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舞蹈的创编应注意的地方 第一、题材的选择。 首先从确定主题入手,即选择题材。舞蹈内容上要有明显的思想性,教育性。通过舞蹈作为桥梁和中介,把小孩暂时不能完全理解的东西,以优美的旋律和各种舞蹈动作,印入幼儿的心扉。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内容,使幼儿快乐地学习舞蹈。即富有儿童生活情趣、儿童喜欢、熟悉的事和物。例如《我爱洗澡》《一小锣号》等舞蹈,孩子们连唱带跳、感情真切饱满,在不知不觉中快乐地学会了舞蹈;单纯的舞蹈动作仅仅一种外在的表现,而内容情节才会真正深入他们的心灵,感化他们的情操,他们才会用动作把他们心理的真正想法表现出来,舞出他们的感情,舞出舞蹈的内涵。 第二、音乐的选择。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幼儿舞蹈的音乐首先要注意曲调明朗、简单、形象化且节奏感强,歌词也应顺口、押韵,富有感染力,让孩子们听后能展开想象,有想跳、爱跳的欲望。只有音乐与舞蹈相辅相成,才能保障舞蹈的艺术性。音乐的乐句要短小活泼,旋律流畅,节奏鲜明,富有感染力;音乐节奏要鲜明强烈,才能引起幼儿的动感;音乐形象应生动具体,便于幼儿理解;歌词应通俗易懂,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和跳舞的欲望。幼儿舞蹈用的歌词能为舞蹈提供鲜明的文学形象,具有儿童特点和趣味的歌词能启发幼儿对“景”的理解,并且歌词的节奏对幼儿的舞蹈动作的表现力、协调感的培养十分有利。如大家熟悉的幼儿歌曲《拔萝卜》对幼小的孩子特别有吸引力,重复的段落中包含变化的形象,这样的歌曲很容易激起孩子参与的热情,引起孩子们不自觉的动作.亦可选用日常为幼儿所熟悉的儿歌或唐诗,通过改编节律使幼儿在充分体会到自己创作乐趣的同时,发展舞蹈水平,从而掌握身体语言的使用规律。如儿歌《小老鼠上灯台》改编成了歌曲,我们给小班孩子播放歌曲磁带时,发现他们的眼睛顿时一亮:“这是我妈妈教我的儿歌”,很多的孩子跟着歌曲禁不住摇晃起了身体。于是我们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些小猫、小老鼠的头饰,以及宽敞的活动空间,听着熟悉的歌谣,小朋友的表演稚拙有趣。一次活动孩子们表演得意犹未尽,于是这样的表演兴趣还延续到了家庭中。 第三、动作的创编 (1).老师教学的师范,准确的动作和生动的语言等。 舞蹈是时间和空间的艺术,是用身体和节奏来表现思想感情的。所以,我在教学中用生动的形象去启发幼儿。首先示范动作要准确,节奏要鲜明,要有充沛的感情。在教幼儿新舞蹈时,一定要将讲清楚动作的要求、规格、要领。不能只图快而一下子教很多,在教幼儿新动作时,应该让幼儿把教过的动作做到位后再教下一个动作,如果一旦形成怪毛病,纠正起来就困难多了,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舞蹈教学对教师的语言表述要求是: 一、准确:无论讲解还是传递知识,教师的准确性最重要。二、生动:生动的语言能够唤起孩子的兴趣,从而减少舞蹈训练中的痛苦部分。语言要做到:1、精炼:教师的话要尽量准确、简单,不能啰唆,否则孩子的兴趣就会降低。2、亲切: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不能过于严厉,过于生硬,孩子易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所以老师要有耐心。3、身授:老师要全面示范,待孩子熟悉后能够逐步简化动作示范,最后让幼儿自己完成动作。在排练中语言表述要非常清楚。首先老师的头脑要很清楚,不管是舞蹈当中的逻辑思维,还是他的形象重点、动作重点、音乐节拍老师都要非常清楚。在教给孩子的时候把动作做到位,把节拍说清楚,这点很主要.(2)、观察积累素材,由易到难,引导幼儿创编.观察是创编动作的基础,孩子在观察中积累了素材,这样在创编动作的时候就有了一定的经验,当然创编起来也就容易了很多。身边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我们引导幼儿观察的对象。我认为,让幼儿观察能够作为舞蹈素材的事物,并试着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它们,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有效途径。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幼儿掌握观察的方法,把观察的重点放在观察形态、动态、神态上。(3).让幼儿掌握创编活动的渐进性、顺序性。任何一种活动的发展都应有其顺序性、渐进性,舞蹈创编活动也不例外。所以,我们尝试让幼儿掌握这个规律.首先,实行单个动作的创编,并加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36ae3bef5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a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