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教学反思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第七课。在此之前学生只学了第一课,但是,学生对四季还有点感性的认识,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地球在公转时,离太阳近就是夏天,离太阳远就是冬天。因此,引导学生探究四季的成因是本课重点,教材通过让学生根据(模拟实验)不同季节杆影变化的特点来推测地球所处的季节和四季的成因,让学生明白四季与太阳直射或斜射有关,即与太阳高度有关,与地球离太阳远近无关。在教学中,我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四季是怎么形成的呢? 第一部分研究公转时直射点的不同。先引导学生回忆夏冬气温的不同后,问学生为什么会不同,学生给出远近不同的解释,我用事实否定。再让学生联想一天气温不同的原因,想到太阳高度不同,就会有直射和斜射,直射温度高,斜射温度低。接着介绍地球被太阳照也有直射和斜射,再让学生在ABCD四点位置观察记录直射的位置。通过全班的实验结果,学生可以明显地看到四点的直射点是不一样的,是有上下的区别的。而直射温度高作为研究四季的一个已知条件,用来作为学生判断季节的依据。 模拟实验的部分,由于学生缺少前几课的基础,因此关于地球的运动方式,我是以告诉的方式进行的,直射点我是让学生拿着比通过笔来画的,但没强调笔要和桌面平行,因此学生实验有点误差。 实验前让每一位学生都了解怎样进行操作,并清楚地知道操作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然后让学生用手电筒和自制的地球仪进行模拟实验。分别将地球仪放置在相对应的四个位置,手电筒放中间。 模拟实验的结果,学生发现随着地球公转到不同的位置,太阳直射点在发生变化。此时学生似乎有点觉察到四季形成的原因了,只是此时还不会完整的表达出来。此时,我引导学生分析直射、斜射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当太阳斜射时,温度低,当太阳直射时温度高。引导学生将直射点位置的变化与温度建立联系,从而解释四季形成的原因。 学生初步理解后,再来思考更本质的因素,为什么在地球上会出现太阳直射点的变化?有哪些原因是太阳直射点产生变化的重要原因?学生们此时基本能说出地球公转和地轴倾斜是重要原因,而地轴始终保持固定的倾斜角度还需要老师稍加引导,学生才能明白,最后让学生对结论进行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更加明白,对于一些较有难度的课,教师课前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从实验的器材,实验方法的指导,到学生交流汇报时的引导,无一不需要教师的精心准备,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2649ee283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f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