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教学要点:通过翻译文中重点句子,理解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仁”,。 1、教学重点:理解“什么是仁”“怎样才能达到仁”“为什么这样做就可以达到仁”。 2、教学难点:思考孔子的仁的思想的现代价值。(集中探讨“仁”与我们的生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翻开《论语》,圣人孔子从神坛上走了下来,我们看到了一位真诚、坦率的师者,看到了一位尊重学生个性的师者,看到了一位在学生心目中如日、如月、如天的师者,看到了一位让学生感到“仰而弥高,钻之弥坚”的师者,看到了一位充满智慧的智者,正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他堪称“万世师表”。 走近他,我们会慢慢地感受到他那学识的广博,道德的高尚,和蔼的身影,亲切的笑容,深睿的智慧。走近他,我们需要了解他的思想的内核——仁。 下面,我们将来了解一下仁说的倡导者孔子对此是怎么解说的。 二、结合注释,通读全文 1、为下列加红字注音。 学生集体诵读。(活跃课堂氛围) 其实,文言文的语感培养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靠朗读来完成。在平时,只要你想读,敢读,然后大声读,就可以读出味道,读出情感,读出人生。“疯狂语文”,让我们一起在文言文的大地上疯狂,领略文言文这块质朴的土地带给我们的享受。 2、解释下列加红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 (1)天下归仁 ______________赞许 (2)为仁由己 ______________靠 (3)请问其目 ______________详情 (4)回虽不敏 ______________资质愚钝 (5)请事斯语矣______________实行 (6)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______________字 (7)尧舜其犹病诸 ______________担忧 (8)能近取譬 ______________比方 (9)士不可以不弘毅 ______________抱负远大,意志坚强 (10)死而后已 ______________停止 (11)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______________贫困 (12)克己复礼为仁 _____________ 实现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问知。子曰:'知人。' '知'通'智' (2)举直错诸枉 '错'通'措' (3)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 '乡'通'向' (4)知者利仁 '知'通'智' 4、明确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或者特殊用法。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立、达为使动用法。 仁以为己任:宾语前置语,正常语序为'以仁为己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51b3901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