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仲夏夜之梦》浪漫艺术研究思考

时间:2022-10-08 14:12:2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摘要:虚实手法的巧妙运用是莎士比亚喜剧《仲夏夜之梦》的浪漫艺术主要的主要特色。虚实手法贯穿整部喜剧,统摄了整个艺术机体,其特点是虚实相辅相成,交相辉映。该剧的虚实手法主要表现为情节线索的虚实、喜剧场景的虚实、心理表现的虚实和人物关系的虚实四个方面。在该剧中,莎翁的虚实手法运用,娴熟自如,多姿多彩,相映成趣;既丰富了剧情,也增添了浪漫氛围。该剧虚实相生的枢纽是超自然力量。显然,莎翁虚实手法的运用与其喜剧浪漫艺术和喜剧理想的密切相关。

关键词:莎士比亚 《仲夏夜之梦》 浪漫喜剧 虚实手法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Falseness and Trueness, Full ofHumour andW it: theRomanticArtofAMidsummerNight'sDream

Abstract:The romantic artofShakespeares' comedyAMidsummerNight'sDreamismostly embodied in theplaywrights' skillfuluse of the falseness-trueness techniques. The falseness-trueness techniques are appliedthroughout the play andmanipulate themechanism of the whole work. Their feature i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falseness and trueness. The use of the

falseness-trueness techniques is seen in the following respects: thefalseness and trueness of the plo,t the scenes, psychological expression and the relations of characters. Theplaywrights' use of the falseness-trueness techniques is quite skillfu,l colorful and interactive. The hinge of theinteraction between falseness and trueness is the

supernaturalpower. Obviously, Shakespeares' use of the false2ness-trueness techniques is closely related to his romantic artof comedy and his ideal of comedy.

Keywords:Shakespeare;AMidsummerNight's Dream;romantic comedy; falseness and trueness tech2niques

《仲夏夜之梦》堪称莎士比亚浪漫喜剧中的佳作。剧本中富于浪漫色彩的奇情遐想和抒情幽默的意境历来为评论者所称道。不过,在我看来,剧中虚实手法的巧妙运用却是莎氏浪漫喜剧的一个亮点。《仲夏夜之梦》中,虚实手法贯穿始终,似乎统摄了整个艺术机体。通过它,人们可以充分领略莎氏浪漫喜剧的艺术妙旨。虚实手法是戏剧家乐于运用的表现方式。清代笪重光在《画筌》里说:“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这道出了某些艺术家运用虚实手法的要旨:虚在无画,妙在无画。如“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此时无声胜有声”皆属此类。而《仲夏夜之梦》却与此有所不同。

剧中实画与虚画皆有,二者交相辉映;以实带虚,以虚衬实。此外,作者运用虚实手法,娴熟自如,多姿多彩,既丰富深化了剧情,又频添了抒情浪漫气氛,拓展了艺术表现容量。剧中虚实手法的运用具体体现如下:

情节线索的虚实。《仲夏夜之梦》共有四条情节线索:一是雅典大公的婚事,二是赫蜜雅等两对青年男女的恋爱波折,三是仙王与仙后的怄气和恶作剧,四是一伙工匠们的排戏。这四条线索平行交错发,丰富并深化了剧情。不仅如此,倘若细察,便不难发现,有虚实两线贯穿其中。统而观之,仙王与先后这条线索是由作者幻想出来的,为虚,其它三条线索则是基于现实生活的线索,为实。就艺术表现而言,这四条线索也有虚实之分。

赫蜜雅等人的恋爱纠葛是剧情的中轴线,为实,其它三条线索上述线索的映衬,为虚,例如用雅典大公的如意而隆重的婚事和工匠们排演的《皮拉摩和瑟丝贝千古恨事-最苦的喜剧》来映衬、暗示赫蜜雅等人的恋爱波折及其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喜剧结局。其中仙王与仙后这条线索的作用尤为重要。一方面,以仙王与仙后为无聊之事而反目不和,来反衬赫蜜雅等人对爱情的真挚而严肃的追求。一方是穷极无聊之举,一方是为争取个人幸福而抗争,可谓仙而不雅,俗而不庸,一雅一俗,泾渭分明。另一方,仙王等作为某种超自然的力量左右着赫蜜雅等人恋爱纠葛的产生与解脱。莱珊德等在追求爱情的


过程中一度发生过恋爱对象的转移(这也许是对现实的真实写照),但该喜剧却以一种浪漫手法(错点仙药水)为他们开脱,将他们的恋爱迷误归咎于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既不致引起观众的反感,同时也增添了妙趣横生的喜剧效果。由此可见,仙王与仙后这条线索实际上是为表现赫蜜雅等人追求爱情的线索设置的。

