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老师用思维导图来复习古诗《题西林壁》,这大不同于以往的语文教学,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思路清晰,易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3班的学生比较的活泼好动,注意力常常不够集中,但是在老师用思维导图上课时,学生能及时跟上老师的思路学习。而与第二节课(练习评讲课,没用思维导图)相比,学生更能集中注意力。其次,有助于学生积极地边跟着老师画边进行思考,让整个课文的学习思路理得很清,也便于学生的记忆。此外,还有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不仅仅局限于课文的内容,而且通过思维导图把一些课外的许多语文知识融入进来,达到了融会贯通的目的。 通过老师的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回忆整节课的内容。首先老师通过提问“描写山水的词语有哪些”,不断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回顾,接着引入课文—-苏轼如何描写庐山的?先让一个学生上台汇报他们阅读的情况,展示他们画的诗句的思维导图,讲解他们已经读懂的内容,检查课前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的完成情况。学生展示完后,老师就对学生进行诗句讲解,通过一些关键词画出这首诗的思维导图,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让学生思考运用描写庐山的词语,讲解诗句意境,帮助学生理解诗句中蕴含的哲理。 这种用思维导图解读语文的方式,我认为算是语文课上的一种革新吧,一种思维的开拓。学习语文,最终的归宿就是语言的表达,文章的撰写,而这些都需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方能一气呵成,文思泉涌。在我学习语文的时候,每当写作文时,老师都要求我们列提纲再写。列提纲也是一种整理思路的方式,但是比起用思维导图,它是线性的,而思维导图则可以是网状形式的,逻辑比较严谨,易于发散思维。所以我认为用思维导图构思文章,行文会更加流畅,内容也会更加丰富,文章结构也会更加严谨的。我也到了读大学,才知道原来有这么好用的思维方式。今天看到江老师用这种方式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还挺羡慕这些小学生的,可以这么早就接触到这些.我相信江老师用思维导图教语文的教学形式,将会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3edd8d2a9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