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恩难忘

时间:2022-09-02 10:19:5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师恩难忘》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高跃萍,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师恩难忘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师恩难忘》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组第1篇课文,是一篇深情而又朴实的记叙文。文章用平实的语言叙述了40年前的一堂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塑造了一位可亲、可敬的乡村老师形象,抒发了尊敬爱戴老师的思想感情。全文寓情于事,情真意切,语言平实,描写自然,结构简洁完整,乡土色彩浓郁。

(新课标中对五六年级学段的阅读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速度;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体会作者思想情感,初步领悟文章基本表达方法;敢于提出自己看法。)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初步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语言的能力,(这为本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学习基础。但对叙事中融入自己情感的写作手法仍缺乏理解。

结合本文特点和5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基础,依据新课标对本学段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 正确读写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连贯、通顺地复述“我”开学第一课的情景。 3 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其中,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教学难点是: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采用的教法是启发诱导法、指导阅读法,媒体演示法,拓展迁移法。在使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发现法、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二、说教学过程 板块1 师生对话,导入新课

1导入: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你欣赏或者喜爱的老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他(她)为什么会让你难忘? 2指名作答。 3揭题: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板书课文标题,播放课文录音。

板块2 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1 自学生字词。

①自由朗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词,借助工具书理解。扫清文本障碍,同时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

②检查学生的生字词的识记情况,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字词进行指导。 (出示生字“娓、姥、炊、歇、叨、诲”。让学生观察字形,想一想:这些字在字形上有一个共同特点是什么?)

字音易错的字,如正、诲、捅。 字形易错的字,如炊、恍、醒。 让学生用钢笔描红,然后在练习本上写一写、练一练。

2 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帮助纠正出错字音,了解学生读文情况。 3


生默读全文,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什么?然后相互交流,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板块3 细读探究,体悟情感 第一部分:12自然段

学生自读,想一想:田老师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然后交流讨论。 第二部分:37自然段

1 学生自由朗读,找出田老师教学最让人佩服的地方,并用笔画下来。同桌讨论,指名汇报。 2你不想听一回田老师的国文课吗? ①同桌互相读给对方听。 ②指名朗读。 3反复阅读第5自然段,然后把这个故事复述给大家听。说说你很快能复述出来的秘诀。 4 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喜不喜欢田老师讲课?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引导学生体味语言,揣摩其含义。 第三部分:89自然段 1默读课文,回顾课题,想一想:哪些语句反映了作者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 2指导朗读:怎样读才能传达出作者对田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使学生深入感受作者对田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①同桌讨论; 自由练读; ③指读。 3小组研究: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课文标题有什么关系?让学生体会首尾呼应的写作特色。 (设计意图) 板块4 拓展开放,延伸深化 1学生再读课文。说一说:田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把你心中的感受用一二句话说出来。你还想对作家刘绍棠说一二句话吗? 3迁移练习:在教过你的老师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选择有关他(她)的一件事写下来。 4 实践活动:自制贺卡,在教师节前夕送给你现在和以前的老师,写上你由衷的祝福,表达对老师的敬意。 (设计意图) 师恩难忘 师:口才 文笔好 生:难忘师恩 编故事 娓娓动听 春雨滋润 此板书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36b9a66aef8941ea66e0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