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挖“文法” 批改学生日记、作文时,老师们常常会发现,有的学生写的内容不是自己的所见所闻与感想,而是采用偷梁换柱法:把别人的文章换上自己的名字,或是摘抄作文选中某篇文章的片段;一些学生倒是眉毛、鼻子一起抓,全篇文章不分主次、没有章法,简直是乱七八糟。究其原因,学生不懂得最基本的写作方法或掌握的写作方法不够“熟透”是原因之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提高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教师与学生交流最多的是文本,挖掘每篇文章的“文法”,在课堂中与学生切磋,经实践,效果是显著的。下面,以《鸟的天堂》一课为例子,说说本人的一些不够成熟的教学体会。 一、 以文学修辞方法 文章的语言美有如人的穿着、打扮美一样,让人看了还想看。《鸟的天堂》一文语言比较优美,其中多种修辞手法的正确运用起了一定的辅助作用。文中有拟人的修辞手法,如“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有比喻修辞手法,如“只有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桩。”有排笔修辞手法,如“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等等。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读这些句子,可以联系上下文品味这些语句的精妙之处,还可以鼓励学生联系实际仿照这些句子从说一句话到说一段话。在练中,学生会渐渐知晓写文章恰当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奥秘。 二、 以文学描写方法 描写在每一篇成功的文章中都不会缺少,要不,文章显得干巴巴、无血无肉。丰富多彩的描写使《鸟的天堂》内容更充实,景物更美和作者的感情淋漓尽致流露于读者面前。首先,作者运用由远及近的观察顺序进行描写,写出了榕树之大与生机勃勃;在该文形成鲜明对比的描写是动态和静态,描绘了榕树的特点和众鸟活动的热闹场面。动态和静态描写是第一次提出来要求学生掌握的,是该课必须突破的重难点之一。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对比、分析,使之晓之以理,明白这是描写景物的两种有效的描写方法,更要在作文中运用上运用好。 三、 以文学取材方法 《鸟的天堂》中写了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但是作者真正是去了两次,还是三次、四次„„呢?我们都不知道。但是,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作者选择了两次去鸟的天堂,达到了描写榕树和众鸟活动的目的。因此,我觉得应借此契机,告诉学生写文章时的取材也有方法可循:要围绕文题与写作要求,选择有意义的事情、有独特特点的景物作为文章材料,不是遇到什么事就写什么事,看到什么景色就写什么景物。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536238b02d276a200292e0a.html