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议论文教学应守住三点式 议论文是小学阶段比较少见的文体,即使在小学中高年级,偶有安排也是内容和结构都比较简单的。比如苏教版教材中的《说勤奋》《谈礼貌》《读书要有选择》,人教版教材中的《为人民服务》等。由于这类文本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没有生动细腻的场景描写,也没有华丽的词藻和优美的语言,所以,常常让人感到学得枯燥,教得乏味。那幺,怎样才能上好这类课,实现议论文教学也精彩的愿望?我想,守住以下三点是必须的。 一、 抓住关键词 这里的关键词就是指文章的论点或核心,也就是作者要表达的观点。一篇议论文,无论它的篇幅长短、内容深浅,都会有一个鲜明的观点。只有抓住这样的观点,才算抓住文章的核心,正所谓“提领而顿,百毛皆顺”。 由于小学生刚刚接触议论文,因此不能对他们要求过多或过高,应该把小学阶段议论的学习看作是向中学阶段议论文学习的启蒙和过渡。在这样的背景下,怎幺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的关键词呢?我想,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一条简单的规律,即议论文的论点大多隐藏在课题中,比如《说勤奋》《谈礼貌》等。当然,有时候遇到的议论文除了大论点以外还会有几个分论点,即每一部分或每一段都是围绕一个小论点分别进行阐述的。这样的小论点往往会出现在每一段的开头或结尾,比如《为人民服务》中把“为人民服务”这个大论点分解成“死的意义”、“不怕批评”、“团结互助”等几个分论点。学生发现了这样的规律以后,再来边浏览课文边找出段落中隐含作者观点的那个中心句或重点句,并从中提炼出关键词。这样有的放矢,便能事半功倍。 二、 厘清表达式 学生知道了文本所要表达的观点,接下来,教师就应引导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步感悟作者是运用什幺材料(论据)和用什幺方法来阐述(论证)事理的。在这里,我们不要求学生明白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密切联系,但是,知晓和学习作者的表达(证明)方法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因为这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当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我们教师关注的往往只是文本的内容,即文章写的是什幺,而很少关注文本的表达方式,即文章是怎幺写的。 其实,议论文的论证方法非常明显,很多时候就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引名言、列数据等形式。当然,厘清这样的表达方式不能通过空洞的说教,而要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巧妙引导。福建教育学院附属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林莘在教学《为人民服务》一课时,用“引用”的方法学习“引用”,用“对比”的方法学习“对比”,用“举例”的方法学习“举例”,让学生在不经意间对作者的论点有了透彻的理解,同时对作者独到的论证方法也有了深刻的感知,可谓一箭双雕。在明白了文本论证方法的基础上,再来一个读写互动,让学生尝试运用本文的基本论证方法,阐明自己的某一观点或感受。这样做,能更好地实现话语的形式迁移,赋予议论文教学更好的担当。 三、 体现语文味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运用规律”。即使在议论文教学中,教师也应遵循语文教育的这一固有特点,努力体现语文味。 那幺,怎样才能让我们的阅读教学凸显语文味?首先需要我们确立牢固的语文意识。无论什幺文体的语文阅读教学,我们首先想到的就应该是如何致力于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和语文素养的提高,以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其次,我们应该不断地将这种语文意识转化为自觉的教学行动,“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比如,在教学《为人民服务》中关于司马迁的生死名言时,可以让学生联系课内外积累,说一说还有哪些关于生死的至理名言。于是,学生便会吟诵起“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样的教学既是对“生死意义”的拓展和提升,也是对学生已有积累的激发和唤醒,同时也是学生现场尝试运用引证法的实践经历。在指导学生理解“为人民利益而死”与“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中这两个“死”的语义时,大可让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置换比较。于是,在学生们的口中,“牺牲、就义、献身、捐躯”以及“上西天、下地狱、见阎王、翘辫子、一命呜呼”等褒贬分明的词语便迸发而出。通过这样的对比,学生能真切地触摸到“语言的温度”,欣赏到“文字的色彩”。假如把语文味比成一副“不温不火”、利于身心的汤药,那幺,这副汤药就得靠语文意识这把文火慢慢地熬。 抓住关键词,厘清表达式,体现语文味。如果说前两项是议论文教学的两个基本点的话,那幺,后一项就应是语文教学的中心所在。只有抓住这样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我们的议论文教学才会精彩。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4882d01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a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