就单线索而言,也具有虚实关系,最突出表现在赫蜜雅等四个青年男女的恋爱纠葛的线索上。 该情节线索前半部为实,赫蜜雅与莱珊德相互倾慕,第米特律单恋赫蜜雅,而海伦娜单恋着第米特律。这部分描写具有浓厚德现实气息。赫蜜雅与莱珊德的爱情基础是彼此真诚相爱,因此必然与父亲包办婚姻的意志相左。第米特律试图借助赫蜜雅父亲的权力,即一种自古相传的礼法,得到赫蜜雅,势必引起要求婚姻自主的赫蜜雅的厌恶。

赫蜜雅因第米特律过去的朝秦暮楚和品行不端而拒绝他的追求。海伦娜之所以始终不渝热恋着第米特律是因为她的理智不能主宰她的感情,明知他的不足,却不能自抑对他的恋情。这种富于现实性的恋爱关系如图1所示。

而情节线索的后半部分,莎士比亚却运用了一种超现实的浪漫手法,即通过蒲克误点仙药水,导致两位男青年的恋爱意向发生根本性逆转,从而使整条线索由实变虚。这种虚发的恋爱如图2所示。 在情节前半部中被追求的赫蜜雅在此受到冷落,而海伦娜则取而代之,成了被追求者,从而形成了一实一虚截然相反的两种情节线索。喜剧情境由此而生。蒲克二点仙药水,使莱珊德迷途知返,重又回归到恋爱赫蜜雅的正途上来。此时,情节线索又由虚变实。不过,剧作者为了表现理想,却让第米特律转向追起海伦娜这条虚线索持续到剧终,从而突出了喜剧相关论文的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主题。 戏剧场景的虚实。《仲夏夜之梦》中主要有两个场景,一是宫廷,二是森林。前者为实,后者为虚。宫廷场景具有现实性,其中表现了雅典大公对自己婚姻的踌躇满志及其煊赫气势、非人道的雅典法规和家长意志的淫威、赫蜜娜与莱珊德的遭受胁迫的恋爱,以及他们的婚姻自主要求与雅典法规和家长包办婚姻的尖锐冲突,这的确是一幅纠葛着现实生活矛盾的实景图画。森林场景在剧中的比重大大超过了前者,这实际上是剧作者用以表现自己的理想而虚构的艺术境界。这里,不仅是神仙们游乐之境,也是赫蜜娜与莱珊德的交谊之地以及赫蜜娜等人追求爱情之所。这里,世俗的法规和意志鞭长莫及,失去了效力。宫廷场景中, 新旧两种势力冲突尖锐,不可调和,而在森林场景中,这种矛盾冲突,经过一番喜剧性的周折,迎刃而解,最终年轻人的爱情如愿以偿,达到了喜剧性结局。总之,这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和浪漫色彩的境地,是一个虚景,一个梦幻般的世界。“仲夏夜之梦”就是指这一场景而言,森林场景和宫廷场景相对照,表现了作者贬抑现实,崇尚理想的意向。

心理表现的虚实。《仲夏夜之梦》中,以虚实手法表现人物心理,更富情趣。在众多人物中,对海伦娜的心理表现可说是略胜一筹。海伦娜的心理流程和情感的起伏跌宕无疑是基于对现实生活的感受,符合实际生活中人的心理特点,因而属实。她对第米特律的爱情心理尤其表现得真实贴切。她的理智常屈从于感情。她明知第米特律热恋赫蜜雅,明知他有“卑劣的弱点”,①但却难以克制自己对他的热恋。她甚至以自己失却的痛苦为代价,去满足第米特律追求赫蜜雅的心愿。好友赫蜜雅告诉她,她将与莱珊德一起出逃,而海伦娜为第米特律着想,向他通风报信,让他去追寻她的情敌。她深知:“为了这次通风报信,果然能得到他的感谢,我付出的代价可也不小。这样做,我无非在自己的苦上加痛。为了要看他,去也跟从,来也跟从。”这是一种多么可悲的心理!她后来的行为,为感情驱使,一步步陷入更加无望的境遇。

用她的话说:“我越是千求万告,越是惹他憎恶。”

第三幕中,由于蒲克点错仙药,使第米特律对赫蜜娜的狂热追求突然转向了海伦娜。海伦娜莫名其,只按常理推想,他在戏弄她,因而越发陷入痛苦。值得注意的是,海伦娜这种心理的真实转变恰恰是立足于“虚”之上的,因为第米特律的突然转变乃仙法所致,是虚的转变。海伦娜不知其故,只按正常的生活逻辑推想,而这一逻辑推想的前提却是“虚”的。这里,虚依实,实含虚,二者相映成趣。此外,与海伦娜的心理真实相映成趣的是,莱珊德和第米特律在仙法的作用下而产生的变异心理。在仙法实施前,他们的心理属实,而在仙法实施后,他们的心理则属虚,因为这时的心理并非出自他们真实而自


