时候是一个“坏学生”,长大了也是个“大糊涂”。 蒙曼在生活中是个“粗线条”的人,有人说起她这个毛病,她就会笑,那种露出牙齿的很灿烂的笑。她开玩笑说其实自己是“傻笑”,但有人说这样很可爱,所以她得出个结论“可爱就是傻”。她的第一身份是老师。很多人都把教师这个职业当成儿时理想,能够坚持的却不多。但在这点上,蒙曼很执着。 “当一个小孩对职业有了认识后,我就想当老师,从来没有改变过。这个职业很了不起,我父母也是特别受人尊重的老师。这些孩子都在你的手中成长,以后成为一个能够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人生有健康完善发展,这个跟你是有直接关系的,那种幸福感是无法逾越的。” 读完博之后,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老师,她说当不成高校老师就当中学老师,再不行就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099e4e8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9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