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会事实:普遍存在于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表现如何,都叫社会事实。 2. 自杀:任何一桩直接或间接导致源于受害者自身主动或被动的行为,且受害者知道这一行为的后果的死亡事件。 3. 宗教:宗教是一种与神圣事物有关的信仰和仪轨所组成的统一体系,这些信仰和仪轨将所有信奉它们的人结合在一个被称为“教会”的道德共同体之内。 4. 穷人:被别人援助或有权得到别人援助的人。 5. 主观文化:“个体文化”,是行为者生产、吸收和控制各种客观文化因素的能力和倾向,是已经内化了的各种文化因素在行为者那里的综合体现。 6. 客观文化:指人们在历史进程中制造和生产的各种文化因素,如宗教、哲学„„ 7. 文化悲剧:个人能力无法跟上客观文化扩展的步伐。 8. 主观恰当性:是对具体社会行动的过程和动机的理解,是表示对行动者的主观精神状态及其特定目的的认识程度。 9. 因果恰当性:指在从主观观点出发所作的理解结果与从客观观点出发所作的观察结果之间存在统计规律上的相符。 10. 客观可能性:社会科学研究对象蕴含着文化价值,具有特殊性和独立性,因此社会科学中没有规律可言,只有具体的因果关系,规律具有必然性,具体的因果关系具有“客观可能性”。 11. 价值中立:在研究中摆脱价值判断,或者不作价值判断、暂停价值判断。 12. 价值判断:是对易受我们影响的那些令人满意或不满意的现象的性质所作的实际评价。 13. 理解类型:研究者借助这种概念体系作为衡量现实的标准,审视现实与概念之间的差距,并对这种差距作出因果解释的概念体系。 14. 制度化:指处于一定地位的行动者之间互动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模式,这种模式受规范的调节和文化模式的影响。 15. 社会系统:指在一定情景下相互互动的个体所构成的一类系统。 16. 中层理论:指介于日常研究中低层次的而又必须的操作假设与无所不包的系统化的统一理论之间的那类理论。 17. 范式:指一套严格的定性分析的研究程序。 18. 权力:不顾反对而把某人的意志强加于他人的能力。 19. 权威:期待他人屈从的合法化的权力。 20. 准群体:即没有阶级意识的集合体,不是组织起来的团体。 21. 显群体:共同的阶级意识,觉知了共同的利益,并组织起来桌球这种利益。 22. 强度:指冲突各方面的能量消耗以及卷入冲突的程度。 23. 烈度:指斗争双方用以追求他们利益的手段。 24. 现实冲突:那些为达到特定目标而指向冲突对象的对抗行动。 25. 非现实冲突:指其中一方不指向冲突对象的发泄敌对情绪的行动。 26. 安全阀制度:是一种社会机制,即在不毁坏结构的前提下使敌对的情绪得以释放出来以维护社会整合的制度。 成功命题:对于人们进行的所有行动来说,一个人的特定行动越是经常受到奖励,则该人越有可能采取这种行动。 刺激命题:如果在过去一种特殊刺激或一组刺激出现,曾经成为一个人的行为得到报酬的原因,那么现在的刺激越是与过去相同,人就越可能产生这种行为或是一些相似行为。 价值命题:一个人的某种行为的结果对其越有价值,则这个人越有可能采取该行动。 剥夺——满足命题:一个人在近期越是经常得到某一特定报酬,该报酬的追加对这个人来说就越来越没有价值。 攻击——赞同命题:当一个人的行为没有得到他期望的报酬,或得到他没有预料的惩罚时,他将感到气愤,并可能采取攻击行为,这一行为的结果对他更有价值。当一个人的行为得到了他期望的报酬,特别是得到比他期望的报酬还多时,或者没有受到意料中的惩罚时,他会感到高兴并越有可能采取赞同行为。 理性命题:人类的社会行动不是单纯的刺激—反应,而是一种理性行为。人们在选择行动时,不仅考虑行动后果的价值大小,而且考虑获得该后果的可能性,通过理性全面权衡,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行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0d09ce12b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d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