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例谈新材料作文的一种审题方法 作者: 来源:《新作文·金牌读写高中生适读》2012年第09期 审题、提炼立意是同学们最头疼的问题,而在高考阅卷中,评卷人尤其注重立意。立意出现偏差,作文可以说就是失败的。 新材料作文的立意既有灵活性,更有一定的限制,需要同学们在材料所规定的情境中去提炼中心、阐发立意,不能任意引申、发挥。要注意剖析材料,这样即使作文给出的材料长、头绪多,也不会出现审题严重失误,立意比较偏或者没有找到最佳立意这种让人遗憾的事情。这里,介绍一种方法,我将其命名为“主体分析法”。 此法很有可行性,大家不妨一试。 所谓“主体分析法”,即把握好三对关系,找准“主体”,从而准确把握立意。找准“主体”就是要扣牢题目材料中涉及的对象,这里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寓言故事类材料里拟人化的自然物和动植物。找准“主体”,就是要找准我们最终要进行立意、切入的那个对象。三对关系就是“主动者与被动者”“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主要者与次要者”。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个具体实例来说明。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从前,有个国家没有鸟类生活过,人们也不知道鸟是什么样的。一天,有人带来一只乌鸦。当地人惊讶极了:大嘴巴,长翅膀,羽毛黑亮,竟然能在天上飞,太神奇了。 虽然它叫起来很难听,大家还是把它视为珍宝,好吃好喝地伺候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听到伙伴在这儿过着神仙般的日子,四面八方的乌鸦都飞过来了。没过几天,树上房上到处都是乌鸦,它们沙哑地喊叫,发疯地打斗,鸟粪洒满各处,但人们对神鸟还是不敢有丝毫怠慢,尽着最大的心力供养它们。 几年后,有人从另一个国家带回三只孔雀。当地人看到五彩斑斓的孔雀,不禁目瞪口呆:孔雀走起路,雍容华贵,跳起舞,美若天仙。人们纷纷跑来欣赏,供养孔雀,再也没人搭理那些讨厌的乌鸦。乌鸦没吃没喝,只好四散飞走了。 请揣摩故事内涵,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在找准主体之前首先要把对象找全。这则材料,人、乌鸦、孔雀就是主体。明确了主体范围,那么,对三对关系的分析就是找准立意主体的方法。 1.主动者与被动者:主动者可以立意,被动者不能立意。 主动者就是能够自主地作出选择的主体,反之则是被动者。很多寓言材料,里面的自然物、动植物都被拟人化了,但我们还是可以判断出它们的所作所为是不是主动选择的。上述材料中,人是主动者,而乌鸦和孔雀则是被动者。是“人”主动把乌鸦“视为珍宝”“伺候它”,乌鸦并没有伪装矫饰。 2.评价者与被评价者:被评价者可以立意,评价者不能立意。 评价者是材料中发表评论意见的主体。评价者有两种情况:一是代表出题人的情感态度倾向而出现的,比如2006年高考全国Ⅰ卷的材料,牧羊人与他的儿子就是;二是代表了对主体材料的某种观点,但它们的观点并不就一定是最恰当的立意角度,只是在对材料性质的判断上对考生有提示的作用,比如2009年全国Ⅰ卷“动物运动会”的材料,评论家青蛙、思想家仙鹤就是。无论哪种情况,我们都不能直接在评价者身上立意,例如,我们不能说牧羊人“片面武断”,也不能说青蛙、仙鹤“只会夸夸其淡”。以“乌鸦与老鹰”为例,评价者虽然不能立意,却提示了我们立意的主体——被评价者乌鸦,立意的角度——有肯定有否定。当年河北省的作文评分标准就是要从乌鸦这个主体来辩证立意的。更多的時候,评价者是不直接出面的,而是通过行文的感情色彩透露出来的。 本则材料,人、乌鸦、孔雀都是被评价者。这点要引起注意。凡是不顾题目情感态度倾向,硬要给乌鸦“找出路”的立意——找准自己的位置,得到好处要懂得收敛等,都是不准确的。 3.主要者与次要者:主要者应该立意,次要者不宜立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般而言,材料花费笔墨多的就是主要者,反之则是次要者。另外,在主体之间的关系中,居于“因”的一方是主要者,居于“果”的一方则是次要者。如2008年全国Ⅱ卷“小海龟”的材料,其余的那些随后“争先恐后地爬到毫无遮挡的海滩”的小海龟们,就居于“果”的地位,是次要者,不宜立意。在此材料中,孔雀是明显的次要者。 通过这三对关系的筛选,我们找出主动者、被评价者、主要者的共有主体,层层筛选,就可以很容易确定准确的立意主体,再结合材料,那么“增长见识才能避免盲目”“视野决定境界”“引入竞争才能区分优劣”等等立意就很容易想到了。实际上很多同学立意不准,根源是立意主体没找准,找准主体,立意选择最稳妥、自己最有话说的就可以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0c79266e6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