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社会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社会科学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的各学科总体或其中任一学科。如社会学研究人类社会(主要是当代),政治学研究政治、政策和有关的活动,经济学研究资源分配。广义的“社会科学”,是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统称。社会科学是在19世纪才出现的,在中世纪的神学里就有根据人类和社会这两个方面塑造出来的综合物。关于社会科学,一方面,社会科学具有多科性的相互补充和合作的特点,新出现了政治社会学、经济人类学、选举心理学和工业社会学,某些单个概念也常运用于多门社会科学,并都获得了有益的效果;另一方面,社会科学还具有专业化的特点。 意识形态,通常可以理解为系统化的思想体系,或者由一定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构成的观念范式。意识形态概念一开始就隐含了两个设定:第一,有某些思想观念;第二,只有通过对于观念的分析和理论研究,人们才可能正确地把握这些思想观念。因此,作为意识形态研究结果的那些思想观念并不必然是虚假的,关键在于是否使用了正确的方法。意识形态有三个特征:第一是群体性,即不是个别人的思想观念,而是已经被某个群体阶级或社会集团)所接受的思想观念,代表这个群体的利益并指导其行动;第二是系统性,即不是支离破碎的想法和观念,而是形成了体系;第三是历史性,即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 每个社会都有意识形态,作为形成“大众想法”或共识的基础,而社会中大 多数的人通常都看不见它。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意识形态的内容,是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和人与人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反映。意识形态的各种形式起源于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社会物质生活。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各以特殊的方式,从不同侧面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意识形态的有机整体。社会问题,最根本的是意识问题,而不是经济和利益的问题,纵观人类和平与战争的历史,经济和利益贯穿于始终。人类的社会关系不断的被整合与瓦解,瓦解又整合。总而言之,在社会漫长的发展延续的过程中,社会的生产关系从来没有发生过最本质上的变化,所变化的是统治集团对其所统治的那个社会在维系、分配、保护等方面,怎样对待被统治者问题上的基本观点、看法和态度上的变化。所以,意识的变化决定于那个社会的生产关系,决定那个社会是否动荡与安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49aeabc5acfa1c7ab00cc9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