然的本性。虽然这时他们在表达爱情时并不虚伪,发自肺腑,然而却令人感到,他们似乎处于一种失去本性的迷狂状态,他们的爱情表白似乎只是梦呓而已。因此,无论他们表白得如何诚恳真切,却依然让人感到是虚而非实。

人物关系的虚实。剧中虚实两类人物戏剧性的误恋,增强了滑稽的美学效果。生活中的一些不和谐、不协调的现象,经过喜剧性对比处理,可以产生滑稽可笑的效果。第三幕中,“超尘拔俗”的仙后竟然如痴如狂地爱上了蠢驴模样般的工匠波顿,观此,谁能不捧腹大笑。仙后是虚幻的仙界人物,而波顿是个世俗的凡界人物。由于仙王的恶作剧,着仙法的仙后一觉醒来,立刻爱上了她第一眼见到的波顿。不管波顿多么粗鄙,可在她的眼里,却俨然是一位令人销魂的美男子,他的种种不足全幻化成美德,真可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她对波顿倾诉衷肠道:“我的耳朵沉醉在你的歌声里,我的眼睛又为你的状貌所迷惑,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你的美姿已使我不禁说出而且失誓着我爱你了。”波顿闻言莫名其妙,以常理推想:“你这番话可算不得太有头脑。可是说真情实话,这年头‘有头脑’跟‘谈爱情’难得碰到一块儿。”这两个十分不协调得人物一虚一实,一仙一俗,一美一丑,却被一种超自然得力量撮合在一起,使不可能成为可能,造成了强烈的滑稽效果。这种滑稽效果在于,对气度不凡的高雅的虚幻形象所进行的世俗的不敬的描述,其可笑性建筑在这种描绘与原先本色形象之间的矛盾和距离上。同时,仙后与波顿之间的滑稽的恋爱,又作为一条虚线索,映衬了赫蜜雅等人对爱情严肃认真追求的这条实线索。

那么,这一切虚实相生的枢纽是什么呢?显而易见,是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表现在剧中,就是一种使人与事阴差阳错的仙法。由它派生出一系列妙趣横生的戏剧性事件。仙法的施与者之一蒲克是个举足轻重的关键人物。由于他乱点鸳鸯谱,引起了一系列误会。他错点了仙水,使剧情、场景、人物心理等方面由实变虚。他再次点仙水,又使这一切由虚变实,但其中却保留了第米特律与海伦娜重归于好的这条虚线索,这可说是作者理想化的处理。剧中的恋爱实况本是赫蜜娜与莱珊德彼此相爱,第米特律冷酷拒绝海伦娜的爱而去追求赫蜜雅,海伦娜处于无人问津的单恋窘况之中。但是,在蒲克仙药的作用下,莱珊德与第米特律的爱情意向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整个恋爱事件被本末倒置了,虚由此而生。一向对赫蜜娜矢志不渝的莱珊德此时突然对她恶语相加,而又以十足的热情追求海伦娜;而第米特律突然放弃对赫蜜娜的追求,转而又狂热追求他一向深恶痛绝的海伦娜。一向无人问津的海伦娜,突然取代了赫蜜雅的优势,处于一种被人追求的地位,茫然不知所错,难怪她认为他们是在戏弄她。由此可见,蒲克一手酿成的这种阴差阳错是构成整个喜剧效果的主要动因。喜剧效果的另一动因是仙王给仙后点仙药所产生的阴差阳错:超俗飘逸的仙后竟恋上了粗俗丑陋的波顿。总之,阴差阳错是剧中一切虚实相生及其喜剧效果的枢纽。正如蒲克所言:“事情越是来得荒谬,我就越看越有劲头。”当然,作者运用这种阴差阳错不单是追求喜剧效果,还通过它所形成得虚实两界的戏剧性对比,透露了剧作者对生活的严肃态度和理想。莱珊德曾对赫蜜娜信誓旦旦,可后来又转而对海伦娜信誓旦旦。誓言已成为虚惊爱情的装饰了。正如海伦娜所说:“你向她赌咒,向我起誓,两面的话两边称一称:同样轻浮,部分高下。”也如蒲克所言:“一个人保持忠心,千万个人变了心,毁了盟誓数不清。”由于作者是在写喜剧,其重心不是对这种社会现象作冷峻的剖析和批判主义相关论文,而是要通过虚实相生的喜剧艺术,来表现他的浪漫爱情理想: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也许正是《仲夏夜之梦》的艺术魅力所在吧。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3415d3a56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