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培养学生文体意识的教学策略 摘要:文体是语文教材课文选编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对象,也是小学生接触和学习文学有关概念的第一入口,如果能够好好利用和充分把握,那对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语文阅读素养来说将会有极大的培养和促进作用。通过长时间的摸索和探究,文体意识会自然而然的形成,这是提升阅读高度和以整体性视角审视文本的重要前提;同时,能够更加深入细致的文本背后隐含的背景等,并建立起相同类型文体和不同类型文体之间的紧密联系。而上述目标的实现需要小学语文教师从教材入手,分门别类的整理好课程学习内容,为学生的语文阅读文体意识培养打下牢固而又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文体意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体类型“百花齐放”,记叙文、诗歌、戏剧、童话、寓言等不胜枚举,小学语文教学更是一场主题明确、内容丰富的知识海洋遨游之旅。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习惯于让学生阅读重点和难点的字词、分析段落与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等,对于文本整体性的文体意识鲜有涉足。尽管文体意识的培养不是小学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知识学习的“刚需”,但是它对于学生当前和今后的成长和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能够从侧面显示出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应用意义。 一、文体意识及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材选文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示范性,不同风格和体裁的作品要做好统筹协调,尽可能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同时,它还提出小学语文要能仔细考查学生是否掌握和理解了所学习的内容、知识和文体,要体现出文体意识的独特价值与地位,并在课堂中根据学生接受情况合理渗透文体意识,让学生慢慢接触,并能在后续的学习中将其形成为一种好的习惯,在语文实践中也能灵活的运用,让语文学习更加生机与活力,为语文写作厚植理论知识与材料的土壤。 二、小学语文课堂培养学生文体意识的教学 1在课堂中征引文体概念 通常,老师都会要求小学生提前预习所要学习的课程,在预习时,学生自己很难分辨出文章属于什么样的文体类型,文体对文章有何影响。那么,对文体的学习任务就集中在课堂上,怎么把深奥的文体知识言简意赅的直观讲给学生成为老师备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文体间要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才能更生动、更完整的表述出来。比如:《长征》是抗日革命时期创作的七言律诗,这种诗歌类型的文章需要在结合时代背景的前提下反复研读诗歌本身,体会每个字、句所要表达的革命情怀和斗争精神,再大声朗诵出来,这样才有代入感,才会激励爱国主义情怀;《搭船的鸟》是散文类型的文章,这样的文章需要静下心来,细细体会作者行云流水间的细腻情感,在较短篇幅的文章中,作者通过对意境的描述、对人物的刻画,表达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和人生感悟。散文的遐想和憧憬空间,更吸进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这种文体的文章,适合朗读比赛,“有人陪你立黄昏,有人问你粥可温”这种对生活美好憧憬给人以精神的慰藉。《金色的草地》《我家的小狗》则是叙事类型的文章,这种文体的文章更贴近生活,在文章字里行间都能引起共鸣,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贴近生活的文章,更容易引起反思,《背景》让我们知道父爱的厚重与伟岸,《我们三》让我们懂得家庭、家人的可贵。 在学习完不同文体类型的文章后,课堂上教师需要结合文体类型进行总结分析,找到不同文体的特点,让学生有更直观的认识。课后,教师可以给学生适当布置作业,通过对身边事、身边人的观察试着创作不同文体的文章,将自己所思所想大胆表达出来,定期组织分享活动,鼓励学生更好的掌握不同文体类型。 2分类渗透 人类璀璨的文化历史长河中,不同文体类型的文章形成独特的文化现象,是人类智慧的体现。不同类型的文体在文章整体布局、语言风格、表现手法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分门别类的将每个类型的文体特点总结出来,不同类型的文体进行对比,让学生能清晰、准确掌握好每个文体。 在小学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所学的内容按文体类型可以分为:记述文、说明文、散文、议论文、应用文等几大主要类型。这几种不同类型的文章有着显著的区别,主要表现为:记叙文主要是在表述某个具体事物或者某种生活方式、生活场景,这样的文章一般用直白的语言进行阐述,用叙事和描述型语言来表达所见、所闻、所感,语言朴实,有一种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之感,感染力较强;散文是一种用凝练、优美的文学性语言来表达作者所见、所想,这类文章渲染着“形散神不散”的境界,文章的情更容易引起阅读的人的共情,文章巧妙、美好的表达方式更能让读者沉浸其中;议论文是一种论证类型的文章,这样文章旨意在阐述某种观点,文章在逻辑推理的指导下环环相扣,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缜密的逻辑过程中,给阅读文章的人理性思维。 综上所述,要想培养学生文体意识需要做长远计划,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的引导,在学习过不同文体的文章后,更容易掌握文体间的联系与区别,把握好不同文体的特点。在学生文体培养方面,老师一定要有信心和耐心,根据不同时期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内容,比如:小学阶段主要以兴趣为主,着重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多认识不同文体,简单知道文体间的区别;不同年级间认识和掌握的程度也有所区别,低年级以认识为主,高年级则需要在认识的基础上掌握文体间的区别。通过认识更多的文章来拓宽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更好的树立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柳慧霞.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写作意识[J].基础教育论坛,2020(21):63. [2]王雪瑜.基于文体意识培养的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研究[D].厦门:集美大学,2020. [3]王继红.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8fd16c6cb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