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思维训练的策略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的核心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以思激趣,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因此,初中数学教师的任务是教会学生思考,善于思考,古语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当然,强化思维训练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水平,也是大有帮助的。 一、丰富感性认识,提高形象与抽象思维能力 以表象为基础的联想是抽象思维,以抽象概念操作内容的联想是抽象思维,而抽象思维的形成又是建立在丰富的感性认识基础上的,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丰富感性知识,储备表象,重视联想方式传授知识,此外,切不要忽视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的教学,因为,思维能力的基础是联想能力,而联想又是以所学知识为基础的,知识是联想的素材,头脑中空空如也,无法联想、更无法拓展思维空间,所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第一步就是尽可能让学生掌握丰富的知识,特别是系统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这些是学生进行思维的基础和支柱,忽略了这些,培养思维能力便只是空谈。 二、培养创新思维,鼓励求异思维 课堂教学中,老师习惯于以既定的安排和设计好的套路来按部就班进行教学,当学生提出的一些新异方法和思路时没有予以重视,或重视力度不够。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其实学生的那种灵光乍现,正是思维能力表现突出,具备创新潜质的表现。别出心裁、与众不同的进行广泛的联想,这就是创造性思维。 培养创新思维还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精神,一方面大谈创新,另一方面却沿袭多年陈旧方法与经验,墨守“教”规,这在学生眼无异于自相矛盾,教师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人,老师的创新精神;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对教学内容独特新颖的见解;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探索兴致;新奇快捷,异于寻常的解题思路与方法,都能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三、思维训练的方法 1.设问法 字解为:自问自答。子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人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推行创新教育,更是起始于问题,又收获于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允许学生质疑,甚至鼓励他们敢于“异想天开”,教师不仅不能求全责备,还应鼓励学生突破陈规,摆脱原有知识范围和思维定势的禁锢,把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信息进行重组,从而产生创造性的新发现、新设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瑞士的一位专家皮亚杰指出:“老师的的工作不是教给学生什么,而是努力构造学生的知识结构,并用种种方法来刺激学生的欲望,这样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了”。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只有摒弃封闭式教学,实行民主开放式教学,正确处理好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这二者的关系,以各种形式启动、激活学生思维,才能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良好的条件,打下扎实的基础。 例:针对遇到的一个新问题,巧妙地提出若干问,而后自行作答,结果便呼之欲出。 如:新教材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中有这样一道题: 两工程队共同参与一项工程,甲队单独施工,一个月完成总工程的三分之一,这时增加了乙队,两队又共同工作了半个月后全部完工,问谁的速度快? 问题:1.比较谁的速度快,应先求什么? 答:乙的工作效率。 2.工程问题常用的解决方法? 答:设总工作量为“1”或工作量之和为“1”。 3.完工时,此项工程是分几部分完成的?答:两部分,甲独做,甲乙合做。 4.甲工作效率,乙工作效率,及合作的工作效率分别是? 提示学生能自己提出这样几个或类似的问题后再作答,列方程解答便不是问题了。 2. 激励法 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说:“儿童有着强大的驱动力和创造力,教师的任务就是管理和引导他们,把他们的驱动和创造力用于值得从事的活动中”。因此,我们说,教师不应忽视在学生身上潜藏着的巨大的创造潜力,要唤醒、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科学设想,鼓励学生的首创性,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解答问题,鼓励他们用超出教材的内容,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按自己的设想去进行实验,使他们在自己思想认识上和行动上与众不同时,不是感到不安而是感到自豪。教师的工作中少一些湮灭、限制,多一些搀扶、托举。 3.实践活动法 当教师把一个问题交给学生,要求学生将其放到实践中放开手去解决后,首先就激发起了他们迫切地去解决问题的欲望,其次,他们也更愿意投入全部精力积极思考,兴致勃勃的进行研究。当然,这是实践活动本身所具有的魅力,任何人都不会拒绝亲自动手解决问题,从而获取新知的快感。因此老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诸如研究性学习、课题学习的内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或其它形式,把一些课题或问题研究让学生去完成,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思维是创新的源泉,引导学生多思、善思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肩与背上的使命告诉我们:没有一种愿望比对学生启智求真更加强烈,我们也都愿意,在启迪学生思维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2929abb05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